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洗心亭位於醉翁亭醒園園門對面,中間隔著玻璃沼和琅琊古道。亭子小巧精美,上下內外都是磚瓦結構,不用一木。其外形就象一隻展開羽翼的禽鳥,立於琅琊古道路邊。其四角坐地,一面背山,三面有門,門額為弧券形。進門環視,亭內為四方形,深、闊皆為4米多,面積約20平方米。抬頭仰視,上頂為半球形穹窿,象一口倒扣的大鍋。人立亭內,只見上圓下方,頓生天圓地方之感。頭上青天,腳下大地,天地悠悠,萬物與我同在,一腔豪氣乾雲。
洗心,即悔過自新之意。洗心亭也許就是基於這種含義而修建的。遊人從城裡“山行六七里”走來,在此稍停片刻,擦擦汗、歇歇氣、定定心,然後就可以精神飽滿地登山遊覽了。而尤其對於進山來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香客居士,從城裡走來,不僅身染塵埃,而且心蒙俗垢,常被“利慾權名”迷住了心竅。那么,順便在這路邊的小亭里坐憩片刻,一杯清茶,安心養神,擦一擦心頭“明鏡”上的塵垢,然後就可以懷著一顆真誠純潔的心愿,一念恭敬地去朝山拜佛了 。
作用
古時候的琅琊寺,主要是和尚聚集念經、人們燒香拜佛的地方。洗心亭建在即將入山寺的山肢下,求神拜佛的信男信女,須在此焚香禱告,對過去的罪惡表示懺悔,如此洗心。
現在登琅琊山的遊客,走至洗心亭,大多已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這時,步入洗心亭內休息片刻,然後再上山,便可精神倍增。如若先游醉翁亭,再游琅琊寺,因在醉翁亭內為園林美景所陶醉,雖過醒園而猶未醒,此時入洗心亭內逗留片刻,抑情醒醉,定心養性,然後再緩步上山,步入琅琊古道,向深秀湖和琅琊寺進發,定將倍感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