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瓶子草

紫瓶子草

紫瓶子草(學名:Sarracenia purpure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瓶子草屬的食蟲植物里最矮小的品種,具有紫色的瓶子,瓶子很小,大約只有30厘米長,生長著偏向一側的花朵,顏色鮮艷,亞種和變種很多。形態和豬籠草的籠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誘的昆蟲失足掉落瓶中,瓶內的消化液會把昆蟲消化吸收。生長範圍幾乎遍布美國東海岸、大湖區和加拿大東南部,成為最常見且廣泛分布的瓶子植物。它也是唯一可以居住在冷溫帶的瓶子草屬植物。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開花中的紫瓶子草,紐芬蘭島開花中的紫瓶子草,紐芬蘭島

紫瓶子草(學名:Sarracenia purpurea)是瓶子草科瓶子草屬的食蟲植物里,最矮小的品種,具有紫色的瓶子和偏向一側的花朵。生長範圍幾乎遍布美國東海岸、大湖區加拿大東南部,成為最常見且廣泛分布的瓶子植物。它也是唯一可以居住在冷溫帶的瓶子草屬植物。

紫瓶子草同時也是加拿大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半島的省花。

就像其他瓶子草一樣,紫瓶子草主要由獵物來獲取養分。雖然誘捕獵物的機制被認為是沒有效率的作法,只有不到1%的獵物會掉進瓶子裡,但是卻常有栽培者觀察到,在溫暖的夏季時,瓶子很快就被獵物塞滿了。蒼蠅蚊子螞蟻蜘蛛、甚至於蛾類等獵物落入瓶中,被瓶底累積的雨水淹死,接著獵物被無脊椎動物群聚分解。瓶子草內的群集主要為北美瓶草蚊(Wyeomyia smithii)和Metriocnemus knabii兩種蚊子,其他還有原生生物和輪蟲,形成了底層的食物網,將獵物變碎、礦物化,使植物得以吸收養分。

植物形態

(圖)紫瓶子草,佛羅里達紫瓶子草,佛羅里達州

紫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從地下莖的生長點蓮座狀長出瓶子般的葉,葉子分為具補蟲功能的補蟲葉,以及無補蟲功能的劍形葉。補蟲葉的開口向上,面向中央,形狀是垂直管狀(也有瓶狀、喇叭狀),並從瓶子上方入口處延伸出一個蓋子,瓶口周圍通常有"唇",會分泌蜜糖和氣味,蓋子本身也會產生蜜糖,但是量較少。

紫瓶子草的瓶子很小,大約只有30cm長,長得矮矮胖胖的,有著厚厚的唇。不像其他直立的瓶子草,紫瓶子草它的蓋子沒有遮住瓶口,反而是豎起來,從側面看起來,唇的兩側就像有一對耳朵形狀的翼。通常紫瓶子草的蓋子我們不稱為lid(瓶蓋),而是稱為hood(無中文名詞,指像頭巾的瓶蓋...)。這些hood通常具有美麗的,樹枝狀的紋路,面向瓶口的一側覆有硬硬的毛。

命名史

(圖)紫瓶子草的花紫瓶子草的花

早在16世紀,法國植物學家洛貝爾(L'Obel)在他1576年發表的《植物新志》一書中附有小瓶子草的插圖。瓶子草首次出現在植物學文獻上,是由Carolus Clusius發表的,當時他得到瓶子草的部份乾燥標本,以Limonium peregrinum的名稱發表,事後證實是海豚瓶子草(S. purpurea subsp. purpurea),這個標本的來源已經無從得知,只知道在當時,的確有少數探險家曾在這個亞種的生長範圍內蒐集過植物標本。Cheek and Young認為,這個紫瓶子草的標本,最有可能的來源是卡蒂埃探險隊,於1534~1541年間,在現在魁北克的地區發現的。Clusius對這一個沒有花朵的脆弱標本充滿興趣,進行了長達60年的研究,但是他並沒有把瓶子草放到正確的分類底下,而是將紫瓶子草分類在相差甚遠的白花丹科補血草屬內。

