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源流發展
與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吳姓的起源稍稍有點複雜,涉及炎帝、黃帝,還有少數民族。總的來說,大致有5個起源。
•源於姜姓
第一個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
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源於姬姓
第二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商朝末期,黃帝後裔古公亶父帶領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一帶)定居下來。他有3個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和季歷,季歷兒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讓季歷做他的繼承人,那樣就可傳給昌。太伯為了讓位,與仲雍帶著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
春秋後期,吳國崛起,後來被越國所滅,吳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這支吳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歷史。太伯沒有兒子,他去世後,弟弟仲雍繼立為吳君。仲雍接任國君後,繼續開拓太伯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的發展史上,仲雍的地位僅次於太伯。仲雍下傳3代到周章。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時,周武王已滅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大封天下諸侯,派人尋找太伯、仲雍的後裔。由於周章已當上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境內),建立虞國,仲被稱為虞仲。周武王又追封太伯為吳伯。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仲雍,被稱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
•源於吳回
第三個起源,源自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舜把掌管火種的光榮使命交給重黎。後來,重黎因罪被舜殺了,讓吳回繼任祝融氏。
夏朝時,吳回的氏族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
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算下來,這支吳姓的歷史有4000多年。
•源於姚姓
第四個起源,出自姚姓。舜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東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領,接替堯的位置後,把部落遷到古吳之地(今陝西平陸吳山旁邊的歷山),史稱有虞氏。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為方國虞國。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
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是姚姓吳姓的後裔。這支吳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歷史。
遷徙分布
秦漢以前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
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孫壽夢的時候開始稱王,國勢也日益強大,國 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後。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公元前537年,吳楚交戰後,厥由被帶回楚國。此後,他流亡楚國,娶妻生子。後代以名為姓,形成吳姓的分支:厥由氏。
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中被俘,吳亡前數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秦漢時期
吳芮屬吳征生這一支,父親自楚遷居廬山。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
嶺南吳霸,清《廣東通志》載,吳霸字子公,西漢末年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人。吳霸先世是吳亡後遷到越國的吳王室貴族後代又隨越人南遷的一支。漢昭帝時吳霸升任(片羊)(片可)太守,(片羊)(片可)郡在今貴州省西部。吳霸後裔興旺。《廣東通志》: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
三國時期
