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姓

氏氏是一個非常古早的姓氏群體,總體上皆屬於字訛為氏,世代相傳至今,今人口非常稀少,僅在今陝西省的榆林市、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河北省的石家莊市三地有零星分布,以沂州為郡望。

基本信息

讀音

氏姓 氏姓

氏[氏,讀音作zhī(ㄓ),亦可讀作dǐ(ㄉㄧˇ),就是不可讀作shì(ㄕ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族序,出自上古姓氏家族側支排行為次者,屬於以官職稱謂字簡代為氏。所謂氏氏,屬於字訛簡代形成的姓氏,原本姓氏用字為“”或“”,古代原稱為“叔”或“叔”,源出上古姓氏家族之始,專指側支排行為次者,一般為原始部落中掌管姓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之稱謂,“古者,姓統族,族統”,被列為氏族內部的一種職官稱謂,後演變為掌管宗祠之流,類如長老。至於其後來被稱為“氏叔”,則是字訛的結果。在古代“”、“”二字讀音皆作zhī(ㄓ),與由“族→姓→→氏”的歷史演繹過程所分衍形成的氏系列部族密切關聯,時與“氏”字通假,因而訛之。

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叔氏”或“叔氏”,後以通假字“氏”簡代,稱氏叔氏,先秦時期即省文簡改為單姓氏氏,正確的姓氏讀音作zhī(ㄓ)。

本書按:在姓氏用字以及稱謂上,該姓氏之源出實際上不可稱“氏叔氏”,應稱“叔氏”或“叔氏”。特別要注意予以區別的是,家族側支,仍屬於嫡支世系,但非譜傳的主流支系,亦絕非庶支。傳統意義上譜傳的主支世系,並非一定是長子世系,因此,主、側的關係隨時會因為家族傳承者的地位變化而有所改變。實際上的這種改變的原因會有很多,但一般都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如區域戰爭、政治變革、自然災害、生理疾病等等,在家族歷史繁衍過程中,屬於非常多見的正常現象。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祖上為揚州句容(今江蘇鎮江句容)朱氏家族的側支,世代貧寒,其祖父朱初一不堪忍受當地大族豪強的欺壓,舉家遷至泗州盱眙(今江蘇淮安盱眙);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回(朱世珍)又是盱眙朱氏家族的側支,一生更是赤貧,在五十歲左右才遷至濠州鍾離(今安徽滁州鳳陽)。待朱元璋加入紅巾軍後,東拼西殺,逐漸平定諸多勢力、推翻大元帝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即著手大力抬升自己的家族地位,結果,朱元璋這一支就由揚州朱氏家族的側支,一躍變成為揚州→淮安→滁州朱氏一脈的主支了,這就屬於因政治變革導致的家族傳承關係上的主、側易位。

第二個淵源

源於妘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的邸國,屬於以國名改筆為氏。據著名的清朝學者顧東高所撰《大事年表》中記載:“邸國,妘姓,子爵,在今山東臨沂縣北十五里”。邸國只是一個小諸侯國,屢受周邊大國的強勢欺凌。在史籍《春秋·左傳·注 》中記載:“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 邾莊公曹穿(邾穿)侵滅邸國之後,不久即被宋國“懲罰”擊敗,之後邾國開始走下坡。到了周敬王姬丐二十五年(邾隱公曹益十四年,魯定公姬宋十五年,公元前495年),邾隱公在“拔地會盟”中表現不佳,在一旁觀禮的孔子的弟子子貢都認為邾隱公傲慢無禮,必將不得好死,甚至亡國滅族。由於邾隱公妄自尊大、傲慢無禮,於是在周敬王二十六年(邾隱公曹益十五年,魯定公姬宋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冬,魯定公便派大夫仲孫何忌率魯國大軍討伐邾國。魯國的軍事侵略一直持續到次年春季,魯定公又增派了季孫斯、叔孫州仇兩路大軍,準備一舉奪取邾國位於絞邑(今山東費縣)的大糧倉。面對更加強大的魯國大軍之洶湧侵略,邾隱公束手無策,最後只好屈辱求和,與魯國訂立了“句繹之盟”:邾國用大量賠款並割讓大片土地給魯國,以換取魯國的撤軍,這其中就有原邸國之地。但是,魯定公在戰後並未幫助那位可憐的邸子復國,而是乾脆就吞併了原來的邸國之地,使之成為魯國的一個邑地“邸城”,也就是以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南坊鎮的邸古城為中心的一帶地區。一直到了二百三十餘年後的戰國晚期,即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楚考烈王熊完七年,魯頃公姬讎十七年,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著名的春申君黃歇率楚軍滅了歷史悠久的魯國,其邸國故地又被併入楚國,改稱邸縣,其地住民以故國之名為姓氏,稱邸氏。這在史籍《姓苑》中有記載:邸為縣名,邸氏當以縣名為氏。

