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樵髯傳
樵髯翁,姓程氏,名駿,世居桐城縣之西鄙 。性疏放 ,無文飾,而多髭鬚,因自號曰 “樵髯”雲。
少讀書聰穎,拔出凡輩 ,於藝術匠巧嬉遊之事,靡不涉獵 ,然皆不肯窮競其學 ,曰:“吾以自娛而已。”尤嗜弈棋,常與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 ,翁輒顰顣曰 :“我等豈真知弈者?聊用為戲耳。乃復效小兒輩 ,強為解事 !”時時為人治病,亦不用以為意。諸富家嘗與往來者,病作,欲得翁診視,使僮奴候之。翁方據棋局嘵嘵然 ,竟不往也。
翁季父官建寧 ,翁隨至建寧官廊 ,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絕可愛 ,令人遺棄世事,欲往游焉。
劉子曰:余寓居張氏勺園中 ,翁亦以醫至。余久與翁處,識其性情。翁見余為文,亟求余書其名氏,以傳於無窮。余悲之而作樵髯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鄙:邊遠的地方。
⑵疏放:疏闊放達,不受禮法或世俗之見的束縛。
⑶號:取號,取名號。
⑷拔:超出,突出。
⑸靡不:無不
⑹窮:學完,深究。
⑺注局凝神:注視棋局,聚精會神地思考。
⑻顰顣(pín cù):皺眉蹙額,不快的樣子。“顣”與“蹙”通。
⑼效:模仿,效法,效仿。
⑽解事:懂事,這裡指懂得下棋的技藝。
⑾嘵嘵(xiāo):爭辯聲。
⑿季父:叔父。建寧:縣名,在福建省西部。
⒀官廨(xiè):官署。
⒁武夷:武夷山。武夷山有廣義、狹義之分。前者在江西、福建兩省邊界地區,後者指福建崇安縣境內由紅色砂石構成的低山,為福建第一名山,有四十九峰、八十七岩、九曲溪、武夷宮、紫陽書院等名勝古蹟。這裡朗武夷即指後者。
⒂張氏勺園:張閒中之園,在安徽桐城,大不過一畝。以“勺”為名,即喻其小。康熙末年(1662~1722年),張閒中曾邀劉大櫆設館於園中教其兩弟讀書。張閒中,名若矩,桐城人,能詩文,為劉大櫆摯友。
白話譯文
樵髯,姓程,名駿,世代居住在桐城縣西部邊遠地方。性情疏闊放達,不受禮法或世俗之見的束縛,從不矯揉造作,而多髭鬚,因此,自己命名為“樵髯。”
小時候讀書很聰明,超出同輩的人,在技藝、術道工匠嬉戲遊玩等等,沒有不涉獵的,但是都不肯學透,說:我只是自我娛樂而已。尤其喜歡下棋,常常與鄰居下棋。他不善於苦思冥想,鄰人有時注視棋局,認真思考,他便皺眉不高興的說:我們難道真正懂得下棋嗎?只是姑且把它當作遊戲罷了。只是仿效小孩那樣,勉強懂點下棋的技藝!他偶爾為人治病,也不很在意。一些富家曾經與之交往的人,有病了,希望他能為其治病,派僮奴等候。翁正為棋局而爭吵,靜不去。
樵髯翁的叔父在建寧為官,樵髯翁跟隨著一起到建寧為官署,才得以遊歷山水,才能說武夷山、九曲幽絕的可愛之處。讓人遺忘世間煩惱,想要前去遊玩。
劉大櫆說:我居住在張閒中之園,樵髯翁也前來醫治。我和劉大櫆相處已久,熟知他的性情。樵髯翁看到我善於作文,屢次請求以他的姓名作文,寫一篇傳。我為其感到憐憫於是寫了這篇《樵髯傳》。
創作背景
這篇傳作於康熙六十年(1721年),是劉大櫆為樵髯寫的一篇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篇傳記文學作品。它繼承了我國先秦、漢唐傳記文學的特點,又富於桐城派的寫作風格。它通過簡筆勾勒和抓住特點的描述,集中表現了樵髯翁的狂逸之態,高潔之志,並讚揚了他善醫而又不為富家效勞的品格。
這篇傳先用簡潔的筆法,勾勒出樵髯翁的性格垮征:“性疏放,無文飾,而多髭鬚,因自號曰‘樵髯’雲。”用語不多,形象逼真。然後用敘述、描寫的手法,突出具體地寫了樵髯翁的三件事。一是“少讀書聰穎,拔出凡輩,於藝術匠巧嬉遊之事,靡不涉獵”,但學習的目的不過是“吾以自娛而已”。二是“尤嗜弈棋”。他喜愛下棋,但並不專心,只是“聊用為戲耳”。下棋不是為了輸蠃,而是散散心罷了。三是善醫,“時時為人治病,亦不用以為意。”但卻不肯為富家治病,“諸富家嘗與往來者,病作,欲得翁診視”,他藉口爭辯棋局,“竟不往也。。這三件事,選材新穎,敘述清晰,描寫生動,文詞簡煉,深刻地刻畫出樵髯翁為人處世的性格特徵。這種寫法完全繼承了古代傳記文學的寫作特點。
但是,劉氏在繼承中又有所發展,富於自己的風格。他寫文章主張“神氣”。在他的《論文偶記》中悅:“行文之道,神為主,氣輔之”,“氣隨神傳,神渾則氣灝,神遠則氣逸,神偉則氣高,神深則氣靜,故神為氣之主。”劉大櫆所謂的“神”則偏重於感情,是更富於個性的東西;“氣”乃指洋溢於文章字裡行間的氣勢。神、氣的統一,則形成文章的藝術境界。《樵髯傳》一文,則充分體現了他的“神氣”之說。
首先,從對“樵髯”的命名,到寫他不肯為富家治病,都注入了作者對勞動人民讚許的感情。這就是劉氏主張的“神”。其次,文字生動、精煉,氣勢雄渾、飄逸,敘事、描寫一氣呵成。這就是劉氏主張的“氣”。整篇字數不多,但神氣統一,確有散文詩般的藝術境界。
名家點評
桐城師專桐城派學術研究中心副教授程根榮《桐城派名家文選》:“此篇寫樵髯翁,著墨不多,卻能抓住特點。文中表現樵髯狂逸之態,高潔之志,頗為傳神。”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許結《中國歷代文學流派作品選——桐城文選》:“一般請託之文,因敷衍而易平庸,礙顏面而多逢迎,而讀劉氏此記,強烈的個性化色彩與生動形象的描述,完全超脫了‘代擬文’的限囿,是宣發胸臆,隨意揮灑的文字。”
作者簡介
劉大櫆(1698~1780年),清安徽桐城(今樅陽)人,桐城文派領軍人物。早年抱明經致用之志,但屢試不中,遂“退而強學棲遲山隴間”。劉大櫆好工文辭,以才氣著稱。他的文學活動,主要在乾隆時期,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他的文章既少歌功頌德、妝點“盛世”,也不多指斥時政、揭露現實黑暗,代表著下層正統知識分子的一般思想狀況。他論文強調“義事、書卷、經濟”,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是繼方苞之後桐城派的中堅人物。著作有《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誌》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