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滎陽娘娘寨遺址

在娘娘寨遺址內城外有條寬48米的護城河,圍繞內城一周。 娘娘寨遺址發現的陶窯較少,集中分布於內城東北部,有西周和戰國時期之分。 娘娘寨遺址出土石器較少,主要為石鏟、石刀等,其時代跨西周和春秋戰國幾個時期。

娘娘寨遺址位於鄭州市滎陽市豫龍鎮寨楊村西北,地理坐標N34°49.908′,E:113°25.830′,海拔122米。遺址西北索河環繞而過,南部為龍泉寺沖溝。遺址現仍保留一個高出周圍地表約4米、250米見方的台地,該台地隔河與前袁垌、寨河而望,傳說為北朝時一個叫武威娘娘的軍寨,娘娘寨因此得名。寨牆基本上保存較好,部分牆體經過夯打,夯層明顯。在夯層中見到有大量兩周時期的陶片,斷面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遺蹟現象。

娘娘寨遺址是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04年8月份配合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文物點調查覆核時新發現的西周至戰國時期的古城址。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當時對其進行了試掘,發現該遺址文化層堆積較厚,為1-5米,保存有兩周時期夯土城牆。

2004年底至2005年初,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其進行了初步考古調查及鑽探,當時調查遺址範圍為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500米,總面積逾50萬平方米,南水北調乾渠占壓10萬平方米。同時,經鑽探發現該城址外有一寬近50米的護城河,該護城河最深處達8米,加上城址土台高度可達12米,繞城址一周。娘娘寨遺址是一個有重大考古價值的古城址,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因其文化層堆積較厚,南水北調乾渠占壓面積較大,文化內涵重要,被列入南水北調乾渠先期發掘的文物點之一。

2008年6月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對娘娘寨遺址城牆、夯土基址等進行重點解剖的同時,組織數十位探工對娘娘寨遺址進行了詳細的勘探。經勘探娘娘寨遺址發現有外城牆和護城河,城址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內城內發現有城門、夯土基址、道路、陶窯等作坊遺蹟等。目前,發掘勘探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2005年至今,娘娘寨遺址已發掘面積近15000平方米,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目前共清理各類遺蹟1600多個,遺蹟主要有城牆、城門、房址、夯土基址、墓葬、道路、排水設施、陶窯、灰坑、水井、灰溝、土灶等。出土遺物多為陶器,還有石器、骨器、蚌器、小型銅玉器以及鹿角等許多動物骨骼等。

1、遺蹟

(1)外城牆、外城壕

娘娘寨遺址發掘伊始,我們便認為其存在外城,但一直沒有發現,2008年6月起,我們對娘娘寨遺址外圍進行了大範圍的勘探,經勘探,發現娘娘寨遺址外城牆。因娘娘寨遺址內城西、北部為索河,外城主要分布於內城的東、南部,外城東牆距內城東牆約700米,現存寬約7-9米;外城南牆距內城南牆約600米,現存寬度為2-8米不等;南牆往西進入龍泉寺沖溝和索河,東牆北與索河相接,這樣,娘娘寨外城東南兩面城牆和龍泉寺沖溝、索河一起形成封閉的城圈。勘探娘娘寨外城發現有外城壕,外城壕僅在南城牆外發現,寬約20米,深6米。因東牆外有一條寬40米的近代沖溝,城壕應被該沖溝破壞殆盡。此外,在南城牆內側,發現有一條與城牆平行的道路,道路寬4-5米,殘存長度為240米;另一條道路通往外城東牆中部,寬4-5米,殘長210米。受現代建築和農民取土影響,外城牆破壞較嚴重,外城門目前尚未發現。我們對外城東、南城牆分別做了解剖,發現兩面城牆結構相同,均是先挖基槽再築牆,基槽寬5約米,牆體出地表加寬。根據解剖,發現外城牆分兩次修建,第二次修建是在第一次建築的基礎上進行加寬,解剖確認外城牆始建年代為春秋時期,戰國時期對城牆進行擴建,外城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使用。

