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堂及儀禮堂

梅堂及儀禮堂

梅堂及儀禮堂位於香港大學內,是香港的歷史建築物,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作為宿舍。“明原堂”(The Old Halls)由“盧吉堂”(Lugard Hall)、“儀禮堂”(Eliot Hall)及“梅堂”(May Hall)組成。

(圖)梅堂及儀禮堂梅堂及儀禮堂

梅堂及儀禮堂位於香港大學內,是香港歷史建築物,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作為宿舍。於1969年,此三幢樓,盧迦翼、梅翼及儀禮翼宿舍,合併名為“明原堂”。現存只余兩幢建築物,改稱“梅堂”及“儀禮堂”,用作“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通識教育及寫字樓等。此宿舍門前,設有“月明泉”噴水池,是由李嘉誠為紀念其夫人莊月明而捐款設立。小說家張愛玲寄宿港大時,曾生活於此。日治時期被日軍占用。台灣作家龍應台也曾居於此。

歷史

(圖)儀禮堂的特色樓梯儀禮堂的特色樓梯

“明原堂”(The Old Halls)由“盧吉堂”(Lugard Hall)、“儀禮堂”(Eliot Hall)及“梅堂”(May Hall)組成。“盧吉堂”是首間直屬香港大學的學生宿舍,於1913年建成,原名“大學堂”(University Hall)。“儀禮堂”和“梅堂”先後於1914年及1915年相繼落成。1966年“儀禮堂”和“梅堂”遭到豪雨破壞,維修完成後,三間宿舍合併為“明原堂”。1992年“盧吉堂”拆卸,“儀禮堂”繼續用為學生宿舍,“梅堂”於2000年9月改為大學辦公室。

香港大學的其他建築

本部大樓

(圖)本部大樓本部大樓

本部大樓是香港大學的首座建築物,可算是大學萌芽的土壤。1910年大樓舉行奠基儀式,1912年3月11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能夠成立,歸功於港督盧押﹙Frederick Lugard)和居港50年的富商麼地(Hormusjee Navrojee Mody)。1908年1月17日,盧押在聖士提反書院的致詞中提出創辦香港大學,促使麼地答應捐款150,000元,資助興建大學的教學樓。當時曾建議多處校址,包括太平山區雅麗氏醫院旁邊和堅道等地段。經過一輪表決後,通過由盧押提出的般鹹道與薄扶林道交界的位置。本部大樓自建成後,一直屹立至今,成為香港大學的標誌。

開校初期,本部大樓集結了全校的一切設施:辦公室、教室、圖書館、醫療室,甚至理髮室。至於已啟用的首間學生宿舍“聖約翰堂”,卻一時間不能夠提供足夠宿位,而盧吉堂還沒有建成,本部大樓的頂層於是充當了學生宿舍。1941年12月戰爭爆發,本部大樓更被徵作臨時醫院。

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本部大樓遭大肆破壞。校長賴廉士(Lindsay Ride)描述當時的情景﹕“大學的建築物只剩頹垣敗瓦,屋頂毀透,一切儀器、傢具、門窗、樓梯、地板都蕩然無存。”1950年代,本部大樓擴建一倍至現時的規模,後面的加建部份,原址是商學大樓,因擴建工程於1951年拆卸。

本部大樓內著名的“大禮堂”,曾是市民欣賞表演的場所。在大樓擴建的時候,大禮堂亦加建了舞台。1956年1月,大禮堂易名“陸佑堂”,陸佑是馬來西亞華僑,是1912年大學創建時的主要贊助人。1915年大學遇上經濟危機而幾乎停辦,陸佑及時貸款500,000元,並答應免息21年。陸佑堂經常舉行大學的重要活動 ,例如頒授榮譽學位。對一般市民來說,陸佑堂已成為本部大樓的代名詞。本部大樓現供文學院辦事處和各系使用。1984年6月15日,本部大樓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聖約翰寄宿舍

(圖)1912年聖約翰寄宿舍1912年聖約翰寄宿舍

1912年底教會傳道會興辦大學的首座學生宿舍“聖約翰寄宿舍”。在大學創建時,規定學生必須入住宿舍;港督兼校監 盧押於1910年籌辦大學時便提出:“學生必須在大學議會監管下的宿舍住宿,以培養學生的自律性 和道德觀。”在教會傳道會的努力下,大學的宿舍架構初部完成。

聖約翰寄宿舍位於本部大樓對面,原址現為聖保羅書院。旁邊原有一間女子學校。宿舍首年收生33人。1916年,聖約翰寄宿舍首次舉辦餐會,從此成為各舍堂跟隨的傳統。

聖約翰寄宿舍接收男寄宿生,一直到日軍佔領香港為止。1945年8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聖約翰寄宿舍經戰火洗禮後只餘四面空牆。不久,大學建成“聖約翰學院”,接收聖約翰寄宿舍和聖士提反堂關閉後的男女宿生。

明原堂
明原堂由“盧吉堂”、“儀禮堂”、“梅堂”組成。盧吉堂是首間直屬大學的宿舍,1913年建成,原名“大學堂”(與現時位於薄扶林道144號的大學堂不同)。儀禮堂和梅堂亦先後於1914及1915年落成。1941年底日軍侵港,為輔助瑪麗醫院,這些宿舍亦被徵用來提供額外病床。1966年香港豪雨成災,儀禮堂和梅堂遭到極大破壞。維修工作完成後,大學將三間宿舍合併為“明原堂”。1992年盧吉堂拆卸,餘下的儀禮堂和梅堂遂分開出來,沿用舊名。儀禮堂繼續為學生提供宿位,梅堂於2000年9月改為大學辦公室。這些建築物位於半山,可俯瞰港島西部和維多利亞港的迷人景色。

(圖)舊馬禮遜堂 馬禮遜堂

解剖與生理學館大樓
解剖學是大學首個獲得獨立大樓的學系。這大樓屬西洋式建築,位於本部大樓西閘旁邊,原址現為黃克競樓。首期建成的解剖學館,由華商吳理卿捐款50,000元資助,1913年建成。該筆捐款原定用作興建香港西醫書院校舍,但由於已決定設立香港大學,所以轉為資助大學的醫學大樓。1917年第二期的生理學館建成,由何福捐款50,000元資助。何福是何東的弟弟。1977年大樓拆卸。

馬禮遜堂
位於克頓道的馬禮遜堂是繼聖約翰寄宿堂、盧吉堂後的第三座男生宿舍,1913年倫敦傳道會建成,以傳教士馬禮遜(Rev. Robert Morrison)命名。十九世紀初馬禮遜來中國傳道,他是首位把聖經翻譯成中文的學者。他去世後,個人藏書由中國運來香港,先暫寄在舊大會堂,至1925年由香港大學圖書館永久收藏。讀者在大學圖書館的西文珍本書室內,還可以看到馬禮遜的藏書,均蓋上舊大會堂印章,部份還有他本人的簽名。

馬禮遜堂的寄宿生以團體精神和體育活動超卓見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宿舍曾於1948年重修,1968年正式關閉。1997年舊堂友聚議重建宿舍,再以馬禮遜堂命名。1997年6月27日重建的計畫已正式展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