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

和田玉

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三為陝西藍田玉、遼寧岫玉和河南獨山玉)。傳統狹義範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中國把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範圍內。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崑崙山被稱為“崑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于闐國”境內而被稱為“于闐玉”。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其質地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徽寶“中國印”,也是採用新疆和田玉作為材料。和田玉屬鎂質大理岩與中酸性岩漿岩接觸交代而形成的變質岩,內含透閃石、角閃石、陽起石等多礦物集合體,化學成分是含水的鈣鎂矽酸鹽,化學式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間。

基本信息

文化內涵

和田玉和田玉

和田玉古名崑崙玉,原產西域莎車國、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軟玉石品種,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史記·大宛列傳》:“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又《漢書·西域傳》:“莎車國有鐵山,出青玉”。和闐玉又名烏白玉。

眾所周知,和田玉是我國的瑰寶,其文化內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和田玉在我國歷史悠久,有上千年的歷史。古書曾提到“玉德“之說。雖然說法多樣,但是大概內涵不變。東漢的“五德說”做了很好的詮釋。

和田玉在我國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部分主體內容,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國是世界歷史上唯一將玉與人性相融的國家。《詩經》之中,便有這樣的說法: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孔子除認為“君子比德與玉”外,更明確的提出了“玉德”之說,認為玉如君子,有十一德。春秋之後的歷朝歷代,見諸於古籍的玉德說法多樣,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種說法。歷史對於玉德的最後詮釋,來自於東漢許慎的“五德說”。

和田玉和田玉

五德之一:仁——“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即材質溫膩、柔潤有光澤。佩戴玉石,就像有個具有仁愛之心,生性溫和的君子時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著你,讓你的性情最終得以蛻變。

五德之二:義——“理之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從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裡面,是否有雜質,這是玉的忠義,也是古時君子必備的一種品德之一。俗話說的好:“畫龍畫虎難話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義”字看似簡單,真正想要做到,卻實在並不容易。

五德之三:志——“其聲舒暢,專以遠聞,志者方也” 。敲擊玉石,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並且能傳到很遠的地方,說明玉是有智慧的,並且善於傳達給周圍的人。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現。

五德之四:勇——“不撓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的這一特點,代表著君子超人的勇氣!

五德之末:潔——“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當玉斷裂的時候邊緣會有很鋒利的斷口,但是我們用手來觸摸的時候並不會傷害到我們, 這點與其他任何物質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潔身自好的特點。

至此,玉徹底成為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純潔之物,更是中國傳統美德的代名詞。

玉因為其在古代較為稀少,所以和青銅器、金銀器等多用於祭祀、裝飾、殉葬、進貢等,除此之外,玉石最大的用途是用於印章,最著名的莫過於和氏璧,當然和氏璧屬於“硬玉”。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寶石產量更加稀少,無法大面積普及,而金銀因其後期的貨幣作用,受君子不言利的影響,玉相對來說更加容易被儒家文化圈所接受。
對玉石的追捧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由港台興起,並發展出新的工藝,宣傳理論依據主要是《紅樓夢》以及部分古代出現過玉的典籍,比如說《詩經》、《論語》等等,而實質上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僅僅君子的提法就多不勝數,完全沒必要當真。

當代對於玉的宣傳手段除了“君子如玉”的說法以外,就是“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了。而實際上根據實驗,長期佩戴的過程或者所謂的“盤玉”的過程,實質相當於一個極緩慢的拋光過程,在工廠的拋光車間可以把一塊黑色的鐵塊用布帶拋光成比鏡面還要光可鑑人的平面,只不過把這個過程加速了千倍萬倍而已。
當前和田玉的價格遠遠高於黃金,而其儲量卻遠勝於黃金,證據表明,沒有任何一個儒家文化圈政府會把和田玉或其他玉石做為硬通貨儲備在國庫,而出了儒家文化圈,更加得不到世界範圍內的認可。

主要種類

和田玉是一種由微晶體集合體構成的單礦物岩,含極少的雜質礦物,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其著名產地是號稱“萬山之祖”的崑崙山中,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玉產於整個崑崙山北坡長約1300公里,以和田為中心的狹長地帶的崑崙山上與河中之玉璞,故又把崑山玉稱為“和田玉”。和田玉是玉石中的高檔玉石,而且是我國國石的候選玉石之一。現今和田玉的名稱在國家標準中不具備產地意義,即無論產於新疆、四川沱江、青海、遼寧、貴州、俄羅斯、加拿大、韓國,其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即可稱為和田玉。

和田玉和田玉

何謂和田玉,好多玩家心中一直纏繞的問題,網上搜搜,大多

翻來復去就是一些老掉牙的幾種回答,和田玉真的貴嗎,為何網上那么便宜?究竟是誰在引導玩家走入誤區?怎么辨別狹義和田玉和廣義和田玉的價值。

產地分別

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我國把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也可以稱為軟玉、透閃石、透閃石加軟玉、透閃石加和田玉,這幾個名字都不違法,都在國標範圍內。

按產地具體細分,和田玉目前有幾種:

一、 新疆和田料,產於崑崙山和阿爾金山地區,為接觸交代成因

。和田地區出產(葉城縣、且末縣、若羌縣、于田縣等),公認為白玉最好的產地;細分又可以分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和籽料,質地以新疆和田玉籽料最為上乘,戈壁料次之,然後是山流水,山料。因為過度的開採,籽料和戈壁料礦源基本已經耗盡,特別是最近幾年,好料更加稀少,價格也越來越高。

