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石埠子鎮黨委、政府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科技投入,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村專業協會組織,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立足資源優勢,內部調整、外向聯合、一業為主、多業並進的農業發展路子。目前全鎮已發展草莓1.8萬畝,其中加工品種“美國三號”草莓1.5萬畝;大櫻桃2.5萬畝,其中大棚大櫻桃5000畝。1996年被特產之鄉命名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草莓之鄉”、“中國櫻桃之鄉”。1997年石埠子鎮草莓基地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定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同年11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核,註冊了“石埠子”牌草莓商標;2001年被
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2003年“美國三號”草莓、大櫻桃分別榮獲首屆中國(菏澤)林產品交易會金獎,櫻桃基地被省政府授予“引進國外大櫻桃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園”。如今,石埠子鎮的草莓、大櫻桃生產已經形成規模、叫響牌子、獨具特色。在果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該鎮還注重加強專業協會和市場建設。目前,石埠子鎮已先後建立草莓、大櫻桃、大桃等16個果品專業協會組織、22個果品交易市場,提高了果品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石埠子鎮——“草莓之鄉”、“櫻桃之鄉”的知名度。同時,石埠子鎮還立足於“公冶長書院”、“庵上石坊”、“召忽墓”等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成立了庵上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基礎設施投資不斷增加,投資硬環境日臻完善。鎮政府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建設經濟園區,全方位地最佳化投資環境,全鎮的招商引資工作有了突破性發展。自2005年以來,全鎮引進外資項目28個,利用外資達3570萬美元。優越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投資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了無限商機。
名優特產
草莓生產
該鎮草莓生產規模大,組織好。農民充分利用土肥水美,具有傳統種植習俗等優勢,不斷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以草莓為主的各類果品蔬菜生產,先在冢頭村搞種植試點,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全鎮種植業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發展。到1998年,全鎮共建成“AA級”綠色食品草莓生產基地10000畝,其中冬暖式大棚4000畝,大弓棚4000畝,露天草莓2000畝,年產量2200萬公斤,年銷售收入8000萬元。適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形勢,鎮黨委政府適時組織成立了“冢頭村高效農業開發公司”,變分散經營為規模經營,變粗放型生產為集約式生產,公司為農戶提供信息服務、物資服務、銷售服務,統一收購價格,統一裝運外銷,根本解決了分散式經營條件下,草莓生產中存在的量少難遠銷、量大賣不了、遠銷難運輸、近銷價不高的困難,全鎮草莓產得出、賣得盡,價格比其他地方高出15%,銷售旺季供不應求。公司與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濟南、青島、濰坊等十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穩定的業務關係,草莓深加工出口韓國、日本,填補了石埠子鎮無農副產品出口的空白。草莓種植品種全、質量高。現有“巨星”、“全明星”、“寶交早生”、“戈雷拉”、“豐香”、“明寶”、“弗及尼亞”、“哈尼”、“馬利亞”等20多個名優品種,其中“巨星”系列果實大、甜度高、耐儲存;“全明星”味美色艷、香甜可口;“豐香”、“明寶”口感好、甜度大、果型正、個頭大、耐儲運;“寶交早生”具有早熟、味美等特點。在生產過程中,實施草莓“六改”技術,即改小棚為大棚,改大水漫灌為滴灌,改施基肥為葉面施肥,改自粉為蜜蜂授粉,改平畦種植為起壟種植,改密果為疏果,改老化變異品種為稀有脫毒品種。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草莓產量大幅度提高,由每畝2000公斤變為2500公斤,優果率達98%,草莓提早5-6個月上市。大櫻桃:大櫻桃是我國北方落葉果樹中繼中國櫻桃之後果實成熟最早的果樹樹種。因此,早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在調節鮮果淡季,均衡周年供應和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大櫻桃果實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中醫藥學認為,大櫻挑具有調中補氣,祛風濕的功能。大櫻桃管理用工少,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高,適宜在安丘市栽培。因此,積極發展大櫻桃生產,有著廣闊的前景。