在春秋、戰國時期,“邸”、“”、“砥”三字可通假互用,而“”字又與“”、“氏”二字通假,因此邸國後人中有省文簡筆為氏者、更有改筆為砥氏、氐氏者,進而有訛筆為氏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仍然作dǐ(ㄉㄧˇ)。

遷徙分布

氏氏是一個非常古早的姓氏群體,總體上皆屬於字訛為氏,世代相傳至今,今人口非常稀少,僅在今陝西省的榆林市、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河北省的石家莊市三地有零星分布,以沂州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沂 州:今山東省臨沂市。臨沂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遠古文明。二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使用文字元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早在五千年以前,臨沂的人類就開始掌握了釀酒技術,使用砭石治病等。商朝時期,這塊土地上就豐存過郯、莒、費諸方國。周滅商後,魯國和齊國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要支柱,臨沂地域除分屬齊、魯等國外,見於《春秋》的還有顓、陽、向、莒、郯、根牟、於余丘、杞等國。春秋時期,臨沂地區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城鎮二十來個,是臨沂地區經濟文化發達的標誌。戰國時期,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併,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臨沂地域分別屬於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期,郡國並行。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三國時期,屬曹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時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時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國時期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時期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六縣一州。民國政府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分山東省為四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民國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撤銷。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對行政區划進行調整。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九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九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併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十三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十個縣市。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莊三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莊、河東三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九縣。

堂號

沂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啟陽堂、中丘堂、祝丘堂、東陽堂、武城堂、丘輿堂、次室堂、堂阜堂、紀障堂、鄢陵堂等。