(2)內城牆、城門、內城壕

娘娘寨遺址現保存有高出周圍約4米的土台,該土台實為娘娘寨遺址的內城城垣,內城文化層保存較厚,分布有眾多的遺蹟,是該遺址的核心部位。內城目前尚保存有部分殘城牆,東西兩面城牆因取土破壞嚴重,南北兩面城牆稍好。根據現有跡象可以看出內城平面為圓角方形,面積不大,約為8萬平方米。我們對南北兩面城牆分別做了解剖,經解剖,南北城牆牆體結構基本相同,夯土牆夯層明顯,夯層厚8-10厘米,圜底夯窩非常清晰,不過南城牆上部破壞嚴重,僅殘存牆基。北城牆從夯土的土質土色、包含物及夯築結構看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北城牆下部被春秋早期的灰坑打破,下部城牆內的包含物均不晚於西周晚期,同時北城牆疊壓有西周中晚期的遺蹟。因此,我們判斷內城牆年代上限為西周晚期,下限為春秋早期,結合城牆夯土自身的結構特點,內城牆始建年代應為西周晚期。北城牆上部為東周時期擴建的城牆。此外,經勘探,在內城四面城牆中部均發現有缺口,我們對西、南、北三面進行了解剖,在東城牆缺口處也做了一個剖面。根據解剖情況,可以確認缺口為內城城門所在。南城門寬4.5米,其上被晚期坑打破,周圍尚分布有城門奠基石。城門與城內的南北向道路(L1)相通;在城門內側發現有一組陶水管道,陶水管道口端較高,另一端通向一深井,根據陶水管道自身的結構分析,其功用為蓄水。北城牆缺口處為一唐宋時期的大灰坑,其位置正處於城內南北向道路的北端,此處應為內城北門。西城門保存較好,城門上部為唐宋時期的夯土,下部為城牆和城門缺口,西城門寬約4米,城門缺口處有兩層路土,上層道路為城內東西向的道路( L2),下層道路(L3)為該城門最早使用的道路,路面上散存有西周晚期的陶片。西城門下壓有西周中晚期的一條灰溝。在西城門內側,為一直徑約10米,深4米的圓形祭祀坑。東城門的結構和西城門結構相同。

在娘娘寨遺址內城外有條寬48米的護城河,圍繞內城一周。我們在西、南部做了兩條解剖溝對其進行了解剖。解剖發現該護城河寬48米、深8米,兩條解剖溝結構完全相同。該護城河上部坡度較緩,下部為一寬約4米、深約3米的陡直的河底。護城河內填土均為淤土層,包含物較少,上部淤土中可見東周時期遺物,底部淤土中包含物較少,為西周晚期器物殘片以及動物骨骼等,護城河在兩周時期均使用。

(3)夯土基址

娘娘寨遺址目前共發現8處夯土基址,編號F2-9。其中F2、F3 、F4、 F5、 F7 、F8位於內城中部,這些夯土基址組成一組龐大的建築群體。F6位於西城門內側北部,F9位於內城東南部。夯土基址均破壞嚴重,均殘存夯土台基部分,牆體多不復存在,部分建築還存有柱洞殘跡。夯土基址一般分上下兩層,上部建築時代多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下層建築破壞嚴重,僅殘存根基部分,經解剖,下層建築時代為西周晚期。東周時期的建築均在西周時期建築的基礎上建築而成。目前,娘娘寨城址所發現的夯土基址仍在進一步發掘中,其具體面貌有待於進一步揭露。

(4)道路

娘娘寨遺址內城目前共發現3條道路,其中南北向道路1條,編號L1,L1兩端通向南北城門,寬3-4米;東西向道路2條,編號L2、L3,L2、 L3寬3-5米,L2部分疊壓L3,這兩條道路均通向東西城門。其中L1、L3為西周晚至春秋早期時的城內道路,L2為戰國時期城內道路。

(5)灰坑

娘娘寨遺址發掘的灰坑極為豐富,目前共發掘灰坑1500多個,灰坑形狀不一,有圓形、橢圓形、方形、不規則形等,其用途有生活垃圾坑、窖藏坑、祭祀坑等。其中H808為一祭祀坑,位於西城門內側,圓形,直徑約10米,深4米,壁近直略內收。坑內填有5具完整的馬骨架、4個人骨架以及1具豬骨架。分兩層埋葬,上層3匹馬3個人,下層2匹馬1個人。在祭祀坑東、北部,發現有建築跡象(很多奠基石和大面積夯土面),應為建築祭祀坑,該祭祀坑打破L3,時代為戰國早期。此外,在夯土基址北部,發現並排有3個直徑約5米、深4米的直壁平底的深坑,底部加固,坑壁有工具加工痕跡,底部出有糧食顆粒,推測應作糧倉用。

