海南鶴頂蘭

海南鶴頂蘭

海南鶴頂蘭 ,屬於蘭科植物,產于海南,現已是瀕危物種。

基本信息

簡介

海南鶴頂蘭海南鶴頂蘭

種中文名:海南鶴頂蘭

海拔:11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20(2): 199-200, pl. 1 1982]

中國植物志:18:267

亞族中文名:擬白及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Bletiinae Benth.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形態特徵

植株高50—80厘米。假鱗莖卵狀圓錐形,長5--9厘米,粗約3.5—5厘米。葉數枚互生於莖的上部,長圓狀卵形或寬披針形,長25--70厘米,寬6—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狹為長6—17厘米的柄,邊緣波狀,具7條脈;葉柄基部擴大為鞘,葉柄和 鞘均被褐色鱗片狀毛。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生,扁圓柱形,長約40厘米,疏被黑褐色鱗片狀毛,基部被1枚鞘;總狀花序具約10朵花;花苞片綠白色,卵形,比花梗和子房長,長3—5.5厘米,寬約2。5厘米,先端銳尖,疏被黑褐色鱗片狀毛;花梗和子房長約3厘米;花大,象牙白色,張開;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4.3厘米,寬1.2厘米, 先端漸尖並呈鉤狀,具7條脈,背面疏被黃褐色刺毛;側萼片披針形,與中萼片近等 大,具7條脈,背面亦疏被黃褐色刺毛;花瓣倒卵狀披針形,長4厘米,寬1.2厘米, 先端漸尖並呈鉤狀;唇瓣貼生於蕊柱的基部至基部上方,長約4厘米,寬3.2厘米,3 裂;側裂片半圓形,圍抱蕊柱;中裂片扁的半圓形,長約1.2厘米,寬約2厘米;唇盤檸檬黃色,具3條片;距淡黃色稍帶檸檬黃色,長1.6—1.8厘米,粗約2毫米,末端不等長2裂;藥帽被毛。 花期5月。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110米的山谷石縫中。

培養方法

1.一種海南鶴頂蘭的早期胚無菌播種和組織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4個步驟:(1)材料選擇:將發育60-70天的果實取下做外植體;(2)無菌播種:用70%-80%的酒精浸泡20-40秒後置於8%-15%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15-25分鐘,無菌水沖洗4-5次後切開果實,用接種針將近綠色的未成熟胚接種到培養基中,所述的培養基每升中含有6-苄基嘌呤1-3毫克,萘乙酸0.1-0.5毫克,椰子水150毫升,瓊脂7克,蔗糖30克,其餘的成分為MS;(3)組織培養:利用上述步驟生長的無菌實生苗或其原球莖在培養基上進行原球莖的增殖並分化出小苗,所述的培養基每升中含6-苄基嘌呤1-3毫克,萘乙酸0.1-0.5毫克,椰子水150毫升,2,4-二氯苯氧乙酸0.5-1.0毫克,瓊脂7克,蔗糖30克,其餘的成分為MS,再把未分化出小苗的原球莖轉移到培養基上出芽並形成完整植株,所述的培養基每升中含有萘乙酸0.5-1.0毫克,香蕉汁10克,瓊脂7克,蔗糖30克,其餘的成分為MS;(4)試管苗移栽:當試管苗能長至3-4厘米高時,轉移到自然光下煉苗7-10天,再打開瓶塞煉苗2天,然後將其從玻璃瓶中取出,洗淨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入體積1∶1的泥炭和粗椰殼混合基質中;在上述所有步驟中所述的培養基pH5.4-5.6,培養溫度(26±2)℃,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2小時/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