吳允承回遷吳郡奉祀先祖吳太伯三代之後,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吳 氏家族成為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戰爭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據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這期間的吳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並呈南興北衰之勢。
據史料記載,吳氏子孫在江南分支開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溫州、臨海、平陽、臨安;江西的興國、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廣東的潮州、嘉應州、南雄;廣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如廣東潮州府潮陽縣賀隴鄉吳氏著存堂天元世下一支,就是季札後裔在吳國滅亡後,隨戰亂不斷遷徙而來。至唐代,應募墾殖銅盂,始定居下來。 其開基大都在秦漢以後,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廣東等地在唐以後。
另據史料記載,入閩始祖祭公字孝先,為太伯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時隨王審知入閩平黃巢起義,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間,稱吳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粵始祖吉甫公,為宣公五世孫,宣公原居四川後遷江西南豐,後因戰亂遷至福建汀州寧化縣,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展中心為江南一帶。
宋元時期
據《海鹽吳氏宗譜》(光緒22年版)記載,廷尉吳公晚年定居石門語溪洲錢(今浙江桐鄉縣西石門),故居至清末尚存。譜稱語溪洲錢吳氏。宋代中期,吳氏子孫,恃貴犯法,給語溪洲錢吳氏帶來厄運。譜稱因為這次犯事,至使語溪吳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竄斃殆盡”,僅有一胤,僥倖逃過於這場劫難。
大難後倖存的一胤生了三個兒子,後來分居三處:長子吳德昭,留居石門洲錢祖居;次子吳德彰,贅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縣)勾壘;三子吳德輝,贅居海寧縣治前。留居語溪氏,後又分出三派:一派為吳繩翁後裔,分居馬頭村;一派分居海鹽;一派分居石矽村,為吳申孫的後裔。
海鹽吳氏一派,以吳馨為一世始祖。據《海鹽吳氏宗譜》記載:海鹽吳氏一世祖吳馨,字世芳,明末處士,世代居住在石門語溪洲錢。吳馨生子吳賢濟,字北皋,排行第四。吳賢濟是石門縣的歲貢生,即秀才,當明朝末年,為避兵災戰亂,他將家室遷居海鹽岡圖畫橋,成為海鹽吳氏的始遷祖。
吳佑生了兩子:長子吳鳳,少子吳愷。吳鳳,字君雅,官任漢樂浪郡(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太守。這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最早到達今朝鮮國的吳姓成員。吳鳳生的一個兒子吳馮,字子高,官任鯛陽侯國(今安徽臨泉縣鯛城)相。吳鳳的弟弟吳愷,任新息(今河南息縣)令。
宋元時期,吳姓已遍布全國。上代的一些吳姓大宗仍保持興盛局面。季扎次子吳征生一支在兩宋產生了科舉官宦世家吳相家族。濮陽吳氏的一支經輾轉遷徙後形成根深葉茂的汝南——太原吳氏。渤海吳氏成員南遷江南後落地生根,在兩宋時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吳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吳姓正宗季扎四子吳子玉一支延陵吳氏開始復興。隱姓達千餘年的季扎長房後裔洞庭濮氏於南宋初年複姓歸宗。這一時期,由於民族關係問題的存在,宋金長期對峙,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吳氏軍事世家甘肅水洛吳玠、吳磷家族。以上吳姓望族都很重視世系傳承,其歷史淵源十分清晰。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布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並從地區分布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布,如廣東潮州府賀隴吳氏,雖自漢唐後世居本地,因歷代的戰亂和災荒,發展極其緩慢,及至明萬曆後到清乾嘉年間,始繁衍成吳氏著存堂一族。吳姓的遷徙多是由於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時期的江西南昌吳氏雖號稱諸樊、夫差後裔,但其先祖卻是來自安徽歙縣的流民,定居南昌後,繁衍成當地大族。江西德興建節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弋陽吳氏在五代戰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沖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鑒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商,從而定居益陽,後裔繁衍成益陽九都沖吳氏。泉峰吳氏,其先祖在元初遊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後世繁衍成益陽泉峰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省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近現代