(圖)標本標本

第一個使用Sarracenia這個名稱的是加拿大植物學之父──邁可薩拉辛(Michel Sarrazin),他曾於17世紀晚期將紫瓶子草送去給巴黎的植物學家──圖爾訥福爾(Joseph Pitton de Tournefort)進行分類。林奈後來在他的《植物種志》一書中也採用了這個名字,用在當時有名的紫瓶子草和黃瓶子草上。1773年,人工栽培的瓶子草首次成功開花。1793年,威廉巴特蘭(William Bartram)於書中提到他在美國東南部的旅行,發現很多昆蟲落入這種植物的瓶子裡,但是他很疑惑這樣做對植物有什麼好處。直到1887年,Dr. Joseph H. Melichamp證明了瓶子草屬植物的食蟲特性;1920年,J.S. Hepburn, E.Q. St. John 和 F.M. Jones 的研究再度證實了這個說法;1930年代,Dr. Edgar wherry 進一步調查這個物種,經由實驗室的研究,大幅提升對瓶子草的了解。近代也持續拓展瓶子草的研究,例如Dr. C. Ritchie Bell(1949-52)、 Dr. Donald E. Schnell(1970-2002)以及 Mr. Frederick W. Case (1970s,另外他也在2008年出版北美植物群一書)。

分類

(圖)已知最古老的一幅紫瓶子草插圖,1601年已知最古老的一幅紫瓶子草插圖,1601年

紫瓶子草主要分為南方的亞種──Sarracenia purpurea ssp. venosa;和北方的亞種──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purpurea(海豚瓶子草)。前者在紐澤西以南,可適應較溫暖的氣候;後者在紐澤西以北,需要經過冬眠。

原本被視為紫瓶子草變種的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venosa var. burkii已於1999年歸類成獨立的Sarracenia rosea(薔薇瓶子草)。下表是目前普遍接受的紫瓶子草分類:

(圖)紫瓶子草紫瓶子草

紫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purpurea)
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purpurea f. heterophylla
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purpurea f. ruplicola
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venosa
薔薇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venosa var. burkii)
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venosa var. burkii f. luteola
Sarracenia purpurea subsp. venosa var. montana

食肉植物(三)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弓形狸藻
附物狸藻
有角狸藻
安東狸藻
圓切捕蟲堇
可里馬捕蟲堇
藍白狸藻
白花狸藻
匍匐狸藻
丘基薩卡捕蟲堇
高冠捕蟲堇
南極洲捕蟲堇
托易布豬籠草
白花捕蟲堇
純真捕蟲堇
尖葉捕蟲堇
多摩利豬籠草
鳳梨食蟲榖精
扎克里豬籠草
似刃豬籠草
東巴豬籠草
堅韌豬籠草
撒迦捕蟲堇
維耶亞豬籠草
長毛捕蟲堇
異色捕蟲堇
苦草葉捕蟲堇
狸藻捕蟲堇
托爾頓捕蟲堇
高木氏捕蟲堇
沙氏捕蟲堇
圓花捕蟲堇
網紋捕蟲堇
立葉捕蟲堇
分枝捕蟲堇
迷你捕蟲堇
報春花捕蟲堇
波多西捕蟲堇
波爾蒂尼捕蟲堇
寬葉捕蟲堇
毛捕蟲堇
小葉捕蟲堇
蘭花捕蟲堇
橢瓣捕蟲堇
內華達山捕蟲堇
蒙地捕蟲堇
葫蘆豬籠草
墨克提馬捕蟲堇
米蘭達捕蟲堇
中生捕蟲堇
馬丁尼茲捕蟲堇
大葉捕蟲堇
大角捕蟲堇
黃花捕蟲堇
葡萄牙捕蟲堇
長葉捕蟲堇
維奇豬籠草
利波爾德捕蟲堇
紫丁香捕蟲堇
細角捕蟲堇
疏葉捕蟲堇
勞氏捕蟲堇
近藤捕蟲堇
豪瑪維捕蟲堇
傑克捕蟲堇
紫羅蘭捕蟲堇
內卷捕蟲堇
無斑捕蟲堇
伊巴拉捕蟲堇
異葉捕蟲堇
半著生捕蟲堇
石灰岩捕蟲堇
格林伍德捕蟲堇
寶特瓶豬籠草
纖細捕蟲堇
巨大捕蟲堇
絲葉捕蟲堇
愛瑟氏捕蟲堇
凹瓣捕蟲堇
伊莉莎白捕蟲堇
愛勒氏捕蟲堇
鋸齒捕蠅幌
著生捕蟲堇
紫水晶狸藻
大花捕蟲堇
盾籽穗葉藤
光輝古貉藻
蛇發捕蠅幌
高山狸藻
撒克遜薩州花粉
紅瓶子草
薔薇瓶子草
高棉豬籠草
鸚鵡瓶子草
細豬籠草
小瓶子草
白網紋瓶子草
毛蓋豬籠草
翼狀瓶子草
野捕蟲堇
塔藍山豬籠草
蘇門答臘豬籠草
佛氏豬籠草
窄葉豬籠草
紫瓶子草
山地瓶子草
高山捕蟲堇
顯目豬籠草
黃瓶子草
墨蘭捕蟲堇
長毛豬籠草
匙葉豬籠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