橿原丸

橿原丸 是一艘大輪船,設計噸位為27500噸,航速24到25節,乘客890名左右。

創造原由

為了迎接1940年東京第十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日本郵船會社

橿原丸點擊查看大圖
(NYK,Nippon Yusen Kaisha)在30年代後期計畫建造9艘大型高速郵船,以便將世界各地的遊客和運動員接到日本。雖然沒有建造英國法國那樣的八萬噸級巨型豪華郵船、或是德國義大利那樣的五萬噸級大型豪華郵船的雄厚財力,日本還是決定建造兩艘“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郵船,投入橫濱--舊金山航線。橿原丸(Kashiwara Maru)和出雲丸(Izumo Maru)的設計噸位為27500噸,航速24到25節,乘客890名左右。同日本郵船或東洋汽船那些寒酸的“南美移民船”相比,這兩艘船最大的特點就是內部裝潢的檔次和乘坐的舒適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真正國際標準的郵船。日本人自豪地稱其為“わが國空前の大型客船”。

戰爭歷史

此時期,日本已經陷入了侵華戰爭的泥沼,軍部一切事物都要以“服從戰爭需要”為最

橿原丸橿原丸
根本前提。這兩艘郵船的建造也不例外。在設計船體時,日本軍方就以出資60%為條件,設計時就考慮在戰時改裝為航空母艦的能力。船體內的水密隔艙是按軍艦的標準來布置的,一些大型的艙室壁板比較厚,空間也很大,拆掉隔斷後可以作為航母的機庫、彈藥庫、航空燃料庫使用。在改造中上層的客艙可以拆除掉,裝上飛行甲板。煙道也可以偏向右側,以方便艦島建築的設定。1939年3月20日,橿原丸在長崎三菱船廠開工。同年11月30日,出雲丸在神戶川崎船廠開工。

隨著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東京奧運會被取消,第十二屆奧運會決定交給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辦(由於蘇聯入侵芬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最終未能舉辦)。1940年日本軍方宣布徵用這兩艘郵船,在船台上被就地改裝為航空母艦。1941年6月,兩艦先後下水。橿原丸號改名為隼鷹號,出雲丸改名為飛鷹號。因為晚動工九個月,沒有那麼多客船專用設備要拆除,飛鷹號反而提前兩天先下水。改裝後的隼鷹號和飛鷹號排水量24100/28300噸,航速25.5節,可搭載53架戰機。由於是客船出身,在防護、速度等方面比不上正規航空母艦。

航空戰隊

1942年兩艦入役,被編入第三艦隊第二航空戰隊,開始征戰太平洋的生涯。隼鷹號參加了所羅

橿原丸橿原丸
門群島海戰和瓜島海戰。1944年6月20日馬里亞納海戰中,飛鷹號被美國飛機命中一枚魚雷,迅速爆炸沉沒了。隼鷹號在1944年12月9日被美國潛艇擊中,但幸免於難。草草修復之後就一直停在佐世保港,直到1946年5月解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