籽料籽料

二、俄料;產自俄羅斯的和田玉,圈內行內稱為俄料,產出形態也可以分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 但俄料的籽料很少,大多為山流水和山料,隨著新疆料的日益稀少,俄料的白玉價值也逐漸提高,市場上的高端白玉,90%以上都是俄料。

三、青海料;青海料又稱青海玉或崑崙玉,是市場上常見的廣義和田玉種類之一,產自崑崙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新疆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上,崑崙山之東曰崑崙玉,山之北曰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公里。所以崑崙玉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合、產地狀況、結構構造幾個主要的特徵上基本相同,可謂大自然中的孿生同胞,老坑的青海料質地細膩,可與新疆和田玉山料

俄料俄料

相媲美,但新坑的質地差些,容易走色泛黃,因此最近幾年行情不好。

四、韓料,韓料是廣義和田玉青玉山料。它的主產地是朝鮮半島南部的春川,產於當地的蛇紋岩中,多顯青黃色和棕色。脂粉不是很好。韓料的 化學成分與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稍微小一點,硬度大概是5.5左右。是新疆和田玉中價值最底的,和高端的羊脂玉能差上萬倍。

顏色分類

按顏色和田玉分為:紅玉、黃玉、墨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糖玉。

產狀分類

按產狀和田料分為:籽料、戈壁料、山流水、山料。

和田玉戈壁料和田玉戈壁料

和田玉產于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綿延1500公里的崑崙山脈山岩石中,產于山上原生礦處的稱為山料,經自然地質作用破碎而發生移動的,沒有完全磨圓的稱為山流水,而在河水中磨圓程度好的成為籽料。

1、山料是從原生礦床開採所得,呈塊狀,不規則狀,稜角分明,無磨圓及皮殼。

2、山流水是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的殘坡積或冰川堆漬的玉料,一般距離原生礦近,次稜角狀,磨圓度差,通常有薄的皮殼,塊度較大。

和田玉戈壁料和田玉戈壁料

3、籽料是從原生礦自然剝離,經過風化搬運至河流中的玉料,常為卵形,渾圓形,表面光滑,磨圓度好,外表可有薄厚不一的皮殼。由於長時間沖刷碰撞,只有質地細膩、結構緊密者才能保留下來,所以籽料品質佳。

4、戈壁料有文獻指出戈壁料應該屬於“山流水”的一種。理由戈壁料是原生礦山體破碎以後,山料崩落,由河水帶到山下,風化形成;或河水歷史中幾經改道,以前的流域多被黃沙復蓋,古河道的籽料或者山流水被暴露在陽光與風沙之中形成的。也有人認為戈壁料在新疆地質的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還是海底的時候,原生礦崩落的山料由海水帶到現在的戈壁深處的。這種玉石的海水移動說比河流移動說對於散落在遠離河道的玉石的解釋有說服力。筆者認為兩種可能都會同時存在,可認為原生礦崩落後的山料由海水或河水為載體遠離山體的,經多年的風吹日曬,飛沙走石,磨礪而成。好的戈壁料留下了玉石最堅硬和緻密的部分,所以,硬度比和田籽料還要高,油性好。戈壁料有著自身與眾不同的特點。

地理分布

新疆和田玉母親河新疆和田玉母親河

依據亞洲寶石協會(GIG)的研究,和田玉分布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的崑崙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乾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 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玉龍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這條河源於漭漭崑崙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後,與喀拉喀什河匯和成和田河,河流長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積1.45萬Km²,河裡盛產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來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兩條河中玉龍喀什河產玉最多,產出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上品與極品。喀拉喀什河產出的玉多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產少量的碧玉,產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質地和價格遠不如玉龍喀什河產出的白玉。

籽料好的和田玉籽料,其形狀、白度、皮色及潤度都好才稱得上精品。

籽料是在玉龍喀什河河床里經過千年不斷的打磨沖刷之後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塊形狀極佳且瑕疵較少的籽料,的確是很難得,價格在市場上也很高,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用在料形很漂亮的籽玉身上不是很恰當,存在就可以雕琢成各種精美的器件,相同的東西也可以做很多。但對於玉龍河賜予形

標準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標準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

狀漂亮的籽料來說,任何一款僅此一件,連打個眼都捨不得打,建議採取用包金或包銀的形式來保留住子料原有的形狀。天然的不用雕琢即是一塊精美的掛件了。這種形佳的子料勝過任何大師的傑作。

籽料的外皮構成

因為皮色籽料的形成年代更為久遠,一些名貴的品種如棗皮紅、黑皮子、秋梨黃、黃蠟皮、灑金黃、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籽料。

籽玉的外皮構成可分為兩種。

砂眼麻皮坑原生皮:指表皮布滿皮膚毛孔一樣的細小砂眼,猶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細性、粗性兩種。

色沁原生皮:是由於一部分籽玉在河裡受到其他礦物質浸潤、滲透,不僅表皮光滑,而且出現許多色彩。所以稱“色沁皮”。

歷史

文獻記載

新疆玉石是中國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負盛名。《千字文》有“金生麗水,玉出崑岡”之說。崑岡玉就是指的和田玉。《新疆圖志》載,和田玉有“紺”(紅青)、黃、青、碧、玄(黑)、白數色”。

和田白玉名聞中外,西漢文學家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曾譽其為“白玉之精”。歷代進貢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這種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於這種白玉質地細膩,純潔渾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和田玉和田玉

