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介紹
查濟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查濟古村,距涇縣縣城50公里。
原有108座橋樑,108座祠堂、108 座廟宇,現尚有古代建築140餘處。其中橋樑40餘座,祠堂30座,廟宇4座。是查濟村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
其中:元代建造的“德公廳屋”,處於村中水郎巷,三層門樓,廳內前檐較低,檐柱楠木質,粗矮渾圓,柱礎為覆盤式,無雕琢。
明代的“涌清堂”、“進士門”,雕刻細膩,結構精緻。
歷史文化
查濟,“查”念“zhā”,而不是“chá”,因為這裡的大部分人都姓查。查姓的老祖先原來姓姬,名叫姬延,在周朝的時候,封于山東濟陽查地,後來到這裡 就由姬姓改為查姓。自唐宋以來,查氏族人在這裡開始建立一系列的家規、家訓及家理。明嘉靖年,查絳又進行了整理,訂立家規十條、家訓十四條和家理五條。而 事實上,這些家規、家訓和家理就是查濟的法律,氏族擁有對其成員立法的權利,這種權利具有超越當局法律的效力,在宗教禮儀上,它還具有抗拒法律的效力。
村落規模
查濟村四面環山,周圍有四門(鍾秀門、平嶺門、巴山門、石門)、二塔(青山塔、如松塔);三水(岑河、許河、石河)合一,穿村而過。
跨河架有平橋、拱橋、洞橋。有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廟宇,一百零八座橋樑;有孝子坊、貞節坊、官宦牌坊等十八座。有元、明、清三代古民居100餘幢。關於查濟風光,有詩讚曰:“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寺廟亭台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
建築特色
古樸滄桑
查濟村莊,規模很大,似乎在建村時不曾有過整體規劃,整個村子顯得有些零散,像個迷宮,數不清的巷子,讓你不知身在何處。街道像是已經走過,卻又新奇。巷子處處相通,七彎八拐終有出口。腳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踩磨得溜光鋥亮,記錄著古老的印跡。[1]
據說古代查濟村外鍾秀、石門、巴山、平岑四門,有如松、青山、巴山三塔;村內岑溪、 許溪、石溪三河穿村而過。村中有祠堂、廟宇、橋樑各一百零八座;有孝子坊、貞節坊、官宦牌坊等十八座。
古村老式民居鱗次櫛比,黝黑的屋瓦,淺灰的馬頭牆連成一片。大部分房子還都住人,可以像串門般地隨意進入居民家中轉悠。主人早已習慣,自管自忙活著;多有善意的笑容,但並不以特別的關注,使人更感自在親切。
查濟古村可以看見的似乎只是陳舊破碎的景象,農婦在溪水中洗衣,犬寵在巷中慢走,然而,昔日的繁華卻變成今日平靜的農居生活。如今的查濟像是熟睡老人,在滄桑的眉宇間透露出昔日的繁盛。
查濟村周圍有四門三塔:四門是:鍾秀門、平嶺門、石門、巴山門;三塔為: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樸典雅。據說三座塔是查姓家族為振興查濟文風,而於清嘉慶年間資興建的。
雕飾精美
查濟村的明清民居古建築群,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濟河兩岸,綿延10里,現存有明代建築80處,清代建築109處。
建築群房屋結構,皆為多進式,分別是或三進、或四進的;進間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摟廊廓置有“美人靠”;
條石砌就牆基,柱基為圓形雕石,牆體青磚,屋上黑瓦,翹角飛檐。傳統的雙披屋頂半掩半露,躲在重重疊疊的山牆後面。高出屋頂的山牆,既可阻止火勢蔓延,又具防盜作用。山牆造型豐富,有雲形、弓狀、階梯式等,牆頭呈翹首長空的馬頭狀。
古宅的門框均為花崗石,屋內進深和開間都很大,天井有“一”字形或“四” 字形的,窗友好極少,多在高處,採光通風良好。
古宅的門坊、牆裙、柱礎上、窗欞和門楣上,都有精美的雕飾。栩栩如生的人物、鳥獸,雅致的山水、花卉,富有文人氣息。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徽式建築中的“三雕”,即令人驕傲的飛檐木雕、柱礎石雕與高大的門頭磚雕。古雕、磚雕、木雕在查濟隨處可見,幾乎所有的明清建築都是雕樑畫棟。在“二甲祠”里被集中展示。
門窗扇格的木雕、廳堂柱礎的石雕、門樓門匯的磚雕,繁刻精鏤,玲瓏剔透,畫面各異,或花鳥、或禽獸、或人物,栩栩如生。
其中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偉、結構精緻。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鏤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手法嫻熟精美。
這些古代民居外形全是青磚黑瓦,並不是古代查濟人沒有財力或不具審美意識。明清時期,查濟人多在外經商.不乏富商巨賈,且查濟文風極盛。那么查濟人為什麼不把住宅裝潢得五彩紛呈呢?