在近現代中國歷史舞台上最顯赫的吳姓人物當屬吳佩孚。吳佩孚屬登州吳氏。據說吳佩孚曾考證他是延陵吳季扎的裔孫,吳姓開氏始祖吳太伯的第121代嫡孫。
據《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於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於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後裔。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隨著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後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嶺南吳氏
秦漢時期初融合
勾踐滅吳後不久,越國又滅亡,繼續分析出百越諸族。
在吳亡後,王室各貴族分支為適應生存,混于越人繼續遷徙,艱難生存。歷經歲月,吳人越人已難分清,延陵季子後裔也不能倖免。
隱忍輾轉至漢代,始有季札後代一支蒼頭特立,活躍於嶺南,代表人物是吳霸。史料記載,吳霸,字子公,西漢末年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人。吳霸先世是吳亡後遷到越國的吳人又隨越人南遷的一支。清代《廣東通志》記述了吳霸的生平。吳霸年輕時非常強壯,就任地方軍官。他曾帶兵駐紮湞陽(今廣東省英德縣),並施行軍屯,招攬流民開墾荒地,後人為紀念他的開發之功,將他曾駐守的山命名為吳山。後來吳霸又升廣郁(今廣東巴馬、凌雲縣一帶)都尉,負責監視夜郎國。他的族人希望藉助其勢力遷居廣郁肥沃之地。被吳霸以擾民為由制止。吳霸此舉深為當地百姓敬佩。漢昭帝時吳霸又升任(片羊)(片可)太守,(片羊)(片可)郡大約在今貴州省西部,其子孫後代極其興盛,播遷嶺南。《廣東通志》說,吳霸後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
魏晉至唐初
魏晉後,該支吳氏又逐步沒落,不斷與百越當地俚僚諸族融會結合,不斷生存繁衍。嶺南地域遼闊,中央政府或象徵性設立郡縣州府,實際仍任命當地土司酋長管理,中央集權形同虛設。族群各自為政,原住居民信仰不一,漢俚合會後,因地理位置,戰火少及,與中原政權無爭,惟同心戮力,抗擊天災,屬自然生態,自由發展,空間甚大,亦為唐末五代十國至宋代期間中原移民大潮創造條件。在習俗上,逐漸受影響,已初步具有俚、僚、僮、苗、畲等百越民族各種習俗的影子。
潮汕吳姓
一、延陵季子後裔:季札後代在吳國滅亡後,隨越人播遷。至西漢末年,吳霸家族興起,占據嶺南一帶,廣東大部分吳姓為其後代。經過歷代兵戈戰亂,饑荒災禍,已經慢慢沒落。為生存需要,與當地俚僚人融合,世代居住該地,為本地居民。魏晉至隋唐,發展緩慢。明清後,始迅猛發展。史載漢代末年揭陽人吳碭,舉孝廉,為安成長。然古揭陽地域寬廣,含漳浦,接龍川,吳碭後人及世系未可詳考,便是一例。
二、歷史訛誤:潮汕吳氏由閩入潮一說甚盛,皆為好大喜功及攀附權貴之流為之。
福建人喜歡冒籍光州固始的現象,自晚唐起,宋代即已盛行。當時福建各地的大族修譜、志墓,紛紛偽托祖宗自光州固始來。當時莆田籍的著名史學家鄭樵、文學家方大琮就發現了這一敝俗,著文揭露了這種攀附偽托的惡習,並分析說:光州固始人王審知在唐末入閩建立了閩國,“以桑梓故,獨優固始人,故閩人至今言氏族者皆雲固始”。說明這種敝俗的起因,在於羨慕帝王的榮耀,以及貪圖取得帝王故里人的種種政治、經濟特權。可惜的是,這種現象雖經有識者如鄭樵、方大琮等的揭露抨擊,仍相沿不替,且越演越烈,明末以降,連唐初就在閩南建立了赫赫功業的陳元光及其一部分部將的後裔,也不能免俗,將祖籍改為固始。這些情況,在明嘉靖時編成的《龍溪縣誌》和《廣東通志》都還得到正確的反映,萬曆之後漳州一帶的私家譜牒和據譜牒而書的方誌才改竄陳元光及一大部分部屬的祖籍為光州固始。但因作偽者學識淺薄,在有關歷史人物、職官、地理、避諱等方面漏洞百出,時時露出作偽的馬腳,不能取信於人。至於原系土著蠻獠,後來漢化匯入福佬人中的那些家族,他們世居閩粵贛邊,而非南遷固始人後裔,更是不言而喻的。
遷居台灣
吳姓的發源地江蘇南部距離台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台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台灣,然而見於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台灣的逐漸增多。在台灣的歷次統計中,吳姓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曆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台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吳姓士兵有關。在台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占有相當比重,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抗日民族英雄吳海水,著名作家吳濁流等都是近現代史上來台的著名吳氏子孫。
遍布全球