(6)墓葬

娘娘寨遺址現發掘的墓葬較少,至目前,共發現墓葬33座。時代有西周墓和戰國墓。其中西周晚期墓葬10座,其餘均為戰國墓。部分西周晚期墓出有隨葬品。M9,位於IT0605中部,開口第④層下,打破生土。方向170度,寬1.4米,長2米,進深1.7米。仰身直肢葬,有棺有槨,有壁龕,壁龕內隨葬有4件陶器,組合為鬲、豆、壺、盆(盂),為西周晚期。 M11,位於IT0305西部,開口第④層下,打破生土。方向90度,寬1.2米,長1.9米。仰身直肢葬,有棺有槨,無壁龕,在其頭部右側隨葬一陶罐。此外,M13出土有十餘件小型西周晚期玉器。娘娘寨遺址所發掘的西周墓葬均有殉狗的腰坑,為商人葬俗,因此,墓葬族屬為商遺民。

(7)水井

娘娘寨遺址發現的水井較多,一般為圓形和方形,部分為長方形,水井一般深達10米,反映了當時人們掌握了非常先進的鑿井技術。水井內壁均有兩排對稱的腳窩,底部為淤土,部分井內出有汲水用的陶罐以及溺水的動物殘骸。

(8)陶窯

娘娘寨遺址發現的陶窯較少,集中分布於內城東北部,有西周和戰國時期之分。推測此處應為城址作坊區。

2、遺物

娘娘寨遺址出土遺物非常豐富,遺物有陶、石、骨、蚌、銅、玉器等。其中以陶器為主,陶器極為豐富。

(1)陶器

娘娘寨遺址出土陶器有泥質和夾砂之分,多為灰陶,有少量紅褐陶。紋飾以繩紋、旋紋、弦紋、附加堆紋為主,有相當多的素麵陶。器型有鬲、罐、豆、盆、碗、甑等。其時代跨龍山、二里頭文化、西周、春秋、戰國幾個時期,尤以西周和東周時期居多。娘娘寨遺址還出有仰韶時期彩陶片,不過發現較少。河南龍山文化遺物出土陶器較多,集中在G2中,可辨器型有碗、盆、罐、斝等。二里頭文化陶器發現較少,器型為罐、盆、鼎等。西周遺物有西周早期的鬲、罐,西周中晚期的鬲、壺、豆、簋、罐、盆等。春秋戰國時期陶器十分豐富,多為鬲、罐、豆、盆、甑等。

(2)石器

娘娘寨遺址出土石器較少,主要為石鏟、石刀等,其時代跨西周和春秋戰國幾個時期。

(3)骨器

娘娘寨遺址出土骨器較多,種類有骨針、骨簪、骨鑿、骨鏃等,此外有卜骨、鹿角以及用鹿角加工的角錘。

(4)蚌器

娘娘寨遺址發現較多蚌器,種類有蚌刀、蚌鐮、蚌鋸等。其中蚌鋸較為精緻。

(5)銅、玉器

娘娘寨遺址發現的銅器、玉器較少,銅器主要為小型的銅刀、銅箭鏃等。其中銅刀為西周時期,銅鏃為戰國時期。玉器發現較少。

娘娘寨遺址從目前發掘情況來看,其文化遺存大的分期可分為五期,即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西周、春秋、戰國。其中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太少,不可再細分;二里頭文化遺存發現較少,為二里頭文化晚期。娘娘寨遺址西周文化地層被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存破壞殆盡,基本不見,多以坑狀和墓葬等單位遺蹟為主,從所出遺物特徵來看,傳統的西周文化早、中、晚三期均有,器物組合為鬲、罐、豆、盆、簋、瓮等;其中西周早期遺存較少,遺物特徵為早期偏晚;西周中晚期遺存相對較多。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單位遺蹟中大多發現有西周時期遺物,說明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在此活動太為頻繁,將西周時期文化遺存擾亂,此次發掘發現有較多的銅箭鏃,即說明當時此地經常發生戰爭。娘娘寨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戰國時期陶器,為該時期文化分期提供了大量實物,從器物特徵來看,可細分為春秋早、中、晚和戰國早、中、晚幾個時期。