史籍對和田玉記載甚多。《穆天子傳》載周穆王巡遊崑崙,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隻”而歸。這個記述雖然不可盡信,但從中可以窺見紀元前的人們已經知道崑崙山是盛產玉石的地方了。以後各代歷史對和田玉的記述漸多,也更見真實。

《舊唐書·西域傳》稱于闐國“出美玉……貞觀六年,遣使獻玉帶,太宗優詔答之。《明史·西域傳》稱于闐“其國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崑崙山。土人夜視月光盛處,入水采之,必得美玉”。這裡所說的于闐,即今和田。

白玉、綠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龍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中國第一部科技著作、明末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的《珠玉》卷中,對和田玉的歷史、特點、采法等等,作了生動的綜述。古籍這些記錄,用今日和田產玉的現狀來檢驗,足以令人深信不疑。

清蕭雄詩:“玉擬羊脂溫且腴,崑岡氣脈本來殊。六城人擁雙河畔,入水非求徑寸珠。”就是吟詠這種撈玉風習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賈雇當地勞力上崑崙山採挖玉石。民國初年,于闐縣深山產玉處已有齊家礦坑、楊家礦坑等,商人從中大獲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礦工也由此產生

地質特徵

從地質科學觀點看,和田玉有明確的科學含義。它是指分布於中國崑崙山,有鎂質大理岩與中酸性岩漿接觸交替而形成的玉礦,

有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種,尤以白玉為代表。它的成因、品種在世界軟玉中居獨特地位,具有典型意義。世界軟玉品種單一,且多為碧玉,而和田玉品種多,有世界罕見的白玉,玉質居世界軟玉之冠。世界礦床為蛇蚊岩型,與超基性岩有關,而和田玉礦床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區域變質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觸變質形成,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獨特的。

傳播

從殷商時期開始,和田玉就進入了中原。和田玉從新疆經過甘肅、陝西或山西才能運抵河南,路途漫長,彌足珍貴。傳說在29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駿大輦,出玉門登崑崙,受到西王母的熱烈歡迎,曾載玉萬隻而歸。傳說歸傳說,和田玉的確是在周朝成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論祭祀、禮儀,還是朝見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規定,國家生活重禮崇樂的玉文化傳統基本定型。漢朝張騫通西域後,和田玉大量進入中原,成為中國玉文化的主導材料,成為一種價值的象徵。

1、和田玉以溫潤或油性為第一特徵,這樣就區別開來是不是新疆和田玉。其他的玉溫潤和油性都不能與新疆和田玉相比。

2、和田玉顏色為:白、糖白、青白、黃、糖、碧、青、墨、煙青、翠青、青花。我們知道新疆自治區和田玉在清代以前多以黃玉、白玉為主。其中黃玉非常的漂亮。其實不亞於羊脂玉,我們應該給以黃玉正身。

3、和田料分為: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山料。

4、和田玉已不再具有產地意義,成為了商品名。無論哪裡出產的軟玉,都統一使用和田玉這個名稱。如:青海產的就稱為青海料,俄羅斯出產的就稱為俄羅斯料,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就稱為和田料,以此類推。

價值

信息聯盟

2011年11月,由新疆玉石雕刻廠、新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新疆岩礦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新疆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四家單位共同創建新疆和田玉市場信息聯盟,委託中國和田玉鑑賞網發布和田玉指導價格。

歷年價格

2011年11月

歷年價格歷年價格

2012年1月

歷年價格歷年價格

2012年4月

和田玉和田玉

2012年9月

和田玉和田玉

2013年1月

和田玉和田玉

2013年4月

和田玉和田玉

2013年7月

和田玉和田玉

2013年9月

和田玉和田玉

2013年12月

和田玉和田玉

樣標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和田玉地方新版標準已於2012年6月1日實施。新標準突出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委託中國和田玉鑑賞網發布。在和田玉鑑定方法上取消原標準中的手感、水頭、聲音項目,新標準明確規定和田玉鑑定方法按國家標準GB/T16553《珠寶玉石鑑定》執行。

全套實物標準樣品共有8件,分別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

近些年被行業內認可的還有一個青花種類,是從墨玉中分離出來的種類。

和田玉和田玉

羊脂白玉和白玉

羊脂白玉:表示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於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的糖色部分占30%-85%。

白玉: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緻密細膩,油脂性適中,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糖白玉的糖色部分占30%-85%。

和田玉和田玉

青白玉和青玉

青白玉:是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色、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或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一般,半透明狀,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顏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黃綠等中等或深色,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和田玉和田玉

黃玉和糖玉

黃玉:淺至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糖玉:由於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鐵、氧化錳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糖色部分占到整體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和田玉和田玉

碧玉和墨玉

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

墨玉:顏色呈灰黑或黑色占30%以上。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

和田玉和田玉

收藏術語

和田白玉被國人稱為國玉及國產名玉。也被稱為古代四大名玉之首。也被稱為宮廷玉,也有被稱為寧為玉碎不可瓦全的說法。清代乾隆皇帝最喜愛的玉石就是和田玉。“大禹治水山子”再現大禹治水時期壯觀景象。

和田玉和田玉

開門:形容絕真無疑之古玉。無論沁色、雕工、包漿等均堪稱一流。觀者往往嘖嘖稱奇又故作大驚失色狀曰:開門!開門!典型的老三代!若在230年前進獻乾隆皇帝,必得賞黃馬褂一襲!

