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05年)四十一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陶淵明天性酷愛自由,而當時官場風氣又極為腐敗,諂上驕下,胡作非為,廉恥掃地。一個正直的士人,在當時的政洽社會中決無立足之地,更談不上實現理想抱負。陶淵明經過十三年的曲折,終於徹底認清了這一點。陶淵明品格與政治社會之間的根本對立,注定了他最終的抉擇——歸隱。從此他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被稱為“平淡之宗”,是田園詩派的開創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中文名:陶淵明別名:(字)陶元亮,(號)五柳先生,靖 節 先 生,(名)陶潛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東晉潯陽柴桑(今九江市西南)出生日期:約公元365年 | 去世日期:公元427年職業:田園詩人主要成就:田園詩人的鼻祖代表作品:《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歸田園居》五首等所處時代 :晉代 |
詩歌原文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ài)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注釋譯文
詩歌注釋
(1)適俗:適應世俗。韻:情調、風度。
(2) 塵網: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羅。這裡指仕途、官場。
(3) 三十年:吳仁傑認為當作“十三年”。陶淵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為江州祭酒,到義熙元年(四○五)辭彭澤令歸田,恰好是十三個年頭。
(4) 羈鳥:籠中之鳥。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5) 南野:一本作南畝。際:間。
(6) 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閒居賦序》有“巧官”“拙官”二詞,巧官即善於鑽營,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義即守正不阿,可解釋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7) 方:讀作“旁”。這句是說住宅周圍有土地十餘畝拙的含義即守正不阿,可解釋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8)蔭:蔭蔽。
(9)羅:羅列。
(10)曖曖:暗淡的樣子。
(11)依依墟里煙:依依,輕柔的樣子。墟里,村落。
(12)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這兩句全是化用漢樂府《雞鳴》篇的“雞鳴高樹顛,犬吠深宮中”之意。
(13)戶庭:門庭。塵雜:塵俗雜事。
(14)虛室:閒靜的屋子。餘閒:閒暇。
(15)樊:柵欄。樊籠:蓄鳥工具,這裡比喻仕途、官場。返自然:指歸耕園田。這兩句是說自己象籠中的鳥一樣,重返大自然,獲得自由。
詩歌譯文
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熱愛山川田園生活。
錯誤地陷落在官場的羅網中,一去十三個年頭。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固守愚拙,回鄉過田園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後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升。
狗在深巷裡叫,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里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閒的時間。
長久地困在籠子裡面,現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詩歌鑑賞
陶淵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會是充滿著物慾與名利之爭的,而他懷揣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態,選擇歸隱山林,《桃花源記》和本文章都流露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皈依田園,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正如一個人不願觸及心中的隱痛那樣,詩人在《歸園田居》中也很不願意提及剛剛從其中拔脫的污穢官場。"誤落塵網中",就很有點引咎自責的遺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從29歲"投耒去學仕",到41歲"我豈能為五十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而辭去彭澤縣令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畢竟如願以償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釋然了。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其中洋溢著一種故園依舊,"吾愛吾廬"的一往深情。"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檐後榆柳樹影婆娑,濃陰匝地,習習清風平息了詩人心中的焦慮。眼前桃李花榮實繁,弄姿堂前,喚起詩人心中多少歡欣。詩人在同無知的草木交流著感情。極目遠眺,炊煙融入暮靄,側耳諦聽,依稀聽得犬吠雞鳴。眼前堆案盈幾的文牘案卷不見了,代之以心愛的"清琴""異書"。嵇康把"人間多事,堆案盈幾","賓客盈坐,鳴聲聒耳,囂塵臭處,千變百伎"(《與山巨源絕交書》)視為不堪為官的理由。詩人在這裡,也似在有意無意之間地用了"塵雜"這個字眼。他告訴我們,從前苦於應對"塵網"的一切,都沒有,也不會再有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確有點兒"虛室"之感;但虛中有實,他重新開始了完全由自己來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久"與"三十年"相映,"樊籠"與"塵網"相映,"自然"與"性"相映,而以一"返"字點明了"魂兮歸來"的樂趣。是的,官場消蝕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節",而今天,苦盡甘來,詩人終於得到了欣慰的補償。是詩人出自肺腑的歡呼,終於脫出樊籠之束縛,像小鳥一樣,重返山林,獲得自由,與官府生活告別。這結句是點睛之筆,與開頭呼應,集中表現了詩人高潔的志向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全詩以抒情為基調,兼有農村景物的描繪,且以“羈鳥”、“池魚”自喻,充分表現了詩人熱愛自由淳樸的鄉村生活、蔑視醜惡的官場生活的情懷。情景交融,語言樸實無華,對仗亦十分自然,讀者不僅能從詩中看到鄉村的田園、房舍、榆柳、桃李、聞到狗吠和雞啼,而且能看到一位灑脫詩人對著這寧靜的田園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