自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至今兩千餘年,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往復遷徙,而且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近代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國門被打開,中西經濟文化的往來加強,一部分吳姓子孫遠遷歐美各國。而今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吳姓子孫已遍布全球。
日本
日本與吳國故地隔海相望,國破家亡之後,吳國王室的一些倖存者,到達了日本島。此後,他們便在這裡扎了根。他們給當時落後的日本帶來文明的種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領。這一批優秀的吳姓族人,在日本備極興旺。它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
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中國的史書《魏略》、《晉書》、《梁書》、《北史》、《路史》,都記載了這類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吳姓的後代。這一歷史事實,引起了中日許多學者史家的濃厚興趣。元朝初年,中國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鑑前編》中提到:“日本又雲吳太伯之後,蓋吳亡其支庶人海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園在《日本紀》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數百年後,到民國初年,吳氏裔孫吳佩孚將軍驚奇地發現,他和當時的日本天皇同為吳太伯的第121子孫。時至今日,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日下恆夫等更推定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滅吳以後。這一批東渡日本的吳姓宗族成員,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後代數千年來仍保留著自己的血緣標誌——“吳”,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吳”,“吳人”,“吳羽”,“吳服”,“吳漢”,“吳服部”等許多姓氏。如當代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日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吳文炳博士,日本統計學家、“國勢普查之父”吳父聰,都是日本吳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東渡日本的吳人,已演變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松野,吳王夫差之後,此吳人來我之始也”。
近世以來,大批吳姓子孫移居日本,成為日本華僑、華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華人圍棋大師吳清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越南
越南和中國一衣帶水,在民族獨立前曾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轄區。吳姓人遷往越南的時代很早,春秋末年越滅吳,大批吳人南遷,加入越人隊伍,後來越國滅亡,吳人又隨越繼續南遷,大約在秦漢時期到達越南地區。秦漢以後,內地吳姓人因做官、經商、從軍等原因陸續有人遷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吳氏裔孫吳納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舉家遷到越南北部,此記載也見於唐元和年間林寶編撰的《元和姓纂》。
南遷越南的吳姓子孫不斷開拓進取,建立了功業。唐末五代時,南遷越南的吳氏裔孫吳權在越南建立吳朝。據《丹陽吳氏宗支錄·季扎以下世系》記載:吳權家族出自延陵吳氏,唐昭宗時,吳權生於唐王朝屬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吳(日文)是當地政府長官——州牧。吳權自幼胸懷大志,性格沉穩,成人後借父之威,先後擊敗附近地區的武裝割據勢力,建立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遺憾的是吳朝只歷吳權、吳昌熾父子兩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後,吳權後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據說吳權後世子孫在姓名中間加一“昌”字,以作為吳權家族的標誌。在吳朝以後的一千餘年中,又有許多漢族姬姓吳氏遷入越南,進一步壯大了吳姓隊伍。明朝滅亡後,一部分明乾:遺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華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吳姓人。著名人物有詩人吳仁靜,他曾任越南阮朝禮部尚書,是祖籍廣東的吳姓後裔,著有《汝山詩集》流傳於世。
