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西北風號兩棲攻擊艦

法國西北風號兩棲攻擊艦

“兩棲藝人”、“兩棲演員”、“兩棲艦”\n兩棲越來越多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

概述

這是一艘很特別的軍艦,它是軍民合作的產物。它的造價只有一艘航母的十分之一,艦長200米,起飛甲板面積為5200平米,可供6架直升機同時起落。它可以作為指揮艦,也可以在作戰中執行干預任務,甚至還可搖身一變,成為一所海上醫院。
無論是法國軍人還是外國軍人都對它稱讚有加:“‘西北風’號軍艦,這是海軍早就期待著的一艘軍艦。”澳大利亞海軍準備訂購兩艘,其他國家的海軍也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無論是從快速加創新的建造方式,還是從整個結構的精巧性來說,“西北風”號軍艦都是成功之作。
人們把這種新一代軍艦稱為BPC,就是它既可以外出執行任務,也可以成為作戰指揮平台。按照歐盟防務協定的要求,它的任務是進行兩棲作戰。人們給它起的綽號是 “好不貴”:說它好,其實是存在一定爭議的,主要因為從後面看去,該艦好像少了一半艦體。但對於3億歐元一艘的軍艦來說,它要比航母這一海上龐然大物更適合完成一些指揮官們偏愛的使命:諸如部隊快速登入處理危機,最近在非洲就是這樣;再就是對遭遇天災的民眾進行救援。軍艦上還可以建立各個軍種、甚至盟軍的作戰指揮中心或參謀部。

優點特色

“西北風”號軍艦有很多優點,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年365天隨時能待命出航。艦上 4台芬蘭造瓦特西拉柴油交流發電機的大修間隔時間達12000小時,也就是說每隔很久才檢修一次。檢修時間也只需要36個小時,並且可在航行中進行!
這種狀況的巨大優勢體現在軍艦能夠隨時待命應對全球各種突發事件。讓我們看看2004年12月26日海嘯時的情況:法國唯一的直升機航母、已服役40年的“聖女貞德” 號載著4架輕型直升機、16名醫生以及人道主義物資,在3周后到達事發地區。在印尼米拉務海域一個月的工作成績如下:診病1400次,給8600個兒童接種了疫苗。
執行任務中的“西北風”號軍艦可能會稍快一些,但更主要的是,它會提供一個大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和醫療平台,能夠快速提高相關地區的醫療急救能力。具體做法是,利用軍醫處提供的設備,可組建起一個重症燒傷病房,或是一個極其現代化的手術室,或是一個擁有最先進設備的放射室。同樣,還可在遠程醫療的技術支持下進行外科手術。安裝這些成套設備,同時供應無菌淡水、電和醫用氧氣,這些早在設計軍艦的時候就規劃好了。
“西北風”號的第二個強項是承擔聯合軍事行動的準備和指揮工作。軍艦上可以設定一個“艦載操作級別”的指揮所,即在距最接近作戰區域的海岸15海里(28千米)的地方設定一個參謀部,為其配備指揮一次作戰行動所必需的全部現代化裝備,尤其是通訊設施。
讓“西北風”號能夠發揮指揮所作用的通訊設備與“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所使用的設備是一樣的。這套系統不僅可以進行高信息流量的實時聯絡,而且由於其通訊流量比擁有最優良裝備的美國軍艦還要高出4倍,因而在軍艦上可以舉行保密性強的電視會議。作戰區域的空中管制任務可以交給一艘現代化驅逐艦完成,例如“讓·巴爾特” 號驅逐艦就可以承擔控制塔的任務。
在“西北風”號上,憑藉著一套可拆卸艙壁系統,為指揮所預留的空間大小是可以調整的。它最多可以容納300名人員及信息電子設備。由於採用了“即插即用”方式,指揮所連線上設備後就可以工作了。
“西北風”號在另一種情況下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那就是軍隊轉移。從最近行動中得出的教訓表明,長時間保證艦上部隊的正常生活是必要的。在“西北風”號上, 450人的部隊擁有一個150平方米的體育館,而且每4人或6人一間的艙室,足以與“瑪麗王后2號”郵輪的艙室相媲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