全鎮大櫻桃栽植面積2.5萬畝,2007年產量1500萬斤,建有設施栽培大棚120個,約110畝,大櫻桃銷售收入占全鎮農業總收入的20%以上。受得天獨厚的於家和水庫小氣候影響,石埠子鎮大櫻桃成熟早、品質好、種類多,已經形成了十幾個品系、四十多個品種,主要有大紅燈、拉賓斯、先鋒、那翁等。現已註冊“豆角地”、“劉家莊”和“中頭”三個大櫻桃商標,該鎮的大櫻桃分別榮獲首屆中國(菏澤)林產品交易會金獎,櫻桃基地被省政府授予“引進國外大櫻桃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園”等榮譽稱號。
鎮內建有四個高標準大櫻桃市場,市場管理規範,配套設施完善,吸引了周邊各縣市果農和全國客商,櫻桃銷往東北、上海、廣州、深圳、東南亞和韓國等地,2007年商流量達百萬人次,銷售大櫻桃2100餘萬斤,市場規模和交易量在全國首屈一指。近年來,該鎮立足大櫻桃產業優勢,傾力打造環北樓水庫生態農業旅遊經濟帶,廣泛開展大櫻桃觀光採摘游及農家樂活動,開發生態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歷史古蹟
1、
召忽墓,召忽,春秋時齊國人,齊國公子糾的師傅,與管仲同輔公子糾。春秋初期,齊襄公統治黑暗,政局動盪不安,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輔佐下逃奔莒國,公子糾在管仲和召忽幫助下逃到魯國。不久,齊國發生宮廷變亂,襄公被殺,國內無君。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搶先回國奪取君位,為齊桓公。桓公為鞏固政權,迫使魯國處死了公子糾。管仲被囚回國,後成為齊國名相,輔佐桓公建立霸業。召忽看到其主被殺,無比痛心,悲憤交集,遂觸殿柱而獻忠,死後葬於此處。東召忽村與西召忽村因此而得名。召忽墓位於安丘城西南37.5公里、石埠子鎮東召忽村西100米處。該墓封土高約3米,直徑約6米,墓前有清雍正五年進士邑人馬長淑所立墓碑一通,上刻“齊召忽墓”四個大字及介紹召忽生平的碑文。1979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姑幕故城位於安丘城南35公里的石埠子鎮石埠子村。據《讀史方輿紀要》載:莒州東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為蒲姑氏國,漢置姑幕縣。《齊乘》載:姑幕城,商侯國,漢晉為縣,姑幕在莒縣東北百六十里。《重修莒志》載:姑幕城,商侯國,為石埠之古城。由此可見,石埠子村確為姑幕故城。經文物部門實地調查,姑幕故城址長1000米,寬750米,總面積75萬平方米。村後斷崖處暴露的文化層厚約1.5米,有紅燒土、灰土、陶片、瓦礫等。採集的標本有殘瓦當、陶豆柄、殘刀幣等。石埠子村西2公里處有一座戰國墓,六座漢墓等古墓群,均與姑幕城有關。石埠子村內有一眼古井,漢磚砌成,現已將井口密封。村北200米有一村,名叫“城後”含義是在姑幕城北。當地民眾稱故城是“樊王城”,是說王莽建立新朝後,各地相繼爆發了反抗王莽暴政的農民起義。王莽天鳳五年,琅琊人樊崇聚眾起義,為了與官軍相區別,起義軍皆用赤色塗眉,故稱“赤眉軍”,起義軍圍攻莒縣未果,轉而進攻姑幕城,經過浴血奮戰,殲滅北海太守田曠軍一萬餘人,攻陷姑幕城。因此,姑幕城又稱“樊王城”。石埠子鎮葛布口村西北有一土嶺,俗稱“馱屍嶺”,傳說是掩埋攻打姑幕城戰死將士的墓地,考古發現嶺埠上墓葬眾多,日常農業生產中經常發現古時埋葬的屍骨及劍、鏃等兵器。古時,姑幕城屢為縣治。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並於東莞縣,故城遂廢。
名村展播
1、
安丘市石埠子鎮東劉家莊村,位於石埠子鎮西北1.5公里,東連市鎮主要交通要道,該村約有住戶300戶,背山而立,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果品繁多,是發展高產高效的有利條件。該村在80年代後期著手發展高效經濟:大棚蔬菜、大棚油桃、毛桃試種成功,在黨的政策和本村兩委的領導和帶領下,大棚農業發展迅速,主要桃樹品種有:中油5號、艷光、早紅、寶石清、藤光等,在每年的4月份上市。為了更好的引導果農銷售產品,在村的內成立了東劉莊果品市場,市場以信譽求生存,用戶至上,公正、合法、合理的管理力度,十多年來贏得了全國各地客戶的讚譽,日交易量達到20萬斤以上,交易額多大40餘萬元。市場成了周邊市鎮的果品集散地。
2、安丘市石埠子鎮豆角地村位於安丘市西南部,居諸城、沂水、安丘三縣交界處,南臨渠河,西靠摘月山,緊挨安占公路,山青水秀,交通比較便利,相傳該村村址原為本鎮北王家莊村一家地主專種豆角的土地,明末清初,李氏遷來當佃戶,因李氏忠誠,故送此地立村,冠以地名為村名---豆角地村。全村共有220戶,890口人,總耕地面積1200畝,有四分之三土地在丘陵上。
該村村民世代忠厚,做事認真,耐勞吃苦,六、七十年代該村以黃煙種植,而聞名周邊各地。八、九十年代又以紅富士蘋果出名,而成為果品生產專業村,現在又以大櫻桃生產走紅,堪稱濰坊櫻桃第一村。
近年來,該村先後被市委市府授予“小康帶頭村”、“雙文明建設先進村”、“村莊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省建委人事廳授予“村鎮建設文明村”,被濰坊市科協授予“科普示範村”,連續多被評為“農村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石埠子鎮之歌》
1、中國草莓櫻桃之鄉發展號角我們吹響
石埠子站在歷史的起點
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看那山,看那水
看那山水工業更強
看那山,看那水
生態家園共建共享
2、中國草莓櫻桃之鄉
歷史長河我們遙望
石埠子有著千年的詩卷
一頁一頁翻過城牆
看那山,看那水
山水間讀書的公冶長
看那山,看那水
聳立著天下第一坊
3、中國草莓櫻桃之鄉城鎮建設我們擔當
渠河畔寫下壯麗的歌謠
一曲一曲飄向遠方
看那山,看那水
林場路頭摘下月亮
看那山,看那水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4、中國草莓櫻桃之鄉
發展號角我們吹響
石埠子站在歷史的起點
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看那山,看那水
看那山水工業更強
看那山,看那水
生態家園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