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白虎湯

法制白虎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石室秘錄》卷三。主治陽明胃火。輕則大渴,重則發狂。

組成

石膏一兩,知母三錢,麥冬九錢,半夏三錢,甘草一錢,竹葉一百片,糯米一合。

用法用量

先煎湯四碗,又加白芍四錢同煎。

主治

陽明胃火。輕則大渴,重則發狂。

方義

此方之妙,不在石膏、知母之降胃火,妙在白芍之平肝木,使木氣有養,不來克土,並不使木郁生火,以助胃火也。又妙在麥冬以清肺金,使金中有水,胃火雖炎,且去制肝,又令克土也。

重要文獻摘要

《石室秘錄》:“法制白虎湯,治陽明之火起於心包,實成於肝木之克也。石膏、知母、麥冬、半夏、甘草、竹葉、糯米。先煎四碗,又加白芍二兩同煎。此方之妙,不在石膏、知母之降胃火,妙在白芍之平肝木,使木氣有養不來克土,並不使木郁生火,以助胃火也。又妙在麥冬以清肺金,使金中有水,胃火難炎,且去制肝,無令克土也。”

中藥方劑之法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