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背景
隨著社會歷史保護意識的迅速發展,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在中國正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據統計,歐美建築設計市場中,超過7成業務為舊建築保護與利用的項目,大多數設計機構和建設主管部門都配備有大量歷史保護的人才。而在國內,保護人才的培養卻和保護項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護人才嚴重欠缺。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各國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歷史建築保護理論和實踐的社會影響也在迅速增長。在西方已開發國家,歷史建築保護已經成為建築院系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業領域,屬建築學新興的學科方向,並且與社會對這一領域的職業化需求相適應。實際上,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再生,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已形成廣泛的國際性共識。 我國作為歷史建築遺產資源及其豐富的文明古國,有必要在該領域與國際先進接軌,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對此類專門人才的需求,因而同濟大學建築繫於2003年創立了我國建築院系中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歷史建築保護工程”本科專業。
理論實踐
根據專業自身特點,延承建築學的專業傳統,學校將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分為歷史保護和建築學類的專業能力兩大部分。在建築學的專業能力方面,保持建築學教育的整體架構,並從能力培養的目標出發,結合新專業的特點和需求,整體規劃了各個學習階段的教學內容,著重體現出各學習階段的特點和階段之間的整體性關係,使置身於專業教學活動的每個教師和學生均有明確的位置感。與建築學的設計課程一樣,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設計課採取了“言傳身授”的方式,學生們有自己的專業教室,每人有自己的一片空間繪圖、交流、做模型,老師採取給每人改圖、定期集體評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力。
在歷史保護專業課程體系方面,通過中外建築史、建築歷史與理論和新專業特有的保護概論、保護技術、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文博、速寫等課程設定建立教學的整體性架構,同時強調增強課程體系的靈活性。我們按培養計畫的教學要求,將整個專業課程分為必修內容和限選內容兩大部分,設定文博、家具與陳設等限選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發揮他們的志趣潛力和特長創造條件的作用。大多數專業課程在國內也是首次開出,這些課程既有課堂傳授的理論課,也有需要出外考察、保護現場研究的實踐類、技術類課程。如2007年度的保護技術課程,學生以上海外灘的具有近150年歷史的原英國領事館建築為研究對象,在對老建築進行測繪的基礎上,對建築的歷史沿革、風格定位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其結構、材質進行了深入分析。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建設新課程,探索新領域的任務,儘管責任重大,但也是極具趣味性的。
從以下幾個培養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專業學生豐富多彩、人文和技術並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生活印象:2004年設計基礎作業,取安徽魚梁古鎮為基地並進行現場踏勘;2005年保護技術課程聘請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拉提那教授參講;2006年整個班級赴法國夏約學院交流三周;2006年設計作業“李叔同紀念館”,赴湖州看基地;2006年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課程聘請澳大利亞教授安妮沃爾參講,調查上海近代建築;2007年畢業設計以世博會工業遺產再生設計為題目。如今,在首屆畢業生15人中,3人獲獎學金赴香港大學深造,2人獲免試直升在國內名校攻讀研究生,其餘受到建設管理部門、大型設計機構的熱烈歡迎而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保護建築師。
國際互動
促進教學環節的國際化是新專業教學的重要方法。我們充分利用地處上海的有利條件,努力加強國際交流,以聯合設計教學、柔性引進或短期引進國外教師、舉辦講座等多種形式,不斷促進各個教學環節的國際化進程,不僅學到了許多國際建築教育的先進經驗,也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濟“兼容博採”的傳統得到進一步升華。該專業學生經常參加與其專業相關的國際會議、校際交流等學術活動,首屆學生還受到法國文化部資助前往法國參觀學習,不僅遊歷了巴黎、馬賽等歷史城市,還參觀了保護名校夏約學院以及眾多歷史建築保護的典範案例。通過這些交流、引進、學習,我們不僅走在了國內院校同類專業的最前列,也在較短的時間內開創了向國外院校學習的通道。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脫胎於同濟的建築學專業,擁有同一套教學體系和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同時又從歷史保護的專業內容出發,參照國外名校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同類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保持與之同步。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自招生以來,新生水平也穩定處於同濟各專業招生分數之前列,與建築學專業和城市規劃專業基本持平。伴隨著整個社會對歷史建築保護的日益重視,相信這個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
培養目標
本專業著重培養以建築學的基本理論及技能為基礎,系統掌握歷史建築和歷史環境保護與再生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具有較高建築學素養和特殊保護技能的專家和未來的專業領導者。培養計畫汲取歐美的經驗,使學生一方面接受整體的建築學專業本科教育,另一方面接受一定的保護工程特殊訓練,以便在畢業後能夠適應教學、科研、設計和城市管理等部門的特殊專業需求。學習要求
1、了解建築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了解建築歷史演變的過程;2、深入了解歷史建築的形制及工藝特徵;掌握歷史建築保護技術的各類知識;
3、學習掌握建築設計、規劃設計和園林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4、深入學習和掌握城鄉建築遺產保護的理論、設計和技術,深入了解和掌握建築理論、文博理論的基本內容。
主幹學科
1、歷史建築保護工程2、建築歷史與理論
3、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4、建築技術科學
主要課程
建築初步、美術、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建築設計、建築歷史、建築技術、保護技術、藝術史、文博專題等
應獲能力
1.自學能力●具有查閱文獻信息、了解本學科及相關專業的科技動態和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能力。
2.業務能力
●具有對歷史建築進行鑑別、評價的能力。
●具備完成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項目策劃、組織可行性研究和設計工作的能力。
●理解和掌握環境,包括城市環境和自然環境、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與建築設計的關係。
●有能力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和設計條件,合理進行設計並能快速完成。
●具備用語言和文字充分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
●有能力根據建築設計的不同階段,用多種恰當的方式表達設計意圖。
●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建築模型製作能力。
●具有比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資料和外語聽、說、寫的初步能力,並初步具備
與國外同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管理能力
●具備一定的設計組織能力,能夠熟悉和協調建築工程各工種間的關係。
●具有一定的對外公關、對內組織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