原來中國封建社會對色彩的使用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區分。平民百姓,縱使有萬貫家私,也絕不允許在住宅上使甩各種金碧輝煌的彩畫與裝飾。
布局巧妙
雖然住宅是統一的青磚黑瓦,但聰明的查濟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結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運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借景、對景等手法,形成“堤內損失堤外補”,“門外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的“天人合一”的格局。
房屋間有街巷相通,岑河、許河、石河三水台一的查濟河逶迤穿村而流,石渠繞每家每戶而過;查濟河因落差較大,清澈的河水迭瀑式地流淌,沿河錯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橋、板石橋、洞石橋,將兩岸民居相連。飽經滄桑的石橋,藤蘿纏繞,遠望猶如碧玉橫架水上,與兩岸青磚黑瓦遙相呼應。
據說,查濟村原有108座橋、108座廟、108座祠堂,也蘊涵傳統的文明觀念。
山水意境
查濟村雖歷經百年風雨治桑,不復有往日風采,卻仍存有紅摟,天申、靈芝等15座橋和10餘座祠堂、廟宇,其中規模較大的寶公祠、洪公柯、二甲祠中的鎦金飛檐、雕樑畫棟中不難想見查濟村的昔日風貌。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門,石橋跨河溪,兩岸古建群”。悠遠獨特的建築文化,鍾靈旒秀的山水意境,蘊育了昔日的查濟人民。站在明清古建築群面前,情不自禁地激起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自豪感,讚嘆祖先創建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的勤勞與智慧。
經典建築
旭陽堂
查濟古鎮旭陽堂建立於明末清初,旭陽堂位於查濟包公祠東200米處的查濟東籬雅舍院內。
旭陽堂為清初徽州查姓大鹽商所建,距今已有300年歷史。旭陽堂高大寬敞,石基礎紮實,室內石礎石墩均有精美雕花。木柱粗大挺拔,不惜用料。
室內大堂雕刻精美,或人物,或花草,有粗狂之筆,亦有細膩勾勒至眉梢毛髮。大堂以及走廊均以鍺青大方磚鋪設,大堂內方磚為橫平豎直鋪設,寓意做人周正忠誠。走廊方磚為斜面鋪設,增加變化與韻味。
旭陽堂天井為徽派典型建築的天井,且為多條巨大的整塊青石厚板鋪設,堅實厚重,渾然天成。天井晴日採光,雨季排水,並且夜半叮咚水聲,為這高大的藝術建築帶來了點睛神韻。
旭陽堂二層為閣樓,均帶有雕花迴廊。上面曾儲藏查姓家譜數冊,名人字畫無數,據村落里80歲老人介紹,旭陽堂收藏有江南四大才子之唐寅(唐伯虎)真跡,可惜文革中,破四舊,村里少年抱出所有藏物,付之一炬。殘存幾片查姓乾隆年間家譜。不過這點殘存也成為查濟查性家譜最古老的收藏。該殘片均以上等宣紙配小楷,筆墨蒼勁有力,雖然歷經幾百年,依然清晰如新。
旭陽堂大堂寬敞,牆壁邊上配有大桐油等所用的鐵制插孔,房頂用青磚配精工椽子以白石灰抹縫,探頭仰望,青天白線,意境深遠。
