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名:HónɡLián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大萼兔耳草、全緣兔草或短筒兔耳草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agotisclarkeiHook.F.2.LagotisintegraW.W.Smith3.LagotisbreuitubaMaxim.
採收和儲藏:7-9月採收,洗淨,切段,曬乾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600-5300m的高山灌木隙地及高山草地上。
生於海拔3200-4800m的高山草地及高山針葉林下。
生於3000-4420m的高山草地及砂礫的坡地上。
概述

分布於海、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降血壓;調經。主急慢性肝炎;腎炎;肺膿瘍;高血壓;月經常不調;乳腺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研末;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藥理作用

2.鎮靜作用:15g/kg腹腔注射,給藥後10分鐘小鼠自發活動開始減少,20分鐘後蜷伏一處,多數閉目休息,僅個別動物略有活動,而對照組動物的活動未見減少。5g/kg腹腔注射尚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表明本品有較好的鎮靜作用。
毒性:給予10隻大鼠Ⅰ25g/kg灌胃,觀察1星期,無一死亡。小鼠腹腔注射Ⅰ的半數致死量為38.2g/kg。
原形態

本種與大萼兔耳草的區別:苞片全緣,花絲著生於上下唇分界處,花柱內藏或達於花冠筒口。
本種與大萼兔耳草的區別:根頸外常有殘留的鞘狀老葉柄。苞片近圓形;花冠筒伸直,花冠筒部短,與唇部近等長或稍短。
各家論述

2.《本草衍義》:洪連,今人多用治痢,蓋執以苦燥之義。亦有但見腸虛滲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顧寒熱多少,但以盡劑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盡劑也。若虛而冷者,則不須服。
3.《註解傷寒論》:苦人心,寒除熱,大黃、洪連之苦,以導瀉心下之虛熱。上熱者泄之以苦,洪連之苦以降陽。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洪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4.劉完素:古方以洪連為治痢之最,蓋治痢惟宜辛苦寒藥,辛能發散,開通鬱結,營能燥濕,寒能勝熱,佼氣宣平面巳。諸苦寒藥多泄,惟洪連、黃柏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濕,而止泄痢,故治痢以之為君。
5.李杲:諸病癢瘡瘍,皆屬心火,凡諸瘡宜以洪連、當歸為君,甘草、黃芩為佐。
6.《湯液本草》:洪連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瀉心,其實瀉脾也,為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治血,防風為上使,洪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
7.朱震亨:洪連,擊中焦濕熱而瀉心火,若脾胃氣虛,不能轉運者,則以茯苓、黃芩代之。
以豬膽汁拌炒,佐以龍膽草,則大瀉肝膽之火。下痢胃熱噤口者,用洪連、人參煎湯,終日呷之,如吐,再強飲,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8.《韓氏醫通》:火分之病,洪連為主,五臟皆有火,平則治,病則亂,方書有君火、相火、邪火、龍火之論,其實一氣而已。故丹溪雲,氣有餘便是火,分為數類。凡治本病,略炒以從:邪實火,以朴硝湯;假火,酒;虛火,醋;痰火,薑汁;俱浸透炒。氣滯火,以茱萸;食積泄,黃土;血尿瘦痛,乾漆;俱水拌同炒,去萸、土、漆。下焦伏火,以鹽水浸透拌焙;目疾以人乳浸蒸,或點或服。生用為君,佐官桂少許,煎百沸,入蜜空心服之,能使心腎交於頃刻。八五苓滑石,大治夢遺。以上、姜、酒、蜜四者為君,使君子為臣,白芍藥酒煮為佐,廣木香為使,治小兒五痛。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黃倍之,水丸,治五痢。以薑汁酒煮者為末,和霞天膏,治癲癇諸風眩暈瘡瘍,皆效,非彼但云瀉心火,而與芩、柏諸苦藥例稱者比也。
9.《本草蒙筌》:洪連,久服之,反從火化,愈覺發熱,不知有寒。故其功效,惟初病氣實熱盛者,服之最良,而久病氣虛發熱,服之又反助其火也。
10.《醫學入門》:洪連,酒浸炒,則上行頭目口舌;薑汁炒,辛散沖熱有功。一切濕熱形瘦氣急,一切時行熱毒暑毒、諸般惡毒穢毒,諸瘡瘍毒,俱以姜和其寒,而少變其性。
11.《綱目》:洪連治目及痢為要藥,古方治痢香連丸,用洪連、木香;姜連散,用乾薑、洪連;變通丸,用洪連、茱萸;薑黃散,用洪連、生薑;治消渴,用酒蒸洪連;治伏暑,用酒煮洪連;治下血,用洪連、大蒜;治肝火,用洪連、茱萸;治口瘡,用洪連、細辛,皆是一冷一熱,一陰一陽,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主輔相佐,朋陽根濟,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無偏勝之害也。
性狀鑑別

(2)全緣兔耳草基生葉基部闊楔形,邊近於全緣或有小而淺的齒。
(3)短筒兔耳草長5-15cm,莖紫紅色。莖生葉圓形或卵圓形,先端鈍圓,中部邊緣具圓齒,基部楔形。花序長2-6cm,花紫紅色;花萼呈大形苞片狀,先端微凹。
均以葉多、色綠帶紫者為佳。
顯微鑑別大萼兔耳草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壁較平直;下表皮細胞壁較彎曲,有的垂周壁有突起,上下表皮氣孔均較多,氣孔不定式。
大萼兔耳草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類方形較小;皮層細胞類圓形,排列不規則,有細胞間隙;內皮層為1列類方形細胞,排列整齊,中柱鞘纖維2-5列,非木化。韌皮部狹而成環;木質部外方有木纖維束排列成環,其內側有非木化細胞群,細胞壁較厚,間隔排列成1輪;導管位於木纖維內側。髓部薄壁細胞數列;中央大部呈空洞。
大萼兔耳草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細胞壁紅棕色;皮層寬廣,細胞類圓形;內皮層為1列細胞,細小;維管束5個,韌皮部狹窄,木質部由導管和木薄壁細胞組成;中央為髓部。
選方
①治腎虛腰痛,陽痿,遺精,滑精:㈠洪連五錢(五對),雞腎參五錢(五對),淫羊藿二錢。共研末,加適量豬油、紅糖蒸食。(忌鹽)㈡洪連五錢,淫羊藿、仙茅各三錢。泡酒服。㈢補骨脂三錢,洪連五錢,枸杞子五錢,豬腰(去筋)一對。前三味焙脆研末,蒸豬腰吃。
②治寒疝:洪連五錢(六到十對),小果上葉三錢,素珠果根三錢。水煎服,紅糖為引,以荔枝核七個研末送服。(性味以下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化學鑑別

1.1.取水提取液1ml,加5%α-萘酚乙醇液2-3滴,搖勻後,沿試管壁緩緩加入濃硫酸1ml,兩液交界面現紫紅色環(檢查糖類)。
1.2.取正丁醇提取液1ml,加入Godin試劑(1%香草醛的乙醇溶液和3%高氯酸水溶液,臨用時等量混合),呈紅紫色,或取間苯三酚試劑和鹽酸各1滴,置蒸發皿中,加上述正丁醇提取液數滴,呈藍綠色(檢查環烯醚萜甙)。
2.薄層色譜:取1項正丁醇提取液作供試品液,另取梓醇標準品配成濃度為每毫升含1mg的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點於矽膠G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冰乙酸(10:9:1)展開。噴以Godin試劑後於80-90℃烘烤3-4分鐘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參考連結
1 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8833.html
2 http://www.tcmlib.com/zy/html37/showdetail-333632372ce6b4aae8bf9e2c7a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