越南黎朝時,有傑出的史學家吳士連,他創作了越南第一部編年體史學巨著《大越史記全書》。李朝時又有著名學者官僚吳俊。近代越南吳氏著名吳姓人物,是南越政權的最後一位總統吳庭艷。吳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漢字,吳姓之“吳”與中國無異,不過古代遷往越南的吳人雖仍姓吳,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為今天越南吳姓的一部分。
朝鮮
朝鮮與中國東北相鄰,自夏商以來就是中國的附屬國,吳姓人到達朝鮮地區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據《後漢書》記載:東漢陳吳氏裔孫吳鳳官任樂浪郡(今朝鮮平壤地區)太守,舉家遷到朝鮮。此後的歷代王朝又有不少吳姓人遷入朝鮮,今天他們已完全融入朝鮮民族,成為朝鮮吳姓的一部分。吳姓在今天朝鮮143個姓氏中為20大姓之一。
東南亞
吳姓人移居東南亞一帶始自元明時期,那時東南亞叫南洋。菲律賓的吳姓華人家族主要來自福建沿海地區,也有來自廣東、台灣地區的吳姓人,但遷移時代較晚。據統計,19世紀末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約有五萬多華僑華人,其中吳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紀以來,吳姓人的影響逐漸擴大。1904年成立的馬尼拉商會,吳克誠是發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晉江移民到菲律賓的。後來,吳克誠成了當地維護華人權益運動的領袖。抗日戰爭時期,菲律賓華人組織了“菲律賓華僑抗敵委員會”,成員中有吳姓人吳道盛等人,其下屬抗日游擊隊福建隊的指導者也是吳姓人吳揚。由此可見吳姓人在菲律賓的影響。
歐美
當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中國封閉的大門後,吳氏宗族成員便開始走向歐美。
在當代美國華人社會中,吳姓宗族的發展之快,勢力之強,人才之多,又遠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國華人中的吳姓風雲人物有祖籍浙江餘杭的吳家瑋,他是第一位華人校長一一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校長,1984年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祖籍浙江餘姚的吳仙標,1984年當選為第一位美國華人副州長——德拉瓦州副州長。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著名物理學家、科學院院士、美籍華人吳健雄。美國華人任職最高者廣東客家籍華人吳達和,任美國夏威夷州州長,第一位華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吳漢。
傳統文化
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宗祠楹聯 | |
世家第一 至德讓三 | 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昌(文王)。孔子稱其有“至德”,《史記》列為世家第一 |
延陵世澤 梅里家聲 | 全聯典自春秋·吳公子季札,封於延陵(今江蘇省武進)稱“延陵季子”。泰伯讓位而避於吳,住今江蘇省無錫梅里 |
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 上聯典出春秋·吳季札。下聯典出西漢·吳公,文帝時為河南太守,征為廷尉。嘗薦賈誼於文帝,文帝召賈誼為博士 |
治平稱最 明體達用 | 上聯典自西漢·吳公,公正廉明,治平為天下第一。下聯典自清·吳廷棟治學以明體達用為主 |
治平稱最 讓德留芳 | 上聯典指西漢吳公。下聯典指吳氏的來歷 |
宮女列陣 簫鸞成仙 | 上聯典出春秋·孫武以《兵法》教吳王宮女列戰陣以顯治軍之能。下聯典出唐·文簫與仙女吳彩鸞結為夫婦,雙雙成仙而去 |
清操絕俗 畫聖留名 | 上聯典出西晉·吳隱之任職各地,均著清操。下聯典出唐·吳道子為著名畫家,世人譽為“畫聖” |
鷹揚虎視 劍氣玉光 | 上聯典自三國·吳質,曹操贊其“鷹揚其體,虎視鳳觀”。下聯典自明·吳伯宗,人稱“玉光劍氣,殆不可掩” |
五言通用宗祠楹聯 | |
八閩孝子裔 三讓帝王家 | 典用台灣省台南市吳氏大宗祠聯 |
六言通用宗祠楹聯 | |
三讓兩家天下 一劍萬世千秋 | 上聯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下聯典用季札掛劍徐君之墓樹的典故 |
孫子能教宮女 文簫幸遇仙姝 | 上聯黃指春秋吳王闔閭用孫武操練宮女事,下聯典指唐·吳彩鸞遇書生文簫事 |
七言通用宗祠楹聯 | |
渤海家風千古興延陵世澤萬載隆 |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江陰歷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賢人 |
百年丕振延陵緒三讓猶存泰伯心 |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泰伯。權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雲“周太王子泰伯、鍾雍封吳,子孫以國為氏”(泰伯亦作太伯) |
樓危明月芭蕉翠水漲白帆楊柳青 | 上聯典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工詞。下聯典指明代小說家吳承恩 |