當年查姓鹽商所蓋房屋占據查濟村東二分之一以上土地。大堂、學堂、廚房、前庭後院一應俱全,但是有些房子年代久遠失修,壞損嚴重或者倒塌。現存除了旭陽堂之外,留存下來的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懷素堂
懷素堂位於“瑞凝午道”的北道上,建於清中期,座西朝東,建築面積達253平方米。臨道是高大的磚木門樓,八字門,高高的石級,顯示出房屋與主人的不凡氣勢。拾級進入門樓,是一庭院。院內設花台,正屋花磚門牆,青石門坊,內有一字天井通兩廂。堂廳五列木柱,方形青石雕花柱礎。天井兩邊白石牆裙,用圓雕的手法刻“麒麟望月”、“鯉魚跳龍門”,刀筆圓潤生動,體現了主人的理想追求。兩廂門額上有扇形石雕,構圖清新獨到。青石地壠坊上刻鹿鶴紋飾,小小透氣孔或透雕成城門,有馬奔出,或透雕成壽桃,有猴攀摘,可謂匠心獨運。正廳屏風上沿有長方形木欄板,鎏金五福捧壽、喜事連年和八寶圖鏤空雕。屏風后有小閣樓,十扇窗門上淺雕纏枝花紋。上為祖宗牌位供處。堂廳的斜撐,雀替盡為人物雕、花卉雕。堂廳兩邊四間正房、門窗上雕刻鳳穿牡丹、鴛鴦戲水、麒麟送子和松鼠葡萄等寄寓人們美好願望的圖案。連屋內陳設的桌椅、木床也是精雕細縷。
寶公祠
寶公祠的非凡之處,首推進門大樑上的兩塊大浮雕,上刻“獅子滾繡球”,其雕刻之精、氣勢之雄世之罕見。幾十根一人抱不到的銀杏木大柱及柱下的石磉,更是讓人讚嘆不絕,石磉直徑達一米有餘,並伴有各種細緻精美的雕刻。國家文物協會會長羅哲文教授見到讚嘆說:“這裡的石磉之大,雕刻之精,可與北京故宮的媲美。”柱子周圍和梁架木結構上均有各種浮雕、鏤空雕,動物、人物、花卉,均是精巧別致。
祠堂共有三大進,第二進牆壁上,兩邊書有巨大的“仁、義、廉、恥”四個大字,象徵著主人遵循祖訓家規之意,而查寶源正直清白的一生(被族人敬為“仁厚長者”),一直是族人們的榜樣。祠堂的最後一進更為講究,穿過第二進巨大的屏風,在天井下面是對稱的左右兩個水池,兩池中間有石板砌成的石拱橋,橋的兩側和後進臨水池的一邊設有欄桿、石板欄桿上雕刻各種動物和裝飾花紋。而天井外面的兩個翹角下設有周圍的美人靠,這種巧妙的造型構思,在古建築中實屬罕見。
德公廳屋
德公廳屋牌坊,座落於許溪河南岸扁官巷內,它的門樓始建於元朝順帝十年(公元1333 年),這幢門樓既是一座廳屋的大門,又是一座可以獨立的牌坊,此牌坊乃是元順帝敕封“永德公”為“明羲官”而建造的牌坊。
該門樓(牌坊)為磚木石結構,共有四層,其第一、二、三層磚雕尤為一絕,(其中第一、二層磚雕文革中被砸毀)現保留的第三層磚雕圖案為“鯉魚跳龍門”,她象徵著該房主人已步入顯赫官位之意。第四層則為皇帝御書“聖旨”和“明羲官”大字。門樓的磚柱石礎均為倒立,乃是元代建築風格的典範。
獲得榮譽
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決定將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查濟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第一批)此處添加:查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景觀村落。
2017年11月17日,查濟古村獲評2017最受網民喜愛的十大古村鎮。
美食特產
宣紙
《新唐書.地理志》載有:唐代“安徽宣州府產宣紙,年年進 獻皇帝。”可見,宣紙那時已有名聲了。