洋油和雞油:和田白玉和黃玉至古以來即為玉之極品,王逸《玉論》中有黃如蒸粟、白如截肪的記載。黃玉大致可分為粟子黃、雞油黃和秋葵黃幾種,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寶。截肪二字民間稱作羊尾巴油,就是羊脂玉了。很多人對黃玉已不作痴心妄想,於是在羊脂白玉上便以次充好。在港台地區甚至有青羊脂的荒誕說法,或求售高價、或炫耀吹噓,都是掩耳盜鈴的行徑。

粗大明:許多收藏者認為明代的玉器製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實不然,就像漢八刀並不代表漢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樣,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獷風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確實細膩精巧,但卻沒有一位像明朝陸子岡那樣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師。沒有明代玉雕工藝的奠基,怎能憑空出現清代玉雕的集古今之大成。

雞骨白:古玉在鹼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礬白色。石灰沁有輕重不同,於是古人按色調將其分為魚肚白、雞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鹼之分,只認為是地火所致,於是仿造雞骨白時,便用火燒玉,這在民國時期是很成功的。當代製作雞骨白就先進多了,可以用電焊、微波滬,所以作偽者往往牟獲暴利。至於以後是否會用等離子甚至原子能呢?似乎可以想像的出來。

鑑別

從感官上鑑別:1.光澤,和田玉光澤多為油脂或蠟狀光澤,給人有如凝脂般的感覺,非常有質感;2.結構,和田玉顆粒細小,結構縝密,多為纖維交織的氈狀、絨狀結構,部分玉料較好的玉石,甚至於觀察不到玉內的結構;3.透明度,和田玉多在半透明至不透明之間,多為微透明,在寶石和玉石之中算是比較差了,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透明度不高,玉石更顯渾厚穩重,因此透明度的鑑別需要結合其它因素考慮。

具體更細緻的辨別方法:

一: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器至關重要。通常的價格,同等級別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場或網上,更常見以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經驗少者難以辨之,在市場或網上唯數不少。真正的羊脂玉,國家沒有標準,它是產於冰雪復蓋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絕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達到羊脂級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敵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幾十年也難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難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愛玉者常有尋羊脂玉難,難於上青天之感。可以這樣說,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精絕之品羊脂玉。

二:分析工藝細品藝術:

五子登科五子登科

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鑑賞上的一個難題。凡砣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是收藏價值銳減的標誌,不可貿易集之。 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反映了豐富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一味摩古者違反藝術美的作品,鑑賞價值就遜色得多了。所以對玉的收藏除重視玉的材質,還要注重玉的工藝水平,關注玉的藝術性。原因很簡單,玉的材質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難度也越大,製造一件良玉就越難成功,價值就越高。三:儘量選購皮色子玉:和田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子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棗皮紅、灑金黃、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子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仔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徵,也是真貨的標誌。

和田玉與俄羅斯玉的辨別

招數一:看證書

對於玉器市場來說,收藏者在市場上會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鑑定證書,但是,或許由於俄羅斯玉與和田玉的辨別確實不太容易,又或許由於一些鑑定機構因技術、設備的問題尚不能充分鑑別,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鑑定證書存在著不夠準確的情況。所以說,在玉件附帶的鑑定證書還達不到可以充分信賴的前提下,還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實用的鑑別方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招數二:看“白

相玉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判斷俄羅斯玉與和田玉也是一個結合各方面特徵綜合分析的過程。如果說,通過肉眼簡單觀察就能夠看出不同的話,那就是俄羅斯玉的“白”。

從玉材的來源看,俄羅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對來講,籽料在市場上比較少見。與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羅斯料的髒、綿、綹等較少,非常白,一塊比較大的俄羅斯料也往往沒有髒、綿、綹出現。相對來說,和田玉山料的髒、綿、綹則較多。

從玉質來講,普通的俄羅斯料顏色很白,但卻給人乾、死、漿的感覺,缺乏油性與細膩。如果細看內部結構就會發現,俄羅斯玉仿佛是一塊塊綿斑組成,而和田玉籽料卻非常細膩。用強光一打,內部結構呈細粥狀,油性很強。這一構成上的區別實際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為精到的一點。我們古代評價一塊好玉,要講它是否溫潤,實際上說的就是細膩與油性。比如,我們把羊脂白玉作為玉的上品,,除了講白,一定也要講油性。俄羅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無油性一衡量,俄羅斯玉與和田玉高下立判,具體玉件一般也就區分開來了。

招數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流行的鑑別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徵,確切說,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籽料經歷了河道中長期的天然沖刷與撞擊,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這是籽玉的天然特徵。

以前的玉器廠雕玉的時候,籽料外皮都會被去掉,但是現在為了證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會雕件上留下一小塊外皮。由於山料是沒有外皮的,俄羅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偽標誌,無論是北京工、揚州工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會留皮。

俄羅斯玉中也有一種黑皮。這種黑皮實際上是一種髒,但是,現在一些人卻利用黑皮來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籽料,或者還用黑皮做俏色。應該說,黑皮與籽料的外皮是不難區別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數四:看雕工

區分俄羅斯玉與和田玉,可以將工藝作為一種參考,結合其他特徵進行判斷。這是因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揚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為主,市面上的俄羅斯玉則以廣州工與河南工居多。可以說,更為精到的工藝多出在和田玉籽料上。不過這種方法裡面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藝水平與工藝特點。

招數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為判斷玉件質地的絕對依據,但是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由於和田玉籽料通常較小,價格昂貴,雕活兒也就以小件為主,大器型在市場上較少。因此,目前市面見到的擺件、玉牌、手鐲等,都以俄羅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畫個問號。

招數六:看“糖”

俄羅斯玉往往帶“糖”,和田玉山料也帶“糖”。可以說,帶“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徵。關於“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場認識上並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按照玉界傳統的看法,“糖”屬於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種,所以,從和田玉的傳統加工工藝出發,除非極其特殊的情況,“糖”一定會被去掉的,而為了迎合市場,俄羅斯玉的“糖”一般不會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來進行俏色,無論是河南工,還是廣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個心眼兒。

不過,也許還會有藏友問,通過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羅斯玉與和田玉區別開來了嗎?

