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金石斛

流蘇金石斛

流蘇金石斛(Flickingeria fimbriata (Bl.) Hawkes),蘭科,金石斛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流蘇金石斛流蘇金石斛

種中文名:流蘇金石斛
海拔:760-17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Orch.Weekly 2(46): 454. 1961]
中國植物志:19:154
亞族中文名:石斛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b.Dendrobiinae Lindl.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形態特徵

根狀匍匐,粗5—7毫米,具長7—8毫米的節間,每6---7個節間發出1個莖。 莖斜出或下垂,多分枝;第一級分枝之下的莖長6---9厘米,具3—4個節間。假鱗莖金黃色,扁紡錘形,長3.5--6.5厘米,粗1—2.3厘米,具1個節間,頂生1枚葉。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3—5厘米,先端稍鈍並且微凹,基部稍收狹,具很短的柄。花序出自於葉腋,無明顯的柄,基部被覆數枚鱗片狀的鞘,通 常具1—3朵花;花梗和子房長約5毫米;花質地薄,萼片花瓣奶黃色帶淡褐色或紫紅色斑點,上部多少外反;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9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漸尖,具5條脈;側萼片斜卵狀披針形,與中萼片近等長,先端漸尖,具5條脈,基部歪斜而較寬;萼囊與子房交成銳角,狹圓錐形,長約7毫米;花瓣披針形,長9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近銳尖,具3條脈;唇瓣長1.5厘米,基部收狹為楔形,3裂;側裂片白色,內面密布紫紅色斑點,直立,半倒卵狀,全緣;中裂片擴展呈扇形,長約8毫 米,寬7—8毫米,先端近平截,兩側邊緣皺波狀或褶皺狀;唇盤具2—3條黃白色的褶脊,從唇瓣基部延伸至先端,在側裂片(後唇)之間的褶脊平直,而在中裂片上的呈雞 冠狀;蕊柱粗短,長約4毫米,具長約7毫米的蕊柱足。 花期4—6月。

生境及分布

在我國產於海南三亞市、保亭、瓊中)、廣西西南部(龍州、靖西)、雲南東南部(建水、西疇、麻栗坡)。生於海拔760-17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或林下岩石上。分布於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爪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