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堂,英文名為MorrisonHall,是香港大學中十三間提供宿位的舍堂之一。
1913年,馬禮遜堂成立,座落於克頓道,當年九月只有1名學生入住。到了元旦,已有二十一人加入。馬禮遜博士(Dr.RobertMorrison)是倫敦傳道會(LondonMissionarySociety)早期的蘇格蘭籍傳教士,也是第一個把聖經翻譯成中文的人。馬禮遜博士後來把他的藏書全部贈予港大圖書館,馬禮遜堂因而以之命名。馬禮遜堂是香港大學最早期的男生宿舍之一,堂友以團體精神和體育活動超卓見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舍堂曾於1948年重修,1968年正式關閉。目前,至少仍有兩名舊堂友居於馬禮遜堂的克頓道原址。
1997年,香港大學計畫增建學生宿舍,舒緩當時大學宿位不足的情況。舊馬禮遜堂堂友於一月在校長寓所舉行聚餐,聚議重建馬禮遜堂及成立籌款委員會,以延續馬禮遜精神。“重建馬禮遜堂”計畫於2002年正式展開,整個計畫耗資1億元,除卻部份費用由政府及賽馬會資助,籌款目標額為二千萬港元。重建計畫的奠基儀式於2003年2月22日舉行,並於2005年3月12日竣工。現時的馬禮遜堂,位於薄扶林道109號香港大學賽馬會第二舍堂村,何世光夫人體育館側,提供三百個本地及非本地生宿位。當中,約一半宿位為本科生宿位,為男本科生提供理想的學習地方;另外一半宿位則為研究生宿位,容納約150名男女研究生。此外,馬禮遜堂有一個較高的外地:本地宿生比例,使堂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國籍的學生,擴闊視野。
曾經入住馬禮遜堂名人包括前行政局首席議員簡悅強爵士、第一位華人御用大律師張奧偉爵士、著名遺傳學家簡悅威教授、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爵士、前工務局拓展署署長周子京教授、前政務司廖本懷太平紳士、前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景勛先生、退休大法官廖子明及前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教授等。
相關詞條
-
馬禮遜樓
馬禮遜樓位於香港屯門何福堂會所內,建於1936年,是抗日名將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1892-1968)別墅一部分,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基本概況 歷史沿革 建築特色 -
馬禮遜與廣州十三夷館
《馬禮遜與廣州十三夷館》是2010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查時傑。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張氏百忍堂
百忍堂張姓堂號,唐代時,據史書記載,當時的鄆州有人曰張公藝,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下了一百個忍字,唐高...
百忍堂 來歷 家譜 -
湯瑪斯·傑佛遜
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為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
早年生涯 政治生涯 總統任內 創建大學 逝世 -
陸遜傳
《陸遜傳》是西晉陳壽創作的一篇紀傳體史書。
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第十三
。時建昌侯慮於堂前作鬥鴨欄,頗施小巧,遜正色曰:“君侯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職吏。南陽謝景善劉廙先刑後禮之論,遜呵景曰:“禮之長於刑久矣,廙以細辯...原文片段賞析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
原文片段賞析 評語 -
《大唐開元禮》
《大唐開元禮》修成於唐代開元盛世,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全盛期。
出版前言 【內容簡介】 《開元禮》的形成 《開元禮》的內容 《開元禮》的流傳 -
艾德禮
克萊門特·理察·艾德禮(Clement Richard Attlee,1883-1967),英國首相。艾德禮1883年1月3日出生於倫敦普特尼,190...
評價 概述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梅堂及儀禮堂
梅堂及儀禮堂位於香港大學內,是香港的歷史建築物,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作為宿舍。“明原堂”(The Old Halls)由“盧吉堂”(Luga...
歷史 香港大學的其他建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