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滅庸之戰

楚滅庸之戰

楚滅庸之戰是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莊王率軍在秦、巴兩國軍隊協助下攻滅庸國(今湖北竹山西南)的作戰。

楚滅庸之戰

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莊王率軍在秦、巴兩國軍隊協助下攻滅庸國(今湖北竹山西南)的作戰。

楚滅庸之戰楚滅庸之戰

二年秋,楚國發生嚴重饑荒。戎人乘機先後侵擾其西南部之阜山(今湖北房縣南)、大林(今湖北荊門西北)及東南陽丘、訾枝(今湖北鍾祥境)四地;庸君統率附近地區蠻族各部叛楚;麇(今陝西白河東南)君亦聯合附近地區濮族各部,集結兵力於選(今湖北枝江境內),伺機攻楚。面對內憂外患,楚莊王採納司馬蒍賈的建議,放棄遷都計畫,決心先機制敵,以瓦解反楚集團,並首先選擇距楚較近,實力較強的甫國作為重點打擊目標。楚軍出師半月,濮族各部即懾於楚軍之威,各自散歸。楚軍進至句噬(今湖北均縣西),楚莊王命廬戢梨率一部兵力為前鋒進擊甫軍,在庸之方城(今湖北竹山東)被庸軍擊敗。楚莊王採納大夫師叔提出的因勢利導,佯敗驕敵,俟其麻痹再行攻擊的建議,七戰皆退。庸軍誤以為楚軍已無力進攻,遂放鬆守備。楚前軍與楚莊王所率主力在臨品(今湖北均縣南)會師。楚莊王一面與蠻族各部締結和約,以削弱庸之勢力;一面向秦、巴(今四川重慶北)邀兵助戰。待一切準備就緒後,楚軍在秦、巴兩軍協助下,兵分兩路對庸都發起猛攻。疏於防備的庸國無力抵禦楚軍突如其來的強大攻勢,遂亡於楚。

點評

此戰,楚軍因勢利導,佯敗驕敵,俟其麻痹再行攻擊。

楚滅庸之戰楚滅庸之戰

鞏固了其在江漢流域地區的統治地位,為其爭霸中原創造了必要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