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

桂竹

桂竹(學名:Phyllostachys makinoi),又稱台灣桂竹,分布於台灣中北部海拔100-1500米地區的散生竹種,是台灣特有種。桿高約12米,直徑4-8厘米,節間長12-40厘米,節有兩個明顯的環,幼桿呈粉綠色,後變深綠,一旦年老則轉變為棕綠色;地下莖多為實心,根莖橫走繁生。竹桿表皮堅硬,桿肉厚0.4-1厘米,在各類竹材中抗彎強度最大,最適劈成竹篾製作竹編器具,早年在台灣被用來製成米籃、畚箕、魚簍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桂竹用途甚廣,還可以當作包管家具的材料,筍亦可食用。加上繁殖迅速,覆蓋面積頗廣,長年是台灣的重要經濟作物。桂竹亦稱斑竹、五月竹、麥黃竹、小麥竹,因在麥共同時成竹,故有此名。《宣統湖北通志》:桂竹作圭竹,謂之貴竹。《竹譜》作桂竹,謂高四五丈,大二尺圍,狀如甘竹而皮赤。《諸官故事》云:梁元帝竹林堂亭前有竹,名桂竹,來風防露,上下合流,每日出羅紈翠,望若花開。因桿籜上有褐色斑點,故又名斑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桂竹桂竹
竿高可達20米,粗達15厘米,幼竿無毛,無白粉或被不易察覺的白粉,偶可在節下方具稍明顯的白粉環;節間長達40厘米,壁厚約5毫米;竿環稍高於籜環。籜鞘革質,背面黃褐色,有時帶綠色或紫色,有較密的紫褐色斑塊與小斑點和脈紋,疏生脫落性淡褐色直立刺毛;籜耳小形或大形而呈鐮狀,有時無籜耳,紫褐色,繸毛通常生長良好,亦偶可無縫毛;籜舌拱形,淡褐色或帶綠色,邊緣生較長或較短的纖毛;籜片帶狀,中間綠色,兩側紫色,邊緣黃色,平直或偶可在頂端微皺曲,外翻。末級小枝具2~4葉;葉耳半圓形,縫毛髮達,常呈放射狀;葉舌明顯伸出,拱形或有時截形;葉片長5.5~15厘米,寬1.5~2.5厘米。花枝呈穗狀,長5~8厘米,偶可長達10厘米,基部有3~5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6~8片,葉耳小形或近於無,繸毛通常存在,短,縮小葉圓卵形至線狀披針形,基部收縮呈圓形,上端漸尖呈芒狀,每片佛焰苞腋內具1枚或有時2枚、稀可3枚的假小穗,惟基部1~3片的苞腋內無假小穗而苞早落。小穗披針形,長2.5~3厘米,含1或2(~3)朵小花;小穗軸呈針狀延伸於最上孕性小花的內稃後方,其頂端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小花,節間除針狀延伸的部分外,均具細柔毛;穎1片或無穎;外稃長2~2.5厘米,被稀疏微毛,先端漸尖呈芒狀;內稃稍短於其外稃,除2脊外,背部無毛或常於先端有微毛;鱗被菱狀長橢圓形,長3.5~4毫米,花葯長11~14毫米;花柱較長,柱頭3,羽毛狀。筍期5月下旬。稈環隆起而使竹稈各節有明顯的2環,新稈綠色,常無粉,老稈深綠色;籜鞘黃褐色底密被黑紫色斑點或斑塊,常疏生直立短硬毛。小枝具葉3~6。稈質堅硬,有彈性,為重要材用竹種,亦可劈篾編物,用途頗廣。

價值用途

本種竿粗大,竹材堅硬,篾性也好,為優良用材竹種;筍味略澀。
竹稈可供建築、棚架用,或用撐篙、農具柄、扁擔、旗桿。竹篾較水竹和淡竹硬脆,可編曬席、簍等。筍可食。也是優良的綠化樹種。此竹成材早,產量高,輪伐周期短,堅硬而有彈性,適宜建築和家用。

生長習性

陽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能耐-18℃低溫、喜山麓及平地之深厚肥沃土壤,不耐粘重土壤。耐鹽鹼,適應性強。生長在海拔700~1300米處方玫栽培。

地理分布

分布較廣,分布於中國黃河流域至長江以南各省區。湖北省紅安縣產此竹,其北部山區幾乎都有。從武夷山脈向西經五嶺山脈至西南各省區均可見野生的竹株。早年引入日本。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主要變種

壽竹(變型)
桂竹桂竹
與原變型的區別在於新竿微被白粉,竿環較平坦,節間較長,籜鞘無毛,通常無籜耳和鞘口繸毛。
產四川東部和湖南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梁平。
筍味甜,較毛竹筍味美;竿供製作涼床、竹椅、灰板條、蒸籠和竹簾;竿稍可製作柴耙,枝作掃帚;籜鞘作雨帽和包裹粽子用。
斑竹(變型)
與原變型的區別在於竿有紫褐色或淡褐色斑點。
產黃河至長江流域各地。模式標本采自河南博愛。
本種竿粗大,竹材堅硬,篾性也好,為優良用材竹種;筍味略澀。亦可栽培供觀賞。
黃槽斑竹(變型)
本變型之節間具黃溝槽及褐色斑點。
產河南博愛,浙江安吉竹種園有栽培。活模式竹叢栽於安吉竹種園。
McClure1957年在"BamboosofPhyllostachysundercultivationintheUnitedStates"UpAgr.Handb.USDANo.114一書中尚記有cv.Castillon,cv.SlenderCrookstem以及cv.WhiteCrookstem等3個栽培型。根據書中所稱均是原產於中國,美國則是引入栽培的,但迄今尚未見到標本,故暫不收入。

標本信息

館/條形碼 學名 中文名 採集人/號 採集年份 省名
PE 01549838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隴西山考察隊 0005 1991 福建
PE 01549837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隴西山考察隊 0156 1991 福建
PE 01549840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隴西山考察隊 1261 1991 福建
PE 01851843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北京隊 001291 1988 湖南
PE 01803310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武陵山考察隊 1598 1988 貴州
PE 01645441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曾新宇 86055 1986 浙江
PE 01512737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Dai et Huang 8309 1983 廣西
PE 01512740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青藏隊區系組 7934 1982 雲南
PE 01644523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Zhou Ra81509 1981 浙江
PE 01644478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楊紹中 Y81050 1981 浙江
PE 01644600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盧炯林 78105 1978 湖北
PE 01512735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Dai Qi-Hui 77-3 1977 廣西
PE 01512666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崔鴻賓 7718 1977 山東
PE 01512723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李文德、張文宏 77012 1977 貴州
HITBC 069924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桂竹 孫吉良 21527 1977 湖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