歷史名人

氏 儀

(生卒年待考),字子羽,本姓氏,字訛為氏氏,後改名是儀;北海營陵人(今山東濰坊昌樂)。著名三國時期孫吳國大臣,是氏鼻祖之一。氏儀初為一個小縣吏,後在北海郡為吏。當年北海太守孔融曾經對氏儀開玩笑,說:“氏字是‘民’字‘無上’,可改為‘是’”。於是,氏儀因此就真的就改稱“是”氏,遂稱“是儀”。氏儀曾一度依附於漢高祖劉邦之孫齊孝王劉將閭的直系親族、揚州刺史劉繇,避亂於江東。後來氏儀遷徙到會稽(今浙江紹興)。當時孫權正好承攝大業,欣賞氏儀的文章才華,特徵其為官。從此,氏儀成為孫權的親信,與胡綜、徐詳三人專典軍國密事,拜騎都尉。三國初期,孫權屬下大將呂蒙為了奪回被劉備霸占的荊州,準備襲擊荊州守將關羽,孫權因此有些遲疑,便向氏儀徵求意見。氏儀則認為呂蒙的主意不錯,勸孫權從之。後氏儀跟從呂蒙成功地擊敗關羽,奪得荊州,因功拜忠義校尉。當時氏儀陳謝,孫權則豪爽地說:“孤雖非趙簡子,卿安得不自屈為周舍邪?” 孫吳政權既定荊州,立都武昌,拜氏儀為裨將軍,後封都亭侯,守侍中。孫權一直要將兵權授予氏儀,但氏儀其人極有自知之明,認為自己非帥材,固辭不受。孫吳黃武中期(公元226年左右),孫權派遣氏儀到皖地(今安徽)引誘曹魏政權的陳留太守劉邵,發動了北伐戰役,由誘引劉邵曹操屬下大將曹休。曹休果率兵馬前來,氏儀揮軍大破之,功遷偏將軍,入闕省尚書事,外總平諸官,兼領辭訟。後來,孫權又令氏儀督導諸大臣勤於書學。後孫權大駕東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太子孫登留鎮武昌,孫權特意留下氏儀輔佐太子。太子一直對氏儀非常尊敬,每事皆先向氏儀諮詢,然後施行。後進封都鄉侯。再後隨從太子回到建業,復拜侍中、中執法,平諸官事、領辭訟如舊。不久,孫權的一個心腹、專門從事秘密督察的典校郎呂壹誣污衊江夏太守刁嘉出言不遜、誹謗國政,孫權因此大怒,將刁嘉下了大獄,並追查同黨,一時之間鬧得人心惶惶。由於大臣們皆畏懼呂壹,因此紛紛都附和著說的確聽到了刁嘉誹謗國政的話,而在當時,只有氏儀獨自回答從無所聞。孫權生氣,很嚴厲地詢問氏儀,周圍大臣們都為之屏息。氏儀坦然地回答:“今刀鋸已在臣頸,臣何敢為嘉隱諱,自取夷滅,為不忠之鬼!顧以聞知當有本末。”據實答問,辭不傾移。孫權聽後大為感嘆,遂舍之,不但不怪罪氏儀,而且連刁嘉也因此得免無罪。在蜀漢政權丞相諸葛亮病逝的訊息傳來後,孫權垂心西州,派遣氏儀出使蜀漢,申固盟好。氏儀圓滿完成了使命,後拜尚書僕射。在南、魯二宮初立之時,氏儀以尚書職領魯王太傅。後來氏儀嫌二宮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竊以魯王天挺懿德,兼資文武,當今之宜,宜鎮四方,為國藩輔。宣揚德美,廣耀威靈,乃國家之良規,海內所瞻望。但臣言辭鄙野,不能究盡其意。愚以二宮宜有降殺,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書三四上。因此世人讚嘆其“氏儀為太傅盡忠,動輒規諫;事上勤,與人恭。” 氏儀一生勤儉,不治產業,不受施惠,為屋舍財足自容。當時,氏儀的鄰居中有起建大宅者,孫權外出望見,就問那起建豪華大室者是誰?左右回答:“好象是氏儀家。”孫權當即搖頭說:“氏儀歷來勤儉,肯定不是他。”旁人不信,下去一打聽,果然是別人家蓋的新房大宅。其見知信如此。氏儀在生活上服不精細,食不重膳,由於經常拯贍貧困,因此家無儲畜,清茶淡飯而已。孫權聞知後,突然親自跑到氏儀家求見其蔬飯,並親口嘗之後大為嘆息,即增俸賜,益田宅。但氏儀累次辭讓,辭不掉就以恩為戚。孫權為帝之後,身邊臣子們時時有所進達,使未嘗盲人之短。然而孫權也常責備氏儀以不言事,無是所非。氏儀巧妙地回答道:“聖主在上,臣下守職,懼於不稱,實不敢以愚管之畜,上乾天聽。” 氏儀一生從事國政長達數十年,未嘗有過。那位典校郎呂壹歷來好誣告其他將相大臣,還擅長連坐牽罪數人,卻唯獨無法污衊氏儀。孫權因此感慨道:“使人盡如氏儀,當安用科法為?” 氏儀後來年老寢疾,臨終前遺囑要“素棺、斂以時服、務從省約”。終年八十一歲。