人稱祖師號畫聖我恨王郎曰頻香 | 上聯典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被譽“畫聖”,民間繪塑藝人奉為“祖師”。下聯典出清代女祠人吳藻,字頻香 |
吏部文章昭日月將軍功業炳山川 | 典用佚名集吳天發碑字帖聯 |
七言以上通用宗祠楹聯 | |
秘義煙涵,瑰詞雨散;文章綺合,藻思羅開 | |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饒遷石里,派衍東山 | |
胄繼縉紳,高出延陵鼎族;政務寬厚,早標太守芳名 | |
誌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闢,一抔萬古江南 | |
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 | |
持議剛方,坐席正講官之體;風裁峻厲,飛帛書御史之名 | |
至德啟雲礽,三讓兩家天下;大宗綿雪堰,千秋一脈江南 | |
始國憶江蘇,碑前遂得追根志; 遷台榮栗邑,海外還存慕祖心 | |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風,芬流蘭谷;派衍綺里,緬當時儒術,望重草廬 | |
渤海延陵分兩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讓傳家,實二千餘年來共稱鼻祖;閩派瓊支聚一堂,歡聯異域,最喜四方觀禮,在數萬幾里外大振家風 | |
以上宗祠楹聯資料來源於:中華萬家姓 |
郡望堂號
•郡望
吳姓郡望首推延陵縣,此外還有、濮陽郡、陳留郡、渤海郡、吳興郡、汝南郡、武昌郡等。
•堂號
總堂號:延陵堂 | ||||
分堂號 | ||||
著存堂 | ||||
至德堂 | 源遠堂 | 思敬堂 | 怡德堂 | 有秩堂 |
崇禮堂 | 讓德堂 | 思讓堂 | 均安堂 | 履成堂 |
德讓堂 | 源德堂 | 樹德堂 | 仁澤堂 | 世享堂 |
世篤堂 | 世讓堂 | 永思堂 | 永懷堂 | 至德祠 |
孝言堂 | 孝敬堂 | 吳詒堂 | 奉先堂 | 尚德堂 |
怡清堂 | 治平堂 | 承先堂 | 思源堂 | 泉源堂 |
振宜堂 | 倫敘堂 | 純修堂 | 報本堂 | 敬思堂 |
敦敘堂 | 敦倫堂 | 道生堂 | 渤海堂 | 瑞本堂 |
飴遠堂 | 雍睦堂 | 義順堂 | 源一堂 | 經遠堂 |
德禮堂 | 澄瀾堂 | 篤敘堂 | 澤遠堂 | 濟美堂 |
懷仁堂 | 寶誥堂 | 繼述堂 | 觀止堂 | 觀樂堂 |
三讓堂 | 敦厚堂 | 世德堂 | 自求堂 | 金陵堂 |
徐倫堂 | 敦行堂 | 槐慶堂 | 聚慶堂 | 識春堂 |
館藏堂號 | ||||
源遠堂 | 思敬堂 | 崇禮堂 | 樹德堂 | 世德堂 |
報本堂 | 敦倫堂 | 著存堂 | ||
以上資料來源於網易新聞 |
家譜文獻
全國吳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楊繼盛編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宗支世系圖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王壽夢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圖不分卷,吳如勝編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吳嗚鳳撰,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吳氏宗譜三十六卷,首兩卷,(民國)吳傳篪等編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蘭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馮墅分宗譜十卷,末一卷,(民國)吳越材等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宗譜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世譜三十卷,首一卷,(民國)吳治埔主修、吳治鳩編纂,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讓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宗譜續刻十卷,末一卷,(民國)吳莘耕纂輯,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賀宗譜五十二卷,(民國)吳人鏡七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歷代及德慶廣公派下遷西族譜一卷,(民國)吳冠凡編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轂城縣圖書館。
湖南省
渤海吳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定”字輩)
廉讓開祥遠,友恭發慶長,亨嘉逢康泰,運會際明昌。
傳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從名永定,勳業振綱常。
繼先貴務本,耀祖重安邦,循法顯道哲,守信添誼良。
華藻蘊繁士,英才紹宗光,言功建樹偉,奇志賢聲揚。
湘中吳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攜族弟木裕公由贛遷湘,木字派至興字派均同,興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譜,自立字派。新化縣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成”字輩,泰伯第103世)
