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竹瀝丸

法制竹瀝丸主治清熱降火,化痰止嗽。主痰火勞嗽,嘔惡不欲食。

方劑1

【處方】陳皮(去白)白朮(炒),白茯苓各90克,炙甘草半夏曲貝母枳殼神曲,(炒)桔梗黃芩各90克,玄明粉30克,香附子(制)30克 。
【製法】上藥共為粗末,以竹瀝250毫升,入薑汁、酒各80毫升和勻,拌諸藥,日中曬乾,仍依法入竹瀝、薑汁,拌曬七次為度;磨羅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化痰止嗽。主痰火勞嗽,嘔惡不欲食。
【用法用量】食後或臨臥時白湯送下80丸,三日便見效驗。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痊癒。
【摘錄】《古今醫統》卷四十三

方劑2

【處方】陳皮(去白)3兩,白朮(炒)3兩,白茯苓3兩,炙甘草3兩,半夏曲3兩,貝母3兩,枳殼3兩,神曲(炒)3兩,桔梗3兩,黃芩3兩,玄明粉1兩,香附子(制)1兩。
【製法】上為粗末,用大瓷盆以竹瀝1碗,入薑汁,酒半盞和勻拌諸藥,日中曬乾,仍依法入竹瀝、薑汁拌曬7次為度,磨羅為細末,酒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化痰利膈,止嗽,止嘔吐,進食開胃。主勞嗽
【用法用量】每服80丸,食後或臥時白湯送下。3日便見效驗,久病者7日效,疲者1月痊癒。
【摘錄】《醫統》卷四十三引海上道人方

中藥方劑之法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