首先,以上所說的方法只是針對大多數情況而言,它可以幫助收藏者在市場中理清思路,這一點大家通過實踐會得到印證;其次,如將以上幾點落到某一件具體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綜合性與靈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會在石皮上找到判斷依據,有的可能在工藝上發現問題,而當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看一塊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再有,相玉是一個複雜而需要經驗積累的過程,要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而在市場中也會遇到很多錯誤的觀點,收藏者要細心甄別。

我們現在所看見的“俄料”,從性質上已經今非昔比了。已經不是喀拉崑崙山脈的俄料了,而是東西薩彥嶺往北至貝加爾湖的俄料了。緯度越高,色越白;緯度越高,性越僵。無所謂東西薩彥嶺與喀拉崑崙山,只要符合許慎對玉定義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棄之。

鑑別染色和田玉器

染色和田玉的感官鑑定主要從顏色、外形和硬度等特徵著手,主要表現在顏色濃艷、不自然,色調單一,“浮”於表皮。

1、和田玉的顏色

和田王的顏色是長期地質作用過程形成的,其成因是由於含有微量元素(鐵、錳、鉻等)、地質作用、成礦環境變化、水及水中所含礦物質變化、空氣濕度、溫度變化、和田玉表面風化或裂隙發育程度等產生的。和田玉的顏色分為原生色與次生色兩大類。原生色包括和田玉的本色、和田玉中雜:質的顏色、和田玉與圍岩相接之處和田玉與石交融的顏色,以及和田玉在成礦過程中再次交融、再次變質改變的顏色。

和田玉的原生色又可分為白、青、黃、碧、墨等,它們之間的交融與和田玉中雜質色澤的參與,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人們也往往依據和田玉的不同色彩來給和田玉命名,區分不同的和田玉種,如白玉、羊脂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碧玉、墨玉。

和田玉次生色可分為天然次生色和人為次生色。天然;次生色完全是自然作用所為,如風化、滲透、浸泡、淋濾、光照、氧化,一些礦物成分進入和田玉中,和田玉中的——些礦物成分也會發生變化,使和田玉的原來顏色發生改變,可以分為糖色和皮色。

糖色是由於和田玉原生礦暴露於地表或近地表時,受氧化鐵、氧化錳質浸染市呈類似紅糖的顏色。人為次生色是和田玉被人開採之後,製作成為各種器物,由人盤摸、染色、隨葬,後發掘出土,再為人所佩戴、把玩而造成的顏色改變。皮色是由於次生作用影響和田玉表皮形成的顏色,這種顏色可以是玉材在空氣中風化所致,也可以是和田玉長期埋於地下,由於地下水中所含礦物質在表面沉澱附著所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年久風化,玉的表皮己槽朽,形成較厚的皮層,皮層往往呈深黃、暗赭等色,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玉璞之皮,從玉璞的外面已很難了解內里的五色。另一種風化時間較短,表面僅呈膜狀,常出現於子料上,從外面常能透出裡面的玉色。

2、鑑別古玉的染色方法

據《古玩指南》、《玉紀》、《玉器史話》等書的記述,人工仿沁主要是利用火烤、油炸、酸浸、染色等方法,達到改變玉器顏色,與古玉的沁色相混淆的目的。常見的仿沁方法如下:

(1)煨頭:將玉器用火燒烤,使玉色變為灰白,極似古玉中的“雞骨白”,古玩家又稱之為“偽古灰古”。凡是煨頭,其上必有火燒後形成的細裂紋,真雞骨白則無。

(2)羊玉:用色澤好的美玉琢製成古器,植入活羊腿中,用線縫合,數年後取出,會在玉上呈現血紋理,如同傳世古玉,但仔細觀察將會發現不如真者溫靜。

(3)狗玉:將狗殺死,讓狗血瘀結體內,把玉器放入狗腹內,縫合埋:入地下,過數年後取出,玉上會生出土花斑紋,—形同古玉,但是破綻也很明顯,即帶有新玉的顏色和雕琢痕跡。

(4)梅玉:以質地鬆軟、質量較差的五,製成器物,用濃度高的烏梅水煮;鬆軟處會被子烏梅水淘空,呈現出像水沖後的痕跡,然後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古”。人們稱這種作偽產品叫梅玉。

(5)風玉:用濃灰水和烏梅水煮玉後,乘熱取出,放在風雪之中,時間約一個晝夜則玉紋凍裂,玉質堅硬者,裂紋細若毫髮,因其冒充古玉牛毛紋有曲折,粗細不勻,偽者則不然。

(6)叩銹:此法產生子清乾隆時,具體作法是用鐵屑拌玉器坯料,然後用熱醋淬火,放入潮濕地下數天,取出後再埋入交通要道地下數月取出,這時玉已為鐵屑腐蝕,出現橘皮紋,紋中鐵鏽呈深紅色,有土斑,宛然古玉。須詳加審視。

