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武警交通部隊](/img/d/e01/nBnauM3XxQTO3cTM4gzM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4M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交通部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組織之一,為武警交通指揮部的前身。1966年2月,國家經濟建設委員會為加快全國基本建設步伐,決定用“兵役制 ”辦法解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施工隊伍問題,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這個辦法我贊成”。8月1日,國防部命令,授予基建工程兵番號、軍旗。一批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屢建戰功的部隊從全國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組成了基建工程兵交通部隊,承擔起民用施工隊伍無法完成的築路架橋等艱巨施工任務。這支部隊便是武警交通部隊的前身。
基建工程兵交通部隊
1985年1月1日,基建工程兵交通部佇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受武警總部與國務院交通部雙重領導。1999年3月,完全由武警總部領導。
1985年1月由基本建設工程兵青藏公路指揮所0019部隊(1979年組建)改編,車牌號WJ20通xxxx。川藏線中段有800公里路由部隊管理,都是武警工程兵但分成養路的和修路的。
武警交通一支隊駐拉薩/格爾木部分在福建原00010部隊第103團格爾木。 武警交通二支隊,原00090部隊851團,1988年1月入藏,擔負川藏公路建設任務。2003年4月初唐古拉山口搶險。設有廣西指揮所。 武警交通三支隊,擔負川藏公路養護保通和改建整治任務.原00080部隊299團 武警交通四支隊駐波密,長年承擔著川藏公路東久至金沙江800公里路段的養護任務。1996年底,世界上唯一一支以公路養護為主要任務的部隊, 在7年內將川藏線這條關係西藏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的年通車時間從不足半年提高到11個月,通貨能力提高了3倍多。三大隊駐地在波密縣武警交通一總隊機械化養護支隊,支隊部在川藏公路嘎瑪溝. 武警交通第一總隊前龍指揮所,駐福建省廈門市金洞路141-703
武警交通二總隊
原基建工程兵12支隊,駐湖北當陽。現在總隊部駐烏魯木齊市火車西站。曾擔負獨庫公路建設任務。軍車牌號WJ27通xxxx
武警交通五支隊 新疆武警交通六支隊 甘肅安徽武警交通七支隊 秦皇島。分布在: 華北 內蒙古呼盟。原解放軍198師593團。 武警交通八支隊 澤普縣,2001年來擔負新藏公路養護保通任務,二大隊四中隊進駐普蘭縣偏遠的霍爾鄉。 武警交通九支隊 大連武警交通二總隊新藏公路指揮所。
光輝業績
部隊先後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解放軍四總部、武警總部及國家有關部委的獎勵和表彰,多次獲得中國建築行業最高獎-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協會最高獎-詹天佑等諸多榮譽稱號。
技術裝備
![武警交通部隊](/img/a/1ae/nBnauM3XyMTO1gjNxkzM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5M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現在,部隊裝備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成套施工機械。擁有各種先進的施工裝備5000多台(套),年完成施工產值50億元以上;部隊實力雄厚,國有總資產31億元。
部隊在公路施工、長隧道開挖、光面爆破及公路橋樑設計等方面,均為與國內領先水平,鋼拱架橫移和高寒多年凍土層公路路基施工的多項試驗項目。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部隊設計廣西寧江公路大橋(鋼骨架現澆混凝土中承式拱橋),其跨度為當時同類型橋世界第一。部隊在參加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公路(二級)的改建和第一、二期的政治工程施工中,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摸索總結了高原多年凍土層的公路路基、路面、橋樑、涵洞、混凝體等施工經驗。成功地完成了鋼釺維混凝土試驗路面和聚苯乙烯板塊做隔熱層的試驗路的施工。新技術、新工藝等研究運用,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交通部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裝備一流、技術先進的現代化交通工程建設隊伍。
士官隊伍
![武警交通部隊](/img/b/e8f/nBnauM3XxUDNxcDN4kzM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5M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近期任務
