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根據托馬斯·洛布在1853年採集的標本,約瑟夫·道爾頓·胡克在他1873年的專著《豬籠草科》中正式描述了毛蓋豬籠草。
在隨後的幾年,毛蓋豬籠草出現於眾多著名植物學家的著作中,如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1882年)、奧多阿多·貝卡利(1886年)、恩斯特·溫施曼(ErnstWunschmann,1891年)、奧托·施塔普夫(1894年)、君特·貝克·馮·曼那哥塔-勒馳奈(1895年)、雅各布·海斯伯特·博爾拉吉(JacobGijsbertBoerlage,1900年)、埃爾默·德魯·梅里爾(1921年)和弗雷德里克·愛德(1925年)。
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1908年的專著中包含關於該物種的修訂描述與插圖。1914年,麥克法蘭在《林奈學會雜誌》(JournaloftheLinneanSociety)上寫過關於毛蓋豬籠草的文章。
1928年,B·H·丹瑟在他的開創性專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中提供了毛蓋豬籠草的植物學描述及拉丁描述。
已發現了兩個毛蓋豬籠草的變種:
Nepenthestentaculatavar.imberbisBecc.(1886)
Nepenthestentaculatavar.tomentosaMacf.(1908)
形態特徵
毛蓋豬籠草為藤本植物。莖呈圓柱形至三稜柱形,可長達3米,直徑可達5毫米。節間距可達10厘米。
毛蓋豬籠草的葉片無柄,呈披針形至橢圓形,可長達15厘米,寬至3厘米。葉片末端為渾圓至急尖,基部包住莖。中脈兩側的縱脈可多達4條。羽狀脈為不規則的網狀。籠蔓可長達15厘米。
毛蓋豬籠草的捕蟲籠都很小,高度一般很少超過15厘米。但一些較特殊的標本其捕蟲籠可高達30厘米,寬至8厘米。毛蓋豬籠草的下位籠的下三分之一為卵形,上部為圓柱形。上位籠通體為圓柱形。下位籠腹面具一對籠翼,上位籠的籠翼常退化為一對隆起。籠口一般為卵形,前部和基部呈尖狀,非常的傾斜。唇為圓柱形,可寬達5毫米。具小型的唇肋和細小的唇齒。籠蓋為卵形。通常情況下,籠蓋上表面有許多絲狀的附屬物,多集中於籠蓋的邊緣。[15]但某些變型完全缺失這個結構。
毛蓋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總花梗可長達15厘米,花序軸可長達10厘米。通常雌性花序要短於雄性花序。花梗少苞片,長達約為10毫米。萼片為橢圓形至披針形,可長達3毫米。
毛蓋豬籠草無毛被。
生態關係
毛蓋豬籠草廣泛的分布於婆羅洲和蘇拉威西。特別是在婆羅洲,幾乎每一座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上都存在著毛蓋豬籠草。其通常生長於海拔1200至2550米的地區。不過,在沙巴的司蘭山(MountSilam)和沙撈越的山都望山(MountSantubong)海拔740米以下的地區都可以發現毛蓋豬籠草,有時甚至低於400米。
毛蓋豬籠草的原生地通常為苔蘚森林,但也曾在山脊頂部植被中發現過。與其他豬籠草不同,毛蓋豬籠草不會附生,是純陸生的豬籠草。其通常生長於水苔中,可通過匍匐的地下莖無性繁殖。
根據2000年的瓶,毛蓋豬籠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保護狀況為瀕危。1997年,查爾斯·克拉克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標準作出的非正式評估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1995年,世界保護監測中心將毛蓋豬籠草列為“非瀕危的”。
相關物種
毛蓋豬籠草被歸入“鉤唇組(Hamatagroup)”中,其中還包括其他4種產自婆羅洲和蘇拉威西並與之具密切近緣關係的物種:無毛豬籠草(N.glabrata)、鉤唇豬籠草(N.hamata)、姆魯山豬籠草(N.muluensis)和毛律山豬籠草(N.murudensis)。
最容易與毛蓋豬籠草相混淆的要數姆魯山豬籠草。它們的下位籠幾乎完全相同,僅姆魯山豬籠草的籠口更圓。其攀援莖、生長環境和葉片也都非常相似,僅姆魯山豬籠草的葉片較窄。但它們的上位籠卻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姆魯山豬籠草上位籠的籠蓋通常為白色,籠口圓,且籠翼退化變小或消失。
毛蓋豬籠草也與毛律山豬籠草很相似,毛律山豬籠草常被描述為類似於巨型的毛蓋豬籠草。毛律山豬籠草與之區別在於,其籠蓋的上表面無絲狀的附屬物,各方面都更壯碩,並且花序和部分營養組織具有密集的毛被。然而沙撈越北部的大部分毛蓋豬籠草種群,其捕蟲籠的高度都可以超過20厘米,這在外觀上就非常接近於毛律山豬籠草。毛律山豬籠草的上位籠也與毛蓋豬籠草不同,其缺乏籠翼。雖然毛蓋豬籠草在這方面也存在著差異性,但毛律山地區的毛蓋豬籠草植株的上位籠通常都具有籠翼。
食肉植物(三)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