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規律

永恆的規律是報社主編、作家諾達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頓巴澤所作的一部小說。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永恆的規律

創作年代:現代

作者:諾達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頓巴澤

作品體裁:小說

內容概要

報社主編、著名作家、蘇維埃代表巴恰納·拉未什維里因患心肌梗塞住院治療。住院時,他在床上靜靜地回憶、分析和評價自己的一生。15歲那年他因無錢醫治肺結核,被爺爺送到牧場邊勞動邊治病。兇殘的逃兵、叛徒馬奴恰爾到處姦淫燒殺,鬧得人心惶惶,馬奴恰爾還劫持殺害了牧場主任格拉胡納。悲痛欲絕的巴恰納與馬奴恰爾狹路相逢,機智地擊斃了馬奴恰爾,為恩人格拉胡納報了仇。

17歲時,巴恰納愛上了流落到酒店當招待員的少女塔瑪拉,不久關於塔瑪拉的惡言穢語傳遍全鎮,人們交頭接耳,飛短流長地議論她。面對無賴、淫蕩的市儈,巴恰納挺身而出,伸張正義,挽回她的聲譽,他還把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贈給了她,送她離開這是非之地而遠走高飛。

瑪戈爾是維雷區最漂亮的姑娘,她容貌俊俏、體態勻稱,街坊鄰里都喜愛她。在她訂婚那天,一場前所未有的洪水淹死了她母親和親人。瑪戈爾嚇瘋了。但她依舊助人為樂,和小伙子們友好相處,最終因腹膜炎搶救不及而去世。為了這位善良的姑娘,巴恰納不顧即將來臨的大學考試,和維雷區的小伙子們一起為她送殯。在討論接受巴恰納入黨的會議上,當問及他為什麼要入黨時,巴恰納直言不諱:“我想使黨內儘可能多一些誠實的人!”當書記宣布同意接受巴恰納為蘇共預備黨員的同志舉手時,巴恰納和黨員們一起舉了手。面對一貫營私舞弊、淫逸放蕩、胡作非為而又有恃無恐的皮革製件聯合工廠經理馬格拉佩里澤的威脅利誘,巴恰納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崇高品質。當達拉赫維里澤這個以乾草冒充菸草,貪污數以百萬計的採購員,假冒巴恰納的遠親,到醫院塞給巴恰納一張150萬盧布的存摺,求他在黨委會討論處理前,為其說情開脫時,巴恰納義憤填膺,抓起陶瓷便壺,猛砸達抗赫維里澤的腦袋。

巴恰納不但為人處世坦誠直率,對待愛情也從不掩掩飾飾。一個冬天的夜晚,巴恰納冒著鵝毛大雪在公園緩緩漫步,冷不防和瑪依雅撞了個滿懷,兩人一見鍾情。他們毫不掩飾相互眷戀之情,熱烈相愛了3年,就在他們訂婚之後,馬格拉佩里澤給巴恰納寫了一封匿名信,卑鄙無恥地對瑪依雅進行誹謗污衊,當瑪依雅看到此信後,憤然離開巴恰納而去,從此兩人再也沒有相見。但是,當巴恰納住院以後,瑪依雅每天到醫院打聽他的病情,並囑咐護士,巴恰納出院時將一封信交給他。信中她向他傾訴了自己不幸的經歷和對巴恰納純真的愛。巴恰納終於悟出了一條“永恆的規律”,這就是:“人的靈魂比他的肉體重一百倍,它重到一個人難以承受,因此,人活著,我們就要盡力互相幫助,盡力使彼此的靈魂不朽:由您及我,由我及彼,由彼及遠,以至無窮,為了讓人的死亡不致使我們在生活中陷於孤獨。”人若不去實現這條永恆的規律,就是雖生猶死。小說以巴恰納去茫茫的人海中尋找瑪依雅結束。

作品賞析

巴恰納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獻身革命事業的精神。這些與他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經歷過尖銳的道德考驗息息相關。當馬格拉佩里澤威脅利誘,要巴恰納撤銷那篇揭露他醜行的小品文時,巴恰納斷然拒絕,斬釘截鐵地回答說:“就是上帝老子親自來也辦不到!”但巴恰納的內心生活有時也非常複雜緊張,甚至出現精神危機,但始終保持著心地純潔,經受種種磨難,進入心靈和諧的境地。他生活歷程坎坷曲拆,但在任何困苦的情況下,都能從堅定的政治信念中得到堅持鬥爭的力量。入黨前區委找他談話,問及父母遭鎮壓後又被平反恢復名譽,他的感受如何時,巴恰納說:“找知道,歷史悖逆層出,人們難免要犯錯誤,隨後他們會改正自己的錯誤。也有些人直到他們離開人世,還堅持他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那些使我蒙受了苦痛的人,他們要負完全的責任,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存在了……我沒有權利去進行報復。相反,我必須和他們站到一起,至少是為了不再重犯這類錯誤。何況,我是相信他們的事業的,我把它看作自己的事業。”在革命事業面前,他拋棄了個人的恩思怨怨。評論界認為巴恰納是當代前蘇聯文學中精神境界高尚、道德情操完美的文學典型之一。

