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概述
長久以來,人們都渴望有溫暖舒適的環境供居住和工作。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借山洞棲息,躲避風雨嚴寒。隨著時代的前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有能力建造房屋,為自己尋找更安全可靠的庇護之所。但是僅有一個處所仍是不夠的,人們還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涼,方便地用到水、電等生活設施。目前,在我們居住的城市,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電暖服務。這些設備和條件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們能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度過愉快的時光。而這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人員所從事的。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建築物採暖、空調、通風除塵、空氣淨化和燃氣套用等系統與設備以及相關的城市供熱、供燃氣系統與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與運行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員和技術人才。隨著時代發展和城市擴大,現代建築日新月異,已不再是過去的平房或低樓層、格局死板的建築,出現了大量新型建築體系,對內部的設備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適應現代建築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在我國,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築內部的環境與設備尚存在不盡人意之處,許多方面仍然處在探索和嘗試的階段。如某些高層寫字樓和外觀華麗的建築物內部,明顯的存在通風不好導致的空氣品質下降,或者夏季製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問題。這都需要從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的技術人員與建築設計師進行良好配合,以對建築結構和用戶需求有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做出切實可行的設計。可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的專業人員有很大的施展空間。一般來講,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主要學習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的基本理論,學習供熱通風空調系統的設計原理與方法和施工安裝與運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以掌握各種系統的設計及相關設備的選擇,具有施工安裝及運行管理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本專業適合於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的同學來學習,如果對流體力學和熱學興趣濃厚,將對本專業的學習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專業現狀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已於2012年和建築節能技術與工程、建築設施智慧型技術(部分)、合併為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歷史沿革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錄中的新組建專業,由原來的供熱供燃氣通風空調工程專業和燃氣輸配專業合併重組而成。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是首批設立該專業的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這三所大學就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哈工大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我國該專業中辦學歷史最長,原名為供熱供燃氣及通風專業,是因為學習前蘇聯教育體制開辦最早的一個專業,也是熱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專業,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哈工大的衛生工程專業,1952年學校正式成立供熱、供燃氣與通風工程五年制本科專業,為各學校培養了第一批師資力量。同濟大學是在1952年曾有過一屆建築設備專科,學制兩年在建築系,是暖通專業的雛形,在50年代同濟大學就開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該專業清華大學為暖通空調工程專業,隸屬於土木系,後調整到熱能系。在初期有一些影響的院校包括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東北工學院(該校本專業後調整至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即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併入重慶大學)、太原工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俗稱暖通老八校。當時有一大批優秀的該領域人才,如清華大學王補宣教授,傀維斗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徐邦裕。國際上該專業成立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加州大學、前蘇聯列寧格勒建工學院、德國波鴻大學、比利時的列日大學等。中國主要從這些國家吸取經驗,但主要是模仿前蘇聯而建立該專業。
建國初期,該專業經過了一個從產生到成長的歷史過程,此專業幾經變化,逐漸從動力工程、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建築系等系院中分離出來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專業。從1953建專業到1966年為止,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優秀的工程技術和研究人才,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當時城市的集中供熱供暖難以大面積實現,燃氣尚處於開發階段,人們對建築物環境要求不高,該專業規模不是很大,一般每個院校只招生十幾人。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在該專業一直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同濟大學的巢慶臨教授是該專業的權威,於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蘇聯進修,是該專業最早的國際交流。
當時著名院校有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等。
在國際上,該專業發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領域的拓寬,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該專業已發展成為以工科為主,涉及生理學、心理學、氣象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社會學、美學等綜合知識,愈來愈趨向交叉領域學科。同時將計算機深入引入該專業,便利該專業發展成為一個很前沿的學科。