紹式成添共景木;學啟齊家助國興;文懷達;
耀德永以守;駿甸自振上;開基崇厚貽;謀永繼名成;
篤生逢泰運;繡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樹先聲;
治際昇平會;恩敷億兆寧;清芬存禮讓;南楚育奇英。
安徽桐城、樅陽
高甸吳:
分為保慶和榮華兩股。
保慶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輩是:
世承宗德,忠厚純良,光崇先志,景運宏昌。(作者吳光祖是20世)
自21世起,兩股同取以下十六字:
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
2011年高甸吳榮華堂成功修譜,續字輩:
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鴻學開元,友信長傳。大成懷興,祖澤其綿。
麻溪吳:
詒厥孫謀,聿懷多(22世)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嶺吳(馬埠吳):
一正賢學,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禮(22世)義文章。昭茲來許,福祿爾康。聿修厥德,長發其祥。
安徽桐城、樅陽三支吳姓曾於清末民國時期相繼修譜,其字輩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詩經《大雅》之《文王之什》中的詞句。
貴州省
貴州畢節大方吳姓良弼—公榮枝字派為:良公番曰有,威作學國耀,尚善紹枝芳,世永賢儒起,
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齊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聖訓,禮義廣宣揚,恩周思顯祖,明哲以書香,克孝傳家久,寬厚惠澤長,年同堯舜時,應守可為綱,中心觀必大,延齡益壽康,泰基謙山讓,秦晉漢豫章,亮寅丕振寧,南華慶錦堂,雲礽著績偉,金鸞來鳳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繼輝煌......
貴州正安吳姓字派為:世傳萬古,嚴漢承宗,太廷忠興,典型的有正安縣市坪鄉刀塘苗寨4000餘人,全部為苗族吳姓。
貴州省都勻市基場鄉山西移居部分字輩:順啟富發祥,文龍邦永進,得賢千萬寶
四川省
川西都江堰(灌縣)吳家大冬水吳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啟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鵬征星宇開,福利壽喜旺,榮華富貴祥。”
四川都江堰大觀、街子交界處沒頭河吳氏一脈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來元應芳升,伯肇永維興,國家光玉(裕)澤,文士慶庭登。
廣東省
潮州府潮陽縣賀隴(河隴)吳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統 ......
廣東省葫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立定揚明聖、家聲克振興、繼承榮耀祖、奕世顯朝廷、宏開善述作、衍慶展文英、應樹鴻偉志、永期更日新、愛國忠良勇、安幫賢豪卿、成名標史冊、晉祿正廉清、讓德崇先烈、友遜紹綸珍、禮儀相傳習、信義乃本根、敦宗舉孝道、和睦發祥禎、謙光能受益、修齊典模稱、萬年懷同緒、億兆享平升。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種德堂吳氏字輩(清朝屬惠來縣龍溪都梅田樓,當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紀常名鼎,奕季聯芳。
2001年續排增十六字輩:毓仁貽衍,德讓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華。其中“用”字輩相當於全國吳氏第101
代。
江西省
江西九江荊林街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德、思、伯、志、孟、時、天、國、道、中、之、登、光、宗、
應、懋、學、仕、宜、崇、周、邦、新、進、化、富、壽、兆、
長、英、照、代、文、人、起、恤、茲、建、立、洪、昌、昭、
高、尚、法、錫、慶、開、先、業、修、和、本、在、同、倫、
常、呈、瑞、象、敦、厚、作、英、雄、孝、左、禎、祥、集、
熙、康、治、理、通、書、香、延、祖、澤、華、耀、振、興、
豐、信、義、符、欽、敬、親、愛、樂、鹹、雍。
江西九江荊林街大大路吳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德、思、伯、志、孟、時、天、國、道、中、之、登、光、宗、
應、懋、學、仕、宜、崇、周、邦、新、進、化、富、壽、兆、
長、英、照、代、文、人、起、恤、茲、建、立、洪、昌、昭、
高、尚、法、錫、慶、開、先、業、修、和、本、在、同、倫、
常、呈、瑞、象、敦、厚、作、英、雄、孝、左、禎、祥、集、
熙、康、治、理、通、書、香、延、祖、澤、華、耀、振、興、
豐、信、義、符、欽、敬、親、愛、樂、鹹、雍。
河南省
河南省商城縣一支家譜字派(一百零一世起):
聞學傳宗,忠孝允從。世承先志,家慶國封。德為仁積,道以義隆。貽謀祖澤,紹業天功。長開佑啟,遠裕寬宏。迎祥保太,本懋枝榮。芳名百代,光耀大同。顯揚輝蔭,景際雲龍。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聖賢帛統緒,倫紀守和平。克信詩書禮,源尋雅頌聲。延陵陪宇宙,渤海滿懷瀛。
江蘇省