(7)提油:用提出之法上色,稱為提油。提油諸法之中,以砂提為上,其色滲透玉理,灰煮不逮與其色極為相似。但是在天陽時色澤較鮮;不晴朗時顏色反而渾濁,真色則不然。

(8)老提油:據說此法甚古。北宋宣和政和年間,有人用甘肅深山中所產的一種紅光草,•取其汁加入砂少許,醃於新琢成的玉器紋理之間,用新鮮竹枝燃火燒烤,使紅色入於玉器膚里;其紅似雞血。鑑定名家也往往不察,用重金購買。

(9)死玉:玉埋入土中,如與金相近,時間長了會受其克制、黑滯乾枯,易被誤認為是水銀沁。

(10)造黃土銹法:把王器塗上膠水,埋入黃土泥中,產生的黃土銹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越來越像古玉的黃土銹。

(11)造血沁法:用豬血和黃土混合成泥,放入大缸內,將玉器埋入其中,時間較長後,玉器上會有土咬黃土銹血沁等痕跡。

(12)造黑斑法:有兩三種辦法可造出黑斑。一是用水煮熱架在鐵篦之上,隨燒隨抹蠟油,不久就會出現黑斑,另一種做法是將玉料按古式作成,然後用舊棉花泡濕,將包好用柴火微微燒烤,待棉花乾後再用水,當黑色入骨不浮在上面,又不發白,黑斑就做成了。

(13)使舊似新、混新為舊之法:玉有看起來像新玉,實際上是舊王者,因為作偽者無法使新玉變似舊玉,所以將舊玉燙上蠟,使與新玉無別,以便混凝土新為舊。

古玉雖然受沁;可古玉皮殼的光澤、潤色都樣。人工作色用燒、煮、化學腐蝕等手段,作成之後,皮殼上會留下黯然受損的作色部位,或顏色只是浮在表面,仔細端詳也就會明白分辨。玉器的造假方法是秘而不宣的,以上各種方法是否能造出亂真古玉,還有待進一步驗證,這裡為收藏愛好者提供一些識假的方法。

和田玉的著色工藝將要著色的玉石材裝入預先配好的著色液容器內,靜置一定時間後,取出石材進行洗滌乾燥,—再將石材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溫度一定的時間,自然;冷卻至室溫,最後用石臘或其他表面活性劑處理石材表面。在上述操作過程中,可根據需要改變著色液中二價鐵和三價鐵的含量及工藝控制條件等因素,對色調加以調節,使灰白色或淺色玉石著色或紅色、褐色、黃色、褐紅色、黃褐色等色彩。色彩的著色深度取決於材料性質。

幾種顏色容易搞混,識別的辦法是:

(1)邊玉:看上去既像玉又像石,有不同的顏色,色澤分布也好像受沁的古玉、老化的美玉。這種玉實際上是玉礦的邊沿和岩石交界之處的邊玉(邊石),色澤與古玉受沁是不同的。在原生狀態時岩石變質交代過程不徹底,或外來礦物加入融熔之後形成的,其顏色的位置、發散、邊界與器物表面的關係和沁色有著明顯的不同。這種狀況也存在於風化時天熊次生色渲染的玉中。

(2)皮色:皮色的形成與邊玉不同,它是玉石在自然界形成的天然次生色,其顏色有黑、紅、黃、栗色等。不少玉工在製作玉器藝術品時,有的故意將皮色留下作為“俏色”,也有的留下一些皮色以示是正宗籽料(籽料優於山料,山料不帶皮色)。正因為皮色是風化外皮的遺留物,在仔細觀賞中可以看到,它的色澤是由外向里的,而且在皮殼上留下了風化玉質的疏鬆狀態,其緻密、光澤、油頭、水頭都不及玉本體,往往有麻面,不光潔。

(3)作色:人工作色屬玉的人為次生色,也是對玉的一種藝術加工,同時也被制假者利用造假作古。人工作色始於宋代,明以前人工作色的行話叫做“老提油”,明以後叫“新提油”。也許人們從俏色中體會到,玉雕藝術品帶上顏色會更美,從而想到人工作色。提油作色與沁色是不同的,雖然作色也是從皮殼開始,沿綹裂、玉質薄弱處滲入玉肌,但它的顏色呆板、層次不清。古玉沁色是在乾百年中生成的,它的延伸、發散、浸染十分自然舒展。而作色是短期行為,它們不可能完全相像。出土的老提油,不少在皮殼處的顏色已經褪色、脫落,成為斑狀,反而不如伸入玉肌內的顏色重,這種現象真正的沁色絕對沒有。

染色和田玉的感官鑑定主要從顏色、外形和硬度等特徵著手,主要表現在顏色濃艷、不自然,色調單一,“浮”於表皮。沿裂隙或稜線分布富集;邊緣過渡明顯,界限分明;表皮漂白和褪色,可見酸蝕痕、磨砂及拋光痕跡;紫外螢光下,染色和田玉的邊部具有螢光反應,強藍白色螢光;使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等。對於老的一些染色方法,如核桃皮、有機染料等,目前可以用儀器進行鑑定。對於近些年來新出的使用鐵鹽等染色的方法,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方法來鑑定,主要還是憑個人經驗。

染色和田王的感官鑑定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平時多觀察、多實踐、多積累、多總結,這樣在鑑定中才能得心應手。

寓意

和田玉用來比喻君子的美好品德是眾所周知的事,其實從古至今,和田玉還常常當作情人間表示愛慕的信物。《詩經·衛風·木瓜》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當中也有寫道:“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其中瓊、琚、雜佩都是與的配件,在情人當中作為信物贈送。