![武警交通部隊](/img/1/370/nBnauM3XyQTMxkzNzkzM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5M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總部概況
武警部隊
武警總部現設司令部(大軍區級)、政治部(副大軍區級)、後勤部(正軍級)、裝備部(正軍級)和各專業警種指揮部(正軍級)。武警部隊的組織、指揮層次一般為:總隊(師,正軍級至正師級)、支隊(團,副師級至正團級)、大隊(營)、中隊(連)、排。目前,武警部隊擁有三類八個警種部隊。
武警交通部隊屬於第二類,即列入武警序列受國務院有關業務部門和武警總部雙重領導的部隊。武警交通部隊既擔負經濟建設任務,同時又負有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武警交通部隊於1966年8月列入武警部隊序列。
性質
武警交通部隊主要擔負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務,武警總部設交通指揮部,下轄有直屬工程部、交通第一、第二總隊等部隊;
作為國家唯一保留的2支(水電/交通)參與市場競爭、參與地方建設的部隊,這一特殊性保證武警交通部隊在技術上保證領先,作風上頑強。該部直屬工程部一部長期駐紮上海、浙江,在建的A15,完成的A30、A9均有該部指戰員參建。
作用
![武警交通部隊](/img/9/08b/nBnauM3X4cDN4UTO1kzM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5M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武警交通部隊官兵長年轉戰在千里川藏線上,特殊的地質構造和惡劣的氣候條件,使川藏公路一年四季險情不斷。入夏以後經常是暴雨不斷,川藏公路沿線每年要發生塌方、土石流幾百次,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受到嚴重威脅。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武警交通部隊官兵的身影。他們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與惡劣的氣候和各種艱難險阻鬥爭,出色地完成公路養護保通任務,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守護著川藏線,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交通部隊積極參與內地的公路橋樑建設,在全國多個省市參與高等級公路橋樑投標,順利完成了多個高速公路、橋樑的施工建設,並獲得了多項榮譽。
英勇事跡
2005年春節前夕,我們跟隨武警交通部隊一總隊四支隊官兵的腳步,踏上了千里川藏線,在汗水和淚水中採擷了一個個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凝聚成這篇沉甸甸的採訪札記。
占領了精神高地就戰勝了高原
通麥大橋建在幾年前發生特大塌方的易貢,守橋的是一個老兵和一個新兵。這裡遠離中隊,方圓十幾里沒有人煙,孤零零的木板房後的一棵樹上掛著幾個易拉罐。我們的採訪就從易拉罐開始。老兵告訴我們,那是新兵的發明。他倆去年來到這裡沒幾天就趕上過春節。那天,全中隊官兵都在包餃子、看電視,可他倆回不了中隊,看不上電視。夜晚,兩個人坐在橋頭的雪地上看星星看月亮,看著看著,新兵嗚嗚地哭了。他說他想家。老兵的眼睛也潮濕了。這時,跑了十幾里山路的中隊長給他們送來了餃子,雖然餃子早凍成了冰疙瘩,可重新熱熱吃起來依然很香。中隊長還特意給他倆送來一台收音機和一盒電池,但因為這個地方信號太弱,根本收不到節目。新兵就把一根鐵絲從木板房捅出去,沿那棵老樹攀援而上直到樹梢,再在上面掛幾個易拉罐。結果,這“招”真靈,收音機里終於傳出了清晰的聲音。新兵說,他現在已經愛上了守橋,到今年春節前換防時他還捨不得走。
在一個搶險現場,我們採訪了三中隊指導員劉愛民。“聽說你的胃病很厲害,為什麼還再三請求參加這次搶險?”劉愛民說:“在高原工作久了,誰身上沒點小病。”他接著說,“一看到塌方我心裡就急,你就是讓我坐也坐不住,睡也睡不著。不趕快排除險情交通就會堵塞,誰心裡不急呀!”去年從重慶大學分配到這裡的大學生幹部劉金飛對記者說,高原缺氧氣但高原兵不能沒有志氣。占領了精神高地就戰勝了高原!四支隊官兵正是憑著這種高原精神,征服了從竹巴籠到東久800公里養護路段的金沙江、雅魯藏布江等四大水系,踏破了東達山、安久拉山等五座高山,攻克了怒八段、迫龍天險等9大險段,使每年的通車時間由過去的不足半年提高到現在的11個月,行車速度比以往提高了3倍。
塌方砸不垮戰士們的鋼鐵脊樑
![武警交通部隊](/img/e/b11/nBnauM3X1cDN5kTMyADN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wQ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高國太說,“102”塌方區是川藏線最難攻克的難題。去年8月那次大塌方,半個山體都垮塌了,全中隊奮戰了幾個月新修的路基,眨眼就不見了,戰士們心疼地哭了。哭完了,大家接著乾。施工中,官兵們每天都要面對10多次小塌方,飛石經常從頭頂掠過。說話間,我們聽見放哨的戰士大聲喊道:“快閃開!”話音未落,一塊磨盤大的石頭滾落在路邊的擋土牆上,兩名戰士正在3米高的擋土牆下幹活,巨石從他們的頭頂飛過,我們被嚇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官兵們搶通了這條路,我們離開了102塌方現場,回頭望一望還在向我們招手的官兵,我們耳畔迴響起高中隊長的話:塌方可以砸毀路基,但它永遠砸不垮我們的鋼鐵脊樑!
