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據史籍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首遷城東,建成不足8年,毀於戰火。明洪武三年(1371年)改遷城南。明弘治三年(1490年)因避洪水三遷城北。嘉靖十三年(1534年),當時的縣令及紳士們認為廟地不吉利,曾議改遷到太平寺附近(今千秋嶺一帶),但因靠近南渭王文化教育而被阻止。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巡撫姜侑溪來縣巡視,第四次選定康莊宅地,離現廟址約10餘米處建廟,這次建成後約二百年未移址。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張獻忠部攻克永州時,文廟再次被毀。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舊址上重建。並於康熙八年(1669年)、雍正四年(1726年)兩次重修。乾隆四年(1739年)文廟第五次遷於千秋嶺上、太平寺側的南渭王府地,歷時36年。乾隆四十年(1775年)復遷到城東,原文廟左側高地,即現文廟地址。文廟在封建社會裡是一縣的最高學府,每年要在這裡舉行歲試和科試。歲試谷稱考秀才,科試是選送優等學生參加在省府舉行的會試。
規模
古文廟建築規模龐大。大成殿前面有三門,中間儀門,兩側戟門。儀門外有青雲橋,架於泮池之上,池外築有“宮牆”。大成殿後有“崇聖祠”,供奉孔子之父叔梁紇的牌位。大成殿左面是“明倫堂”,堂內豎有朱熹寫的“忠孝”、“廉潔”匾額。明倫堂下有兩個書房,一為“育才齋”,是兒童學習的地方;一為“興賢齋”,是舉人秀才的住處。右面是“鄉賢祠”,還有“名宦祠”、“孝子祠”、“節婦烈女祠”等建築,均毀於五十年代初期。文廟現存的建築有大成殿和東西兩廡,面積約700平方米。大成殿的神台上原來供大體上著木刻朱地金字“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兩側有四子配(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和十二哲(閔子、冉子、促、宰我、子貳、冉求、季路、子由、子夏、子張、有若、朱熹)的牌位。殿內垛柱上原掛有“德配天地”、“萬世師表”、“與天地參”、“聖神天縱”等匾額。大成殿兩側的東西兩廡稱“配享從祀”。“從祀”的“先賢先儒”牌位是朱底黑字。左側東廡在明朝以前供奉董仲舒、程灝等47人牌位。清道光年間增至65人。右側西廡在明朝以前供奉張載、程頤等47人牌位,清道光年間增至56人。民國時期及以前,每年農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縣內大小官吏和儒生,都要聚集文廟舉行祭典,行三跪九叩大禮,先孔子,後拜“四配”、“十二哲”和“崇聖祠”等。五十年代初,殿堂內外的牌位、匾額均被毀;兩廡曾改作零陵縣四中(永州市五中的前身)的學生宿舍,現在是芝山區文管所的辦公室及儲藏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