和田玉

在歷代墓葬當中,女性墓出土的裝飾佩玉都是多於男性,這也證明了愛情玉在古代的地位。玉作為情人信物,一是因為玉本身的性質:玉美,溫潤而澤,色澤典雅。藉助玉的的美來表達對情人的喜愛和讚美。

喜上眉梢喜上眉梢

在漢文化當中,也有不害臊的詩文辭彙借玉比人,突出人的容貌美和氣質美。《詩經·召南·野有死麋》當中:“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詩經·魏風·汾沮洳》中:“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這些都是用玉來形容人的俏美。在對於和田玉子料的稱呼問題在業內沒有統一,通常有“籽料”、“仔料”、“子料”等稱法。山料與山流水料在行業內就沒有此種異議。那么究竟何種稱呼才較為貼切呢?

“籽”一般而言主要是針對植物來說,指的是植物所結的種籽,“籽”同時包含有孕育的含義,是植物生命的一個過程。“仔”主要是指動物,根據讀音來看有兩層意思:在讀作“zi”的時候,指的是幼小的意思;讀“zai”的時候泛指幼小的人或動物。把和田玉的子料稱為“仔料”、“籽料”的情況在平時比較多見,這兩個稱呼反映了和田玉子料外形圓潤、個頭小的特徵。但在仔細推敲之後,這兩種稱呼都不能準確的反映出和田玉子料的本質。

“子”字所代表的含義廣泛而全面,有“種子”、“子女”、“幼小”等意,沒有物性之分。因此,用“子”來表示和田玉卵石料,不僅能反映卵石料外形的特徵,更從成因上體現了與山料的因果關係,“子料”是由母體奮力出來的玉石,在繼承了山料質地特徵的同時,再經過河流搬運和長期沖刷等因素的結合下,成為和田玉的精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玉是能夠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不會時來時走,忽有忽無。玉的堅貞永恆,代表了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堅貞、永恆。用玉作為愛情信物,表達了人們對白頭偕老忠貞愛情的美好意願。因此玉作為信物來說是能夠充分表達情人之間的各種情感。

郵票

2012年8月28日發行的《和田玉》特種郵票包括4枚郵票和1枚小全張。其中第1枚郵票主圖“玉辟邪”出土於鹹陽市周陵鄉新莊村漢元帝渭陵建築遺址,現藏於鹹陽博物館。這件“玉辟邪”長7厘米,高5.4厘米,和田玉質,晶瑩剔透。

保養

避免與硬物碰撞

玉石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後很容易開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其實玉內部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了其完美程度和經濟價值。

儘可能避免灰塵

玉器表面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器表面,應以溫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沖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如果是雕刻十分精緻的玉器,灰塵長期未得到清除,則可請生產玉器的專業工廠、公司清洗和保養。

和田玉器最忌諱碰撞

和田玉的保養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碰撞。雖然和田玉的硬度很高,在摩氏6.5~7之間,硬度高於常見的小刀和玻璃。但是和田玉受碰撞後很容易開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但和田玉內部的分子結構可能已經受到破壞,出現暗裂紋,這將損害玉的完美程度和經濟價值。

新玉不宜接觸汗液

和田玉要避免接觸香水等化學液體。有人認為和田玉愈多接觸人體愈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新玉器不能接觸太多的汗液,如果接觸會使外層受損,影響其原有的鮮艷度,尤其是羊脂白玉雕琢的器物,更忌汗和油脂。羊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則容易變成淡黃色,不再純白如脂,因此不要把新玉器放在臉上和鼻子上去抹油。此外和田玉還要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火烤。

籽玉和古玉適當接觸汗液則比較有益。籽玉和古玉有一個轉化的過程,需要人的體溫幫助,汗液會使它更透亮。因為人的汗液里含有鹽分、揮發性脂肪酸及尿素等,可使籽玉和古玉表面脫胎換骨,愈來愈溫潤。

定期查掛繩防丟失

和田玉保養要儘可能避免灰塵,如果表面有灰塵的話,擦拭時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擦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玉戴的時間久了會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的表面或者雕刻縫隙里,可以用軟毛刷進行清潔。也可以用溫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沖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

和田玉佩、掛件不用時要放妥,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若是高檔和田玉首飾,切勿放在櫃面上,以免積塵垢影響透亮度。

為了防止和田玉被割傷、磨花,和田玉飾品一般不會配以黃金、白金鍊,而是繫繩,因此要注意繫繩是否牢固,每一二年要更換繫繩,防止丟失。

項鍊保養

避免與香水接觸。很多愛美的女性不僅喜歡佩戴各式飾品,同時也在身上噴灑香水,這裡告訴大家,新玉最好不要和香水接觸,香水會使和田玉外層受損,影響其原有的鮮艷度。羊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則容易變成淡黃色,不再純白如脂。

避免與硬物碰撞:和田玉硬度雖高,但是內部容易受到損害,大部分的裂紋產生於內部,肉眼不可見,長此以往,受到的撞擊多了,暗紋也會成為明裂。

戴時切勿劇烈運動,和田玉接觸過多汗液,易由白變黃,汗液、油脂,都會對和田玉的分子結構進行破壞,導致變色、損害。每日晚上睡覺前也最好將項鍊摘下置於通風乾燥處。

避免灰塵接觸。和田玉表面有灰塵的話,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器表面,應溫水沖淨,嚴重者可以交由出售、出產廠家專業清洗,切不能濫用化學製劑進行清洗。

