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詞語】歪瓜裂棗
【讀音】wāi guā liè zǎo
【釋義】歪瓜:臍是歪的或長得不圓的西瓜;裂棗:就是棗子表面平滑有裂痕的大棗。其最初含義是:不要看歪瓜裂棗外表醜陋,但他反而會比正常的西瓜和棗甜。現在比喻相貌醜陋的人或物(多數指人),現也多寫成“ 歪瓜劣棗 ”
【例句】“真才實學是關鍵,外表上的東西很浮淺,藝術這個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更需要含蓄和節制,從個人審美情趣上看出鄭鈞喜歡的是純粹和真實的東西,否則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比如中國一些演藝人士,別看長得歪瓜裂棗,他們的演藝才能卻令人讚賞。”——殷謙《殷謙雜文集》
“蟲桃爛李,好吃無比”,買不起好水果的人常以此自嘲。而“歪瓜裂棗”則指那些雖不中看,卻口味香甜的瓜果。
畸形瓜果
溫度反常、缺水、植物激素、強光等物理逆境,或環境污染、病蟲害、雜草等因素都會導致瓜果畸形。畸形瓜果比正常水果早熟,且會因此具有獨特的風味,故民間的說法亦有其合理性。
專家指出,正常的“歪瓜裂棗”食之無害,但因環境污染、病蟲害或激素造成的畸形瓜果,就要避而遠之了。如今水果已是普通消費品,我們大可不必再吃“蟲桃爛李”,而購買瓜果時,最好挑大小適中的,因為太大的瓜果可能使用過激素。
上世紀80年代起,歐盟曾對瓜果的外觀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歐盟市場長久以來都是“俊俏蔬果”的天下:一級黃瓜須足夠直,每10厘米的彎度不得超過1厘米;胡蘿蔔須光滑、勻稱;菜花直徑不得小於11厘米……以此標準,歐盟約1/5的蔬果因長相不佳而被無情地逐出市場導致五分之一的瓜果因“身材”欠佳而被棄之一邊。因經濟狀況不佳,歐盟在2013年7月恢復“歪瓜裂棗”的市場地位,正式廢除長達20多年的農產品禁令,對蔬果大小、長度、彎曲度不做具體規定,這意味著歐盟在某一具體領域結束了整齊劃一的標準化時代。此舉有助於降低農產品價格,使低收入群體受益,並減少浪費。
上世紀80年代,日本便培育出方形的西瓜。現在,形狀古怪或帶圖案的水果也越來越多。人造“歪瓜裂棗”並不難,只要在瓜果生長期間套個模具就行。若要讓水果上長出字來,只需在其開始變色前貼張剪紙就可以了。
人造“歪瓜裂棗”售價較貴,但其口味、營養價值和普通瓜果並無兩樣,就看你的喜好了。
“歪瓜裂棗”堂堂正正地走上歐盟飯桌,最滿意的當屬歐盟消費者。按照歐盟建議的營養方案,人們每天應當攝取至少來自五種蔬果的營養,但是由於超市里出售的蔬果個頭都很大,一日三餐吃五種蔬果有些難以做到。現在,個雖小、味不差的“歪瓜裂棗”不但豐富了人們的選擇,也讓人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規避過度標準化帶來的益處。
啟示
歐盟近日正式廢除長達20多年的農產品禁令,對蔬果大小、長度、彎曲度不做具體規定,這意味著歐盟在某一具體領域結束了整齊劃一的標準化時代。歐盟市場長久以來都是“俊俏蔬果”的天下:一級黃瓜須足夠直,每10厘米的彎度不得超過1厘米;胡蘿蔔須光滑、勻稱;菜花直徑不得小於11厘米……以此標準,歐盟約1/5的蔬果因長相不佳而被無情地逐出市場。而今,“歪瓜裂棗”重見天日,歐盟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豐富多樣。
歐盟多年的禁令實質上是一種“食品標準化”的延續,以達到改進產品和服務的適用性。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歐盟為規範內部市場,對上市的蔬菜瓜果制定了相關標準,相關規定合計起來多達上百頁。其實,最早實行食品標準化的是上世紀初的美國,當時由於不合格的肉、奶製品危害了消費者權益,政府制定了相關標準控制食品中的有害物質。
近代標準化是伴隨工業化而發展起來的。隨著大工業生產代替了手工業生產,分工日益精細,客觀上要求對產品的原料、形狀、尺寸以及加工工藝等實施標準化管理,因此標準化在實踐中被逐漸推廣,從而提高了產品和服務的適用性。此後,標準化生產作為工業革命的一項重大突破被廣泛運用到社會生產生活中。以今天的歐盟為例,從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科技產品,各行各業所涉及的產品和服務等都有嚴格的標準化規則。這既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又在市場上實現了優勝劣汰,剔除了不符合標準的產品。
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標準化對來自更多市場參與者的競爭的限制作用日益明顯:通過設定標準而建立市場壁壘;人為地抬高市場準入門檻,阻礙新的參與者進入;以標準化為藉口,拒絕給那些不符合現有標準但性能更優異的革新產品以認證。一位負責對外貿易的歐盟官員一方面聲稱不會使用較高的行業標準作為貿易壁壘,另一方面承認“為了保護消費者利益,歐盟制定相關標準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