經過發掘和勘探,娘娘寨遺址是一座兩周時期的古城址,其平面近方形,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其總體布局是內外城相配置,內外城牆外均設有護城河;其中內城為宮城,外城為其外廓城,內城內分布有“十”字形主幹道,內城居中為宮殿區,內城東北部為作坊區,西北為一般居住區。內城在四面城牆中部設有城門,城門與城內道路相通。在宮殿區與作坊區之間為倉儲區。在城內散布有水井等取水設施。內城雖小,完全具備宮城應有的功能。內城始建於西周晚期,沿用至戰國時期。西周時期,鑒於當時的人力物力,娘娘寨城址規模較小。娘娘寨遺址外城時代晚於內城,內外城在戰國時期同時使用,戰國時期內城內分布有大面積的宮殿遺蹟,當時內城仍行使宮城的功能,二者為一體的內外城結構配置。關於娘娘寨城址墓地,目前正在做這方面的勘探工作。

娘娘寨城址的發掘收穫具有重要的意義。西周時期,鄭州地區的封國林立,而目前能夠確認的西周城址還沒有一座,而娘娘寨城址的發掘,證明其為西周時期的古城址,娘娘寨城址應是在鄭州地區發現的第一座西周城址,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關於娘娘寨城址的性質,我們擬作以下探討:娘娘寨城址目前能夠確認為西周晚期城址,而在滎陽,能夠確認分封於此的西周封國為東虢國,而東虢國為西周初年封,為文王弟虢仲所封地,而娘娘寨西周城址在年代上和規模上與之相去甚遠,不應是東虢國故址。娘娘寨城址不是封國遺址,娘娘寨遺址早期城牆及下層建築以西周晚及春秋早期為主。考兩周之際發生於鄭洛地區最為著名的事件就是鄭桓公東遷,而桓公寄孥又是最為玄解之事。我們認為娘娘寨城址與鄭桓公東遷之桓公寄孥有很大關係。《史記·鄭世家》:“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鄭。封三十三歲,百姓皆遍愛之。幽王以為司徒。……為司徒一歲,幽王以褒後故,王室治多邪,諸侯或畔之。於是桓公問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對曰:‘獨洛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對曰:‘地近虢鄶,虢、鄶之君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為司徒,民皆愛公,公誠請居之,虢、鄶之君見公方用事,輕分公地。公誠居之,虢、鄶之民皆公之民也。’……,於是卒言王,東徙其民洛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在鄭桓公東遷中,《國語·鄭語》載史伯講:其濟、洛、河、穎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因此,虢、鄶不可能將自己的立國之地——國都獻給鄭桓公,也不可能將自己國都周圍的城邑獻出,而只能是將邊境的城邑獻出。可見為躲避幽王廢太子宜臼後引發的申侯等與王室矛盾,鄭桓公利用司徒掌控成周土地財政人民之職,巧取豪奪鄶、東虢十小邑。在其東遷事件中,桓公寄孥是其在時局動亂中偷安求生存,謀國武長略的一大陰謀。娘娘寨遺址的發現與發掘為探尋這一段歷史提供了重大線索。目前娘娘寨遺址在地理位置和時代上與鄭桓公東遷其民之事相和,如推測無誤,娘娘寨城址當為鄭桓公東遷其民之寄孥地。果如此,娘娘寨城址對探討東虢國始封地位置也具有重要價值。此外桓公寄孥之地在鄶、東虢這兩個子男小國的十個小邑上,規模不大,鄭國建立後,由於鄭處於晉楚秦等大國夾縫中,戰亂頻仍,其寄孥地作為軍事重地延續時間應較長。娘娘寨城址在東周時期仍然沿用,這對探討鄭國經營東虢國舊地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張松林 張家強 黃富成)

http://www.ccrnews.com.cn/100027/100028/100034/22501.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