修復

和田玉在佩帶、保養、收藏、展示、運輸的過程中難免碰撞損傷,如不慎出現上述情況,就需要對和田玉進行修復。立金珠寶和田玉從事玉器行業經營多年,結合曆代玉雕藝人在收藏玉器中,總結出和田玉修復的五大方法。現將這五種常用的和田玉修複方法介紹如下:

一、重新修整

以掩飾、彌補和田玉破損為前提的重新創作。這種方法有“去高補低”、“去肥補瘦”、 “以壞補壞”、 “以破補破”等絕技。在當今玉雕業套用很廣。

典雅之心 新疆和田籽玉金鑲玉典雅之心 新疆和田籽玉金鑲玉

二、金玉鑲嵌

這是一種傳統工藝,被巧妙地運用到玉器的修復,例如和田白玉手鐲,原本是光潔潤圓的整體,只有被撞碰折斷才會出現圓環上這一段金箍。有些損傷的白玉飾品經過鑲嵌,甚至可以達到不露一絲缺陷,更加完美精緻的程度,不得不佩服中國的“玉匠”。

三、斷合粘合

操作過程是:先將裂面清洗乾淨,再用高效粘合劑均勻地塗於其上,然後細心地對準原來的部位,用力粘合,擠出裂口的粘合劑,再用丙酮擦除。粘合劑凝固的過程中,最好用膠帶固定,或以重物壓住,以免錯位。

四、缺處添補

方法有二:一是填補。一般都用合成樹脂摻滑石粉,塗於缺失部位,以雕刻方式修飾。為了使修補部位的顏色與其周圍玉器的顏色相一致,先要用修復玉器的同種、同色原材料研磨成粉末,如青玉、碧玉、青白玉等;也有用相同色的顏料調於填料中,然後再填補。二是新補,其方法是重新製造一個與玉器殘缺部位一樣的“零件”。用合成樹脂、滑石粉補劑或者科學的替代劑,翻模鑄出或用高溫吹氧銜接的辦法,銜接到缺失的部位。

五、一分為二

有些玉器碰壞後,雕刻師總是根據其破損情況,剖析它原來的造型,經過構思,然後在原件基礎上巧妙分割,一為二,把原來的雕件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獨立和關聯的小件。這樣的修復,因為一般不作大的捨棄,所以養活或彌補了原來的損失。修復後的玉器價值,有時不遜於原件。

和田玉修復的過程中,多數會用到粘合劑。為確保玉器修復後的時效和質量,粘合劑必須達到如下要求:

(1)粘合劑的折射率應和寶玉石的折射率相接近;

(2)透明度好,清潔度高,顏色和寶玉石相同或相近;

(3)粘合劑固化時收縮係數或熱膨脹係數小,固化後沒有殘餘應力;

(4)為防止修復後出現脫落遺失可能給佩帶、收藏者帶來損失,粘合後一定要有很高的機械強度和適宜的韌性;

(5) 白玉具有收藏屬性,可能代代相傳,所以要求粘結層化學性質穩定,長期存放不變質、不變色,不產生“色”和“析晶”現象;

(6)粘接方便,對人體無害。

以上和田玉修復的五大方法同樣適用於翡翠積其它玉器的修復。 和田玉屬於高檔收藏品,好東西能夠傳世,天珂堂和田玉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儘可能的保管好玉器,避免外力碰撞、跌落,這樣也就避免了重新修復和田玉,因而增值的可能性才最大。

盤養

一、避免與硬物碰撞

和田玉的硬度其實很高,有很多佩玉的人,在磕碰了和田玉後,常會竊喜的發現自己的和田玉毫髮無傷。殊不知和田玉一旦受了碰撞便容易開裂,有時肉眼雖然看不出,其實玉內部的分子結構已受到了破壞,產生了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了它的完美程度和經濟價值。
二、儘可能避免灰塵。
玉器表面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器表面,應以溫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沖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如果是雕刻十分精緻的玉器,灰塵長期未得到清除,則可請生產玉器的專業工廠、公司清洗和保養。
三、分門別類把玩,少與香水等化妝品接觸。
籽玉和古玉接觸汗液、油脂後,會變得格外透亮瑩潤,所以不妨多多把玩,使之加速蛻變。但要注意的是,這一點並不適用於新玉器。
新玉器若接觸太多的汗液,外層就會受損,以致影響其原有的色澤,其中尤以羊脂白玉雕琢的器物為最。羊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就容易變成淡黃色,失去原先白如羊脂的色澤。因此對於新玉器,只宜貼身佩戴,不可故意以汗手、油手磨蹭、把玩。
四、佩掛件不用時要安放妥當。
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高檔和田玉首飾,更要儘量避免隨意擺放,以免落滿塵垢,影響透亮度。
五、以乾淨、柔軟的白布清潔,慎用染色布或纖維質硬的布料。
擦拭和田玉首飾,只宜使用乾淨的白布,時常清潔油脂、塵埃、雜質、濕氣或汗液有助於保養和維持和田玉的原質。
六、和田玉玉器所處的環境要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
在常溫下保存和田玉,不可過冷過熱過乾,否則會對和田玉造成傷害,甚至影響到它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古董

古董是指古人所留下來的珍奇物品。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古董有陶瓷、玉器等。陶瓷的傳統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產玉國,不僅開採歷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極廣,蘊量豐富。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這些古董吧!

中國名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