烈士英名與川藏線永存
![武警交通部隊](/img/4/fb9/nBnauM3X0ADOxYDM1ADN5EzM0UTMzEDM2gTM1YTNwAzMxAzLwQ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天空淅淅瀝瀝地飄著細雨,呼呼啦啦的風仿佛在講述英雄不朽的故事。2002年7月11日,藏東地區雨量驟增,川藏線中壩至牛踏溝段頻頻告急,連續發生土石流、塌方14次,250米路基被淹沒,100多米路基被迅速上漲的帕隆藏布江水掏空,60多米擋土牆蕩然無存。田曉林帶領九中隊全員出動,在3公里長的塌方區內擺開戰場。
17日上午10時,搶險戰鬥進入關鍵時刻。突然,施工現場傳來一聲巨響,因長時間受奔騰的帕隆藏布江水浸泡,一段路基突然坍塌,正在一台翻斗車上指揮戰鬥的田曉林連人帶車掉進了湍急的江中,江水無情地吞噬了他年輕的生命。
在烈士陵園,我們還記下了這樣3個人的名字:
孫建文,29歲的年輪永遠停留在茫茫川藏線上。翻越唐古拉、苦戰海通溝、智斗餓狼群,一個個英雄壯舉已經化作一行行永恆的碑文。
李明成,27歲的生命歷程中不僅僅是那一刻最為輝煌。他11次參加大型搶險,4次與死神搏鬥。土石流把他和推土機一起推向江中時,他還死死地抱著方向盤。
楊浩學,24歲的青春花朵剛剛綻放就英勇捐軀。他父親患有“帕金森綜合症”,兩個妹妹上學的費用全靠他一個人支撐,但他沒向組織吭過一聲。
看過4名官兵的碑文,我們發現,他們全是共產黨員,而楊浩學的黨齡僅有149天。
回到拉薩的當晚,我們從一本書中摘錄了一首詩,把它獻給長眠在川藏線的烈士們:“你修路,是為了別人走向遠方,回歸故里;你自己,卻長眠在遙遠的高原,連骨肉也沒有留下。是路屬於你,還是你屬於路……”
武警交通部隊網站
中國軍網9月1日電 (記者 孫禮報導)9月1日下午5時,隨著武警交通部隊領導按下啟動按鈕,中國人民武裝警察交通部隊網站在中國軍網正式開通。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開通儀式上,中國軍網總編輯季桂林宣布網站上線。武警交通指揮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文俊少將在講話中說,武警交通部隊是一支光榮的部隊,此次網站的開通將會大大加強武警交通部隊在新興媒體上的聲音,對於展現武警交通部隊的建設成就有著重大意義。解放軍報社副總編輯連俊義大校稱讚此次合作是一次友好、成功的合作,開創了中國軍網為部隊建設子網站、建設軍事網群的先河。
武警交通部隊網站開設了警營傳真、部隊風采等十餘個子欄目,將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全方位展現武警交通部隊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