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樟

毛葉樟

毛葉樟是樟科樟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1,3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疏林中、路邊以及樟茶混生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概述

全世界約有250種,中國產46種,雲南有26種。產於勐海縣,常生長於海拔1100-1300米的疏林或樟茶混生林中。常綠喬木。高5-15米。樹皮灰褐色,幼枝被灰色小柔毛。葉互生,葉片革質,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葉面疏被小柔毛,後漸脫落,背面密被柔毛,葉柄長1-2厘米。花小,淡黃色,長約2.5毫米,花被密被灰白色微柔毛。果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熟時黑紫色,果托長達1厘米。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5米。樹皮灰褐色,幼枝被灰色小柔毛。葉互生,葉片革質,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葉面疏被小柔毛,後漸脫落,背面密被柔毛,葉柄長1-2厘米。花小,淡黃色,長約2.5毫米,花被密被灰白色微柔毛。果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熟時黑紫色,果托長達1厘米。

分布與習性

僅產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生於海拔-米路邊疏林中或樟茶混交林中。海拔下限1000海拔上限1300本種主產西雙版納州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其主產地的勐海縣,年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氣溫-0.5℃,≥10℃的年積溫6504℃,年降水量約135毫米。

繁殖與栽培

土壤主要為磚紅壤和赤紅壤。

套用

枝、葉含芳香油,有醛酮類、桉油素、菲蘭烴、單萜烴等多種成分,並含樟腦;果仁含脂肪,可作工業用油,是重要的芳香油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