徐州下邳吳姓,明洪武年間,先祖官居古下邳,繁衍後代,枝繁葉茂。
下邳吳氏117世起各支統一字輩:
仁愛忠孝嗣續長,鼎盛昌隆煜華章,法治國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富康。
其它
吳氏思源堂一支字輩:“國士登來世文章啟今時德原澤宜遠材高功應奇英倫光前列敘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則為政樹鴻猷一本樂昌順封賜記岐周”。
吳氏三讓堂一支字輩:“忠厚傳家遠行親繼澤長衣冠登相位黼黻發榮光”。
吳氏一支字輩:“傅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氏三在堂一支字輩:乾坤多清淑、鍾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義啟宏基、榮先綿厚澤、濟世應昌期、傳之億萬載、統緒昭創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與祈天錫瑞裔耀裕慶家聲秉禮遵和睦懷仁啟顯榮同期崇克讓祖□永為程”;
坤派:“丹桂碧蘭香秀連清芝芳英貞榮翟淑婉毓琳琅孟傳名訓正湛著今儀良宜室賢相助□成家義有方”;
吳氏一支字輩:“傳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占35.8%,A型占29%,B型占27.1%,AB型占8.1%
姓氏名望
吳起,戰國時軍事家。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吳芮(約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漢交替時期的百越領袖,他是第一個回響秦末農民起義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陽王;漢朝建立,改封為長沙王。卒於公元前201年,謚“文王”。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二位。
吳道子(約680-759)唐代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畫史尊稱“畫聖”。
吳權(898年-944年)南漢靜海軍節度使之婿,公元937年楊廷藝為牙將矯公羨所殺,翌年吳權從愛州(今清化)出兵擊殺矯公羨。939年,敗南漢軍於白藤江,稱王,建都古螺(今河內西北,紅河北岸,為原唐代安南都護,即交州),從而造就越南脫離中國統治,被後世視為古代越南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吳權去世,享年四十七歲,在位共七年。
吳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今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人,被民間尊為“神醫”。
吳時來(1527—1590),男,字惟修,號悟齋,浙江仙居縣白塔鎮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鄉試中舉。次年會試不第。歸來後至離家二十里的景星岩古剎,面壁苦讀,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進士,任松江府推官。萬曆十二年(1584),任湖廣按察副使,鏇升任刑、吏二部侍郎。十五年,官至左都御。
吳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人。吳勉起義首領。
吳承恩(約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說家。被認為是《西遊記》作者。
吳有性(1582—1652),字又可,漢族,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吳振(?—1632後)字振之,一作元振,號竹嶼、雪鴻。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朝畫家
吳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遼東人,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吳襄子,孫吳世璠。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清代政治家、科學家。著有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昌碩(1844.8.1—1927.11.29)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
吳虞,學者,猛烈抨擊舊禮教和儒家學說,胡適稱他為“中國思想界的清道夫”。
吳邦國,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
吳官正,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 。
吳儀,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 。
吳健廣,同濟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德語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上海外國語學院德語學士,德國魯爾大學哲學(日爾曼學)碩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