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武陵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北周皇帝(公元561年)設臨江縣,後為源陽縣,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改為武陵縣,後幾經演變,鎮名沿襲至今,隨著三峽工程上馬,給武陵鎮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經過幾年辛苦建設,一座新興的移民小城鎮屹立於長江之濱北岸上。該鎮位於重慶市的東部,萬州區西南部的一個大鎮,水陸交通方便,水路距萬州城區上游37公里,每日大小客輪快艇停靠客運碼頭,陸上公路距城區73公里,東南與五橋移民開發區新鄉鎮隔江相望,南與石柱縣的西沱鎮,忠縣,石寶鎮相連。北同攘渡鎮相鄰,西與鹿井、郭村鄉接壤,境內道路網路遍布全鎮,屬兩區兩縣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歷史上曾有"川東水碼頭"和"小萬縣"之稱,是龍寶移民開發區移民第一大鎮。沿江水域14公里,陸上連線萬忠公路,村級公路網路初步形成。全年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常年產糧4118噸,古文化遺產眾多,有較好的商貿基地,是連通忠、黔、萬的重要物資集散地。全鎮幅員面積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509畝(田18646畝,土10863畝),林地12059畝,轄12個村,2個居委會,142個社,6321戶,總人口20576人,農業人口13940人,城鎮10426人,外來人口250人,城鎮規劃區面積2.5平方公里,建成城鎮區面積1.23平方公里,公用設施,水電氣齊全,6條街道。硬化5條,公路,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影視電話入產率35%,程控交換機、自來水廠、幸福院、文教衛生、公用設施、垃圾處理足以滿足城鎮發展的要求,城鎮發展戰略規劃已制定,工農業科技園區1個,用地160畝,引進資金6000萬元,舉辦4個工業企業,商業企業231個,從業人員3200人,經營收入1.60億元,年獲利稅434萬元,全鎮財政收入250萬元,人均純收入2600元,人均稅費負擔32元,各種公益事業迅猛發展,集鎮建設、產業調整、企業改制、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對外開放、投資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實現武陵鎮的長遠規劃打下了堅實基礎。
黨政建設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工業鼎城、商貿鼎城、城市鼎城”的戰略目標,以創建和諧社區為突破點,帶動社區各項工作全面發展為目的,努力加強社區黨總支和社區居委會自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社區基礎工作建設,不斷提升社區服務功能,為構建和諧平安的社區努力奮鬥。
二、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
2007年我們將針對本社區實情,結合社區的工作目標要求,成立社區“兩站”,既“社區工作站和社區服務站”。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努力開創社區工作新局面。
1、在黨建方面,著重抓好支部工作,號召黨員爭做一件好事、實事。抓好黨課,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觀看以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主要內容的電教片。
2、在計畫生育方面,重點抓好育齡婦女的管理和跟蹤服務工作,確保不出現計畫外懷孕。
3、在創建方面,抓好社區環境衛生,全力打造小街小巷的環境建設與硬化設施,爭取在08年完成3條小街小巷,為創建“和諧社區”而努力。
4、在綜治方面,保持原有的特色——無刑事案件社區。預防和減少各類治安事件的發生,進一步推進“平安社區”的建設,為社區居民營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5、在勞動保障方面,著重抓好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城鎮新增工作人員及公益性崗位開發等工作,成立勞動保障服務平台。
6、在民政方面,切實做好轄區買斷人員、殘疾人、無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推進社會保障的社會化管理。
鄉鎮任務
1、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服務,開展一些免費體檢、義診等服務,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等活動,改善鄰里之間的關係,增強鄰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2、成立各類文體隊伍,與轄區單位抓好共建活動,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3、利用社區辦公場所開展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特別是利用老黨員、老教師、離休老幹部組成文明教育宣傳員,文明新風倡導員、思想道德監督員、法律法規諮詢員、環境衛生監督員,配合家庭學校、社區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4、與社區內轄管單位和居民共同協調好三方的關係,確保各方面工作有利開展。
在2008年,社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關於迎賓9組的土地徵用、拆遷安撫的工作。根據城市建設規劃的需要,陽明路將延伸到金霞大道。為進一步規範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工作,推進城市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民眾切身利益,我社區根據區委、區政府有關精神,將對拆遷安撫工作組織會議,明確分工,包戶到人,成立了以燕明星主任為領頭羊的拆遷安撫工作領導小組,大力宣傳拆遷精神及安撫政策,並挨家挨戶進行入戶宣傳,將這次拆遷修路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做為宣傳的頭號精神,讓政策深入人心,讓居民搬遷放心,讓政府領導寬心,在配合區委、區政府的同時,為社區拆遷居民爭取最大的利益。
文化活動
2007年9月12日晚上7點,重慶三峽學院建工系與外國語系的文藝匯演在武陵鎮大禮堂中舉行。本次活動原定於在武陵鎮中心廣場舉行,但由於天空不作美,從下午一直到晚上都在下雨,所以我們將會場搬進了大禮堂。同時這次活動也得到了武陵鎮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匯演之前,我們一部分人留在大禮堂中布置會場,有的掃地,有的檫椅子,有的裝扮舞台。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幹得很認真,沒有一個人離開。另一部分人就冒雨向鎮上的人通知文藝演出。雖然此時依然下著濛濛細雨,但大家絲毫沒有顧及,大家在雨中穿梭著。無論是過路的行人,還是沿街的住戶都不放過。
隨著主持人在舞台上致開幕詞,此次文藝演出正式拉開序幕,此時台下的座位已坐去了大半。後面的人也陸續地趕來,進出的大門也被人流擁堵著。首先出場的是外國語系的謝睿,她給大家帶來的節目是一曲《好運來》,台下一片掌聲,觀眾的熱情也被調動起來了,接著,便是武陵鎮的老年宣傳隊的舞蹈《大中國》。雖然每個人都年過花甲,但跳起舞來一樣是那樣有激情和活力,後面的節目除了唱歌,跳舞還有相聲,結束了此次文藝演出。結束後武陵鎮劉鎮長以及隨行人員也上台同演員們熱情的握手,並與大家合影留戀。
此次活動是我們兩系在武陵鎮搞得最成功的一次活動,參與人數最多,準備也十分充分。通過此次活動拉進了我們與武陵鎮人民的感情,也增進了我們兩個系的相互了解。展示了我們大學生特有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