涇縣宣紙以細薄、綿韌、潔白、緊密、墨韻層次清晰、色澤經久不變、不蛀不腐、卷折無損為特點。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系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皖南涇縣黃田鄉涌溪,生產歷史已有五百餘載,曾為歷朝之貢茶,現為饋贈之佳品;
茶葉特徵:鮮茶葉如碧玉,味似花香;採摘標準,製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聲;色如墨玉,油泣顯毫;湯色杏黃明淨,滋味醇正甘甜;質優形美,耐泡持久,攜帶方便,實乃茶中之珍品。
琴魚茶
涇縣琴魚茶是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特產。
“琴魚茶”流傳於皖南涇縣,是一道具有獨特風味的茶中佳品,因用琴魚製作而得名。
在陽春三月柳綠桃紅時,當地人用特製的三角網等捕撈工具將琴魚撈起後,趁著鮮活將魚放進有茶葉、桂皮、茴香、糖、鹽等調料的沸水中,煮熟後放到篾匾上晾淨除濕,再用木炭火將其烘乾至橙黃色就成為別有風味的琴魚乾了;若是密封存放,數月不變形色。
琴魚茶略帶茶味,更有淡淡的腥味、鹹味與鮮味,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琴魚茶隨著沸水的沖泡,杯中立即會騰起一團綠霧;須臾、清澈的茶湯中琴魚就好像“死而復生”,它們個個頭朝上、尾朝下、嘴微張、眼圓睜,在杯中搖擺游弋,如戲水、似遨遊,可謂是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茶湯飲後,可將魚乾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其肉嫩酥軟、鹹中帶甜,鮮美爽口令人慾罷不能。
因此,在涇縣地區流傳著一句話關於琴魚與琴魚茶的佳話:上桌是盤中珍餚,品茗乃茶中佳品
交通
自駕
涇縣——查濟:省道322雲嶺方向——丁橋、雲嶺——包合轉XD64——厚岸——查濟,涇縣到查濟沿途均有指示牌
上海——涇縣:滬渝高速——廣德——宣廣高速——宣城——省道322——涇縣
南京——涇縣:寧蕪高速——蕪湖——國道205——涇縣
合肥方向:合銅黃高速——青陽縣陵陽收費站下高速——省道103——XD37——查濟
黃山方向:合銅黃高速——太平湖收費站下高速——省道103——XD37——查濟
其他方向均可先駕車至蕪湖、宣城
公共運輸
涇縣--査濟:涇縣到查濟45公里,從涇縣客運站往東200米,短途汽車站有發往厚岸的班車,每30分鐘一班,票價:12元/人。厚岸到查濟有紅色小三輪,票價5元/人
南京--査濟:南京中央門汽車站有直接到涇縣班車,8:00 12:20 13:40,票價64元/人
上海--査濟:上海汽車站有直接到涇縣班車,全天每個時段基本都有
沒有直接到涇縣班車的城市,均可先坐車到蕪湖、宣城
住宿
查濟有很多寫著“專供美院師生寫生住宿”的旅館,查濟獅子山的“查濟如成農家樂”也提供住宿、農家菜、農村生活體驗服務,這個農家樂正對如松塔,是觀塔的絕佳位置,屋後是片竹林,屋旁有處清代古建築。
注意事項
講解員會把當地的一些文化,名人文事說道一番,聽完後你會發現路邊的不起眼的小柱子都會有一段的故事,想徹頭徹尾了解這個地方的不妨請上講解員。
查濟常常有很多前來寫生採風的學生。因為村裡的飯店有限,所以吃飯時間可以提前錯開高峰期。
晚間建議遲早,山里休息時間較早,晚了可能沒有東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