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分布
東方螻蛄華中、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每年發生1代,華北、東北、西北2年左右完成1代,陝西南部約1年1代,陝北和關中1~2年1代。在黃淮地區,越冬成蟲5月份開始產卵,盛期為6、7兩月,卵經15~28d孵化,當年孵化的若蟲發育至4~7齡後,在40~60 cm深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復活動,為害至8月開始羽化為成蟲。若蟲期長達400餘天。當年羽化的成蟲少數可產卵,大部分越冬後,至第三年才產卵。在黑龍江省越冬成蟲活動盛期約在6月上、中旬,越冬若蟲的羽化盛期約在8月中、下旬。東方螻蛄可為害各種蔬菜。
蟲態有成蟲、卵、若蟲。成蟲、若蟲均在土中活動,取食播下的種子、幼芽或將幼苗咬斷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亂麻狀。晝伏夜出,晚9—11時為活動取食高峰。
其主要習性是:
群集性。初孵若蟲有群集性,怕光、怕風、怕水。東方螻蛄孵化後3~6天群集一起,以後分散為害;華北螻蛄初孵若蟲3齡後方才分散為害。
趨光性螻蛄晝伏夜出,具有強烈的趨光性。利用黑光燈,特別是在無月光的夜晚,可誘集大量東方螻蛄,且雌性多於雄性。故可用燈光誘殺之。華北螻蛄因身體笨重,飛翔力弱,誘量小,常落於燈下周圍地面。但在風速小、氣溫較高、悶熱將雨的夜晚,也能大量誘到。
趨化性。螻蛄對香、甜物質氣味有趨性,特別嗜食煮至半熟的穀子、棉籽及炒香的豆餅,麥麩等。因此可製毒餌來誘殺之。此外,螻蛄對馬糞、有機肥等未腐爛有機物有趨性,所以,在堆積馬糞、糞坑及有機質豐富的地方螻蛄就多,可用毒糞進行誘殺之。
趨濕性。螻蛄喜歡棲息在河岸渠旁、菜園地及輕度鹽鹼潮濕地,有“螻蛄跑濕不跑乾”之說。東方螻蛄比華北螻蛄更喜濕。東方螻蛄喜歡潮濕,多集中在沿河兩岸、池塘和溝渠附近產卵。產卵前先在5~20 cm深處作窩,窩中僅有1個長橢圓形卵室,雌蟲在卵室周圍約30 cm處另作窩隱蔽,每雌產卵60~80粒。
形態特徵
卵:橢圓形。初產長約2.8mm,寬1.5mm,灰白色,有光澤,後逐漸變成黃褐色,孵化之前為暗紫色或暗褐色,長約4mm,寬2.3mm。
若蟲:8~9個齡期。初孵若蟲乳白色,體長約4mm,腹部大。2、3齡以上若蟲體色接近成蟲,末齡若蟲體長約25mm。
成蟲:體長30—35 mm,灰褐色,全身密布細毛。頭圓錐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卵圓形,中間具一暗紅色長心臟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較短,僅達腹部中部。後翅扇形,較長,超過腹部末端。腹末具1對尾須。前足為開掘足,後足脛節背面內側有4個距。
基本內容
東方螻蛄學 名: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英 名:Oriental mole cricket
別 名:拉拉蛄、土狗子、地狗子 東方螻蛄可為害各種蔬菜。
蟲態有成蟲、卵、若蟲。成蟲、若蟲均在土中活動,取食播下的種子、幼芽或將幼苗咬斷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亂麻狀。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30—35 mm,灰褐色,全身密布細毛。頭圓錐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卵圓形,中間具一暗紅色長心臟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較短,僅達腹部中部。後翅扇形,較長,超過腹部末端。腹末具1對尾須。前足為開掘足,後足脛節背面內側有4個距。
防治:
[農業防治]
A、精耕細作,深耕多耙;
B、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C、有條件的地區實行水旱輪作。
D、人工捕捉。
[馬糞和燈光誘殺]
A、在田間挖30厘米見方,深約20厘米的坑,內堆濕潤馬糞並蓋草,每天清晨捕殺螻蛄;
B、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藥劑防治]
A、將豆餅或麥麩5公斤炒香,或秕谷5公斤煮熟晾至半乾,再用90%晶體敵百蟲150克兌水將毒餌拌潮,每畝用毒餌1.5-2.5公斤撒在地里或苗床上。
B、在螻蛄為害嚴重的菜田,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1-1.5公斤與15-30公斤細土混勻後,撒於地面並耙耕,或於栽前溝施毒土。蔬菜苗床受害重時,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洞殺滅害蟲。
節肢動物門(直翅目、螳螂目)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