氏叔琮

(公元?~904年待考),本為氐叔琮,訛稱氏叔琮;河南尉氏人。著名唐朝末期將領、後梁政權開國大將,氐叔氏、氐氏、氏叔氏、氏氏鼻祖之一,以幫替朱全忠弒君滅唐而聞名於史。氐叔琮,本姓氐氏,行三,因稱叔琮,“叔”是行三代稱,非其名字或姓氏。唐朝末期僖宗李儇中和年間(公元881~885年),氐叔琮應募為騎兵。最初,他效力於當時的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朱溫)的親腹將領龐師古麾下。因其壯勇沉毅,膽力過人,所以得到不斷提升。朱全忠曾與黃巢起義軍大戰於陳、許二州,氐叔琮在作戰中十分勇猛,功出諸校,因此朱全忠對他非常器重,自行伍間把他提升為後院馬軍都將,而氐叔琮因感激朱全忠的知遇之恩,亦終生唯其命是從。當時,朱全忠與其它藩鎮連年征戰,氐叔琮每次都身當矢石,奮不顧命,以累功升為指揮使、許州刺史和檢校右僕射。在朱全忠率軍進攻襄陽之時,氐叔琮曾一度作戰失利,結果被降為陽翟鎮遏使,但後來又因抵禦李克用的後晉軍有功,再升遷為曹州刺史。唐昭宗李曄天復元年(公元901年),朱全忠命氐叔琮領大軍攻拔澤、潞二州,氐叔琮乘勝引兵北掠太原,打了李克用一個措手不及,掠獲頗多,受到朱全忠的嘉獎。唐天復二年(公元902年),朱全忠屯軍於岐下,後晉軍乘機潛襲絳州。當時朱全忠前軍不利,而後晉軍恃勝攻臨汾,氐叔琮則率部嚴設備御,並于軍中選壯士二人,深目虬須,貌如沙陀者,令伏於襄陵縣牧馬道間。後晉軍見之不疑,二人因雜其間,伺隙各擒一人而歸。後晉軍將士大驚,且疑有伏兵,遂退據蒲縣。隨後,朱全忠命朱友寧帶兵數萬赴援,皆歸氐叔琮節制。氐叔琮認為後晉軍將退,潛師截其歸路,遇後晉軍游騎數百,盡殺之;接著攻其寨壘,拔之,斬獲萬餘眾,奪馬三百匹。朱全忠聽說後,大喜之下對謂左右人說:“殺蕃賊,破太原,非氏老不可!”氐叔琮乃長驅收復汾州,與後晉軍轉戰直抵并州。朱全忠稱其為“銳將”。回師後,氐叔琮以其功奏加檢校司空,自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李克用不敢以兵侵軼。按史書的記載,氐叔琮本人養士愛民,甚有能政。唐天復三年(公元903年),氐叔琮為鄜州留後,後領保大軍節度使、檢校司徒。當朱全忠強迫唐昭宗東遷時,就專門調氐叔琮為右龍虎統軍,以衛洛陽。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農曆8月,氐叔琮與朱友恭(李彥威,壽州人,成為朱全忠義子後改姓名)一同受朱全忠的密旨,在大內弒殺了唐昭宗。史書記載:氐叔琮、朱友恭等率兵上百人闖入宮內,殺唐昭宗之妃數人,唐昭宗聞訊,繞柱欲逃,仍被殺死。朱全忠得知唐昭宗被弒之後,假裝震驚,大哭說:“奴輩負我,令我受惡名於萬代。”隨即下令殺朱友恭。朱友恭臨刑前慘聲高呼:“賣我以塞大下之謗,如鬼神何!行事如此,望有後乎!” 朱全忠的親信顧廷范在一旁冷冷地說:“勉之,公行自及。”朱友恭死後,還其原姓名。而後朱全忠為了撇清自己,掩人耳目,先降氐叔琮為白州司戶(今廣西玉林博白),之後在農曆10月再逼迫氏叔琮在白州自盡了。

本書按:在隋、唐朝時期,以齒序排行為名字者甚多,例如眾所周知的唐高祖李叔德(李淵)、長平肅王李叔良(郇王李禕之子)、胡國公秦叔寶(秦瓊)、黃門侍郎陳叔達(陳子聰)、安南刺史梅叔鸞(梅玄成)、靈昌郡太守許叔冀、東川節度使王叔邕、深州諸道行營節度使杜叔良、太常少卿韋叔夏、京兆尹鄭叔則、尚書吏部員外郎鄭叔清、大學士許叔牙、太平教授潘叔度(潘景憲)、晉陵太守殷叔道、晉南平太守留叔先、御史蕭叔和、地理學家李叔布、金部員外郎蔡叔寶、洪州別駕王叔政、行軍司馬董叔經、醫學家徐叔向、內供奉竇叔向(竇遺直)、政治改革家王叔文……等等,以及這位右龍武統軍氏叔琮(氐叔琮),皆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