《永恆的規律》的成功之處,還在於把道德題材寫活了。前蘇聯評淪界一致認為頓巴澤是一位擅長寫倫理道德題材的作家。他在刻畫人物時,不滿足於揭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含意,而是力圖探討精神生活中永恆的道德問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前蘇聯有不少道德題材的作品,有著強烈的批判傾向,批判的矛頭常常對準日常生活中違背社會主義原則(包括消費主義心理、個人主義虛無主義、言行不一),輕視社會主義民主原則,不尊重人民,不尊重歷史,對文化傳統不負責任,以及抖技革命中的消極現象。而頓巴澤在《永恆的規律》中又把道德題材提高一步,在歷史進程的背景之下,得出了人的價值在於只有永無休止地幫助他人,人的靈魂才能不朽的結論。頓巴澤的這個觀點,貫穿全書,成為一條主線。他將主人公巴恰納描寫成崇高道德理想和道德規範的體現者,甚至成了當代的騎士。作者毫不隱晦地說,拋開騎士精神,便無法理解這個形象。這方面的描寫在小說中比比皆是。例如,少年巴恰納送走戀人塔瑪拉回到酒店後,為了要民警岑捷拉澤承認污衊了清白的塔瑪拉,巴恰納拔起插在櫃檯上的刀子;當岑捷拉澤拔出手槍威脅著朝巴恰納走去時,他一面喊道:“你是個小丑,小丑!你拿手槍嚇唬我,呸!”一面便迎上前去。又如他青年時代的朋友,大學的同窗楚拉澤被控有敲詐勒索受賄罪,在討論如何處理楚拉澤的會議上,巴恰納強壓著自己的激動心情說:“對於事先防止行賄,或者抓獲罪犯,您認為哪一種好呢?”審理案件的內務部工作人員責問巴恰納:“我不理解,您為什麼要庇護一個貪污的職工?”“我不維護他,誰來維護他呢?即使楚拉澤有罪,您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儘管巴恰納堅信,內務部應在事先揭露可能發生的罪行,予以挽救,而不應誘騙,但他最終願意承擔全部責任。一個有高度正義感,又敢說敢為的無私無畏的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永恆的規律》第三個成功之處,還在於頓巴澤在繼承前蘇聯文學傳統表現手法的同時,吸收了各種新的表現手法,甚至類似現代派的手法。頓巴澤充分利用思維逾時空性的特點,廣泛採用主人公的回憶、聯想、幻覺、想像等形式,將主人公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貫穿起來,並以此刻畫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顯示他們的精神狀態。《永恆的規律》全書共20章,以前4章為例,寫了搶救時巴恰納的幻覺,巴恰納回憶母親離去時的情景,巴恰納在病房中逐步恢復知覺時的恍惚境況,以及他對少年時代的回憶。

總之,這部小說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的特點還有許多,不同的讀者會有不盡相同的感受。

作者簡介

諾達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頓巴澤(1928—1984),前蘇聯著名作家。生於第比里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早年生活坎坷。9歲那年父母雙雙被捕入獄,父親一去無歸,母親在他成年後才獲釋。衛國戰爭爆發後,淪為孤兒的頓巴澤被迫流落鄉村。他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就飽嘗人世間的艱辛,目睹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深感前蘇聯勞動人民的善良、正直、勤勞、勇敢。這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頓巴澤1950年畢業於第比里斯大學經濟系,留校任教。後任雜誌編輯。生前曾任前蘇聯作協理事會書記、喬治亞作協理事會主席。頓巴澤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1958年出版第一部幽默短篇小說集《村童》。長篇小說《我、祖母、伊里柯和伊拉里昂》(1960年作,1967年獲列寧共青團獎金)和《我見到太陽》(1962),生動地描寫了衛國戰爭時期喬治亞的集體農莊生活。他還創作了描寫大學生生活的長篇小說《喜氣洋溢的夜晚》(1967),反映邊防軍生活的長篇小說《別害怕,媽媽!》(1971,獲1973年法捷耶夫銀質獎章),揭露破壞社會主義生活準則的長篇小說《白旗》(1973)以及中篇小說《明朗的夜》(1967)、《庫卡拉恰》(1981)等。長篇小說《永恆的規律》(1978)獲1980年列寧獎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