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img/3/086/nBnauM3XzATN2MzN3EzMzITO4ITMwIDOyIDOwADMwAzMxAzLxM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形態特徵
![高山捕蟲堇](/img/0/089/nBnauM3X3IzN5ETMwIzMzITO4ITMwIDOyIDOwADMwAzMxAzLyM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多年生食蟲草本,有短根狀莖。葉基生呈蓮座狀,脆嫩多汁,乾時膜質,葉子像花瓣一樣肥厚捲曲。花單生,花冠白色,距淡黃色,花期5-7月。每個花莖上都有一枚小棗核般光潔的果實,蒴果卵球形至橢圓球形,種子多數,長橢圓形,果實均為紅褐色,果期7-9月。
捕食方法
![.](/img/3/227/nBnauM3XxUzN5cDM5YTO5kTN4MTMwIDOyIDOwADMwAzMxAzL2k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高山捕蟲堇花朵艷麗,易於招引昆蟲,當飛來的昆蟲落到葉片上時,就會被粘液粘住。
當然被粘住的昆蟲不甘心束手就擒,它會拚命地掙扎,於是葉緣便向內捲曲,把它包裹在裡面而無法逃脫。
當捕蟲堇捕捉到獵物時,葉片上的無柄腺體就分泌出消化液進行消化。
消化液分泌的多少,不僅與時間有關,而且還與捕捉到的昆蟲大小有關。如果捕捉到的昆蟲較大,分泌出的消化液就較多。
如果捕捉到的昆蟲較小,分泌出的消化液也就較少。不僅如此,若分泌出的消化液用不完,還可以回收進去,所以說捕蟲堇已有一個初級的消化循環。
生長習性及分布
![分布圖](/img/a/749/nBnauM3XzYjN1EjN2IzMzITO4ITMwIDOyIDOwADMwAzMxAzLyM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生長在2100米至4500米的陰濕岩壁或高山杜鵑灌叢下。分布於中國陝西、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印度、錫金、俄羅斯也有分布。
陝西秦嶺發現“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高山捕蟲堇的發現者是陝西省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科科長黨高弟。他長期在秦嶺山中工作,從10年前就開始在野外尋覓高山捕蟲堇等奇花異果。2013年在一次在秦嶺南坡的陝西觀音山自然保護區進行科學考察,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一處山坡上意外發現了“食肉植物”——高山捕蟲堇,因此,證實了秦嶺存在食蟲植物的猜測。
食肉植物(三)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