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安多政教史》載,初六哲蚌寺桑洛康村僧人阿香曼殊室利請求三世達賴授記建成此寺,經六任法台,寺院發展,原址不能容,由金巴嘉措(第四十六任甘丹赤巴)弟子阿香謝熱圖和哇覺昂索請示五世達賴,移建於寺溝溝腦。並雲阿香謝熱圖疑即五世達賴去京時任黃寺上師者。按此,該寺當建於明萬曆年間,搬遷於清初。現存梧石溝寺分兩部分,分列銀洞溝兩側,相距約1公里,東側主要為僧侶居住區,五十年代共有僧房 535間,西側為殿堂建築群,依山崖陡壁而建,故稱“崖爾寺”。
結構
殿堂自下而上共分6層,以曲徑石階相連,進入山門的最低層是稱為“西角哇”的客房,共11間;第二層茶房,背靠陡峭石崖,高數十丈,一流瀑布順山瀉下,信教民眾視若祛病之“聖水”,爭相吸飲;第三層大經堂,是全寺主體建築;第四層是稱作“宗瓊”的活佛居室;第五層是供奉寺主塑像的殿堂;第六層是吉祥天女殿。六層殿堂前建有長廊,遊人憑欄俯視,蜿蜒黃河及兩岸村舍等山川風光盡收眼底。
人員
據五十年代統計資料,該寺1949年有寺僧95人,1956年77人,共有山旱地 219畝,馬8匹,騾6頭,牛50頭。該寺每年從農曆二月十四日起集會念大經10天,會上有跳欠活動,其香火民眾有1500 戶,多為土、漢族。1963年部分拆除,1981年批准開放,現有經堂5間,活佛昂欠3間,兩處僧舍共3院13間,寺僧14人。活佛庫洛藏,現任民和縣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