新世紀裡,健康、能源、環境已成為倍受人類關注的三大主題,建築環境與設備專業和這三個方面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本專業有著重要的研究和套用前景。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會議已將人類居區納入議事日程,人居環境科學將成為面向世紀本學科發展的大方向。除原有的傳熱學、流體力學、熱力學外,我們需要越來越多地掌握人與建築、人與自然等方面的知識,包括生理學、心理學、氣象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學以及聲、光等知識,努力營造建築物內適宜而健康的人工熱濕環境,使之滿足於需要。改革開放以後,該學科與國際的合作交流越來越頻繁,一起參與協作科研和一些重大的國際會議,引進國外知名教授,使該專業獲得巨大的發展,暖通行業已成為世界各界共同關注的行業。
培養目標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ArchitecturalEnvironment&EquipmentEngineering)專業培養具備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的特殊環境的研究開發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要求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物理環境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備系統之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並初步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專業優勢
◆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應包括:傳熱與傳質、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工程熱力學、計算機、建築電氣、電子、機械、建築環境等;◆較系統地掌握建築環境工程、建築設備工程的專業基本理論知識,並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具有一定的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測試、調試及運行管理的能力;
◆初步掌握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的設計方法;
◆具有較好的自然科學基礎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及協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主幹學科
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工程力學、建築電氣、環境工程概論等。主要課程
工程熱力學 傳熱學 流體力學泵與風機 建築環境學 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 流體輸配管網 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 建築給排水工程建築電氣空調技術 製冷技術 供熱工程 設備自動化鍋爐及鍋爐房設備 工業通風建築設備自動化 高層民用建築空調設計燃氣工程、建築設備工程預算、電工學、建築概論等。實踐教學
包括認識實習及生產實習、有關專業基礎課的實驗(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間進行)、相關的專業課程設計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建築給排水課程設計、建築電氣課程設計、燃氣輸配設計、鍋爐房課程設計、制冷機房(冷凍站)課程設計、通風工程課程設計、設備工程預算課程設計、供暖工程課程設計、空調設計課程設計等,課程設計從一般從大二下學期開始至大四上學期結束,
大四下學期開學至六月初為畢業設計階段,北方開設本專業的院校可能有點不同,總的整體來說畢業設計一般為三個月時間,畢業設計方向有空調方向、供暖方向、給排水方向、電氣方向、燃氣方向等。
套用背景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和建築公共設施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的特殊環境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科畢業生具有暖通、空調、燃氣供應、建築給排水等公共系統,建築熱能供應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築自動化系統方案的能力,並具有初步的套用研究與開發能力。“人工環境工程學科獎學金”(簡稱“人環獎”)是由全國高等學校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於1992年發起設立和組織評獎,由清華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全額捐贈並全程主辦。目的是激勵青年學生的奮發進取精神,促進我國暖通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培育優秀的暖通人才,獎勵立志在人工環境領域做出貢獻的優秀在校大學生。“人環獎”至今已舉辦20屆,是人工環境學科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獎學金,已經為一百多所院校的1000餘名學生提供了獎勵資金。每年“人環獎”都匯聚了眾多暖通行業領袖專家學者,成為共同成就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的行業盛會。
從業領域
適合在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建築設計單位、工礦企業、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從事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等工作。 建築環境與設備專業是1999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錄中的新組建專業,該專業的前身為房屋水電與空調專業。該專業以工科為主,社涉及生理學、心理學、氣象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社會學、美學等綜合知識,其發展愈來愈趨向交叉領域學科。這些拓寬領域的內容部分反映在新建基礎課程"建築環境學"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開設必修公共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外語等)、專業基礎課(建築環境學、傳熱學、熱力學、流體輸配管網、建築概論、建築環境測試技術等)。專業課以空氣調節、製冷技術、供熱工程、建築自動化為主幹課程,並輔以建築通風工程、潔淨技術、建築給排水、建築電氣、專業前沿等必修課與選修課。實踐環節包括大型綜合課程設計、現場運行實習、實驗課和畢業設計訓練等。掌握建築內環境設備系統、建築公共設施系統、建築設備安裝、建築設備施工、建築設備工程概預算以及運行管理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規劃論證、制定方案、設計、施工和管理的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掌握室內環境測試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具有室內環境質量評價的初步能力。專業網站
建環網,是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現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大學生根據自身需求與專業的發展趨勢,聯合組建成立的。二級學科·土建類專業
▪080701:建築學 ▪080702:城市規劃專業 ▪080703:土木工程▪080704: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080705:給水排水工程 ▪080706W: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080707W: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080708W:景觀建築設計 ▪080709W:水務工程
▪080710S:建築設施智慧型技術 ▪080711W: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080712S: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080713S:景觀學 ▪080714S:風景園林專業 ▪080715S:總圖設計與工業運輸專業
▪080716S:建築節能技術與工程 ▪080724W: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