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

廚餘

廚餘是有機垃圾的一種,包括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蛋殼、茶渣、骨、貝殼等,泛指家庭生活飲食中所需用的來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殘留物。6 若將廚餘製成的有機肥施用於1.2公尺以上的果樹、路樹或校園樹木,則可距離樹幹約1.5公尺處挖掘一個直徑約50公分,深約60公分坑洞,再將一桶約12公斤已腐熟的廚餘直接倒入,上面至少復土10公分,約2個月後,這些廚餘即可轉變成有機肥料。‧ 最終產品—有機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解決土壤酸化、固化,回歸自然完善的堆肥化處理,廚餘可以變成有機肥料,不僅可以改善日益酸化或鹼化的土壤,(緣於過度使用化肥所致),也可以發展小區花園,美化小區環境,且推動有機耕作,促成全面綠化,有利推廣生機飲食國民健康。

有機垃圾

主要指農、漁、牧業之廢棄物或下腳料,另包括廚餘、動物糞尿、茶葉渣、咖啡渣、各類有機污泥(含食品等污泥)、市場肉品及果菜之下腳料等。有機垃圾量含量約占一般垃圾之三成以上,但含大量水份(廚餘最高含水量約85﹪以上),以往將其歸類為可燃性垃圾其實是不正確的說法;如將廚餘等有機垃圾加以焚燒,不僅降低焚化爐溫度,(燃燒垃圾;如溫度降低至某程度則易產生戴奧辛等有毒塵粒)甚而會減低其使用年限。如予以掩埋則因其具有機物質,固可被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分解;但若未迅速消毒處理或場地妥善處置仍易腐敗發臭,滋生蚊、蠅、蟲、蟑等病媒。並遭鼠類、狗等翻食,若無妥善處理,不僅會妨害衛生,並污染空氣及水源。也由上可知,垃圾發臭的原因,亦即垃圾產生空氣污染的方式,來自1.其中有機物質分類發酵時所產生的臭氣(以氨氣及甲烷等為主)。 2.就地焚化產生的濃臭煙味,通常不同性質垃圾之濃煙會有不同氣味。

家居堆肥

小區廚餘堆肥 廚餘等有機垃圾,由小區集中處理並施以堆肥化,所獲之有機肥料(亦可理解農家肥)也能適當分配利用,確實做到資源回收再利用。

特殊菌種原理

材料

. 家裡準備兩個可完全密閉,下方具濾網、凹槽及排水用水龍頭的特製廚餘桶。

. 有機肥料除臭劑:以天然米糠、黃豆粉為介質,含乳酸菌、放射菌及光合作用菌等菌種。

. 廚餘:大小通吃,葷素生熟不忌。

使用程式

1 將每天廚房產生之廚餘垃圾,瀝乾水分後,放入垃圾桶內,每層垃圾上方施灑上一層特製的有機肥料除臭劑,並將桶蓋密封。

2 有機肥料除臭劑及垃圾桶應隨時密封,並避免陽光照射。

3 每天應記得打開廚餘收集桶的水龍頭,將桶內發酵過程所產生的水排出,以避免產生臭味。

4 將每天自廚餘收集桶內排出之滲出水後,稀釋約100~300倍後,即可成為植物的液肥,或排入廁所馬桶、流理台及浴室落水孔,可促進排水管線暢通。

5 廚餘收集桶裝滿後,再封存腐熱7至10天,埋入土中,或與5倍土壤混合堆放再發酵15至20天后,做為盆栽或花園復土,即成為一種良好的有機肥料。

6 若將廚餘製成的有機肥施用於1.2公尺以上的果樹、路樹或校園樹木,則可距離樹幹約1.5公尺處挖掘一個直徑約50公分,深約60公分坑洞,再將一桶約12公斤已腐熟的廚餘直接倒入,上面至少復土10公分,約2個月後,這些廚餘即可轉變成有機肥料。

自然法則原理

材料

‧ 一個有桶蓋的塑膠桶

‧ 土壤(不能用黏土)

‧ 廚餘:大小通吃,葷素生熟不忌

使用程式

1 將塑膠桶底部打洞,讓水分漏出,滲至地下。

2 在桶子底部鋪上6至7公分的土壤。

3 將已瀝乾的廚餘倒入,平鋪於土底上。

4 上面再平鋪一層土壓實,以免臭味溢出。

5 以後每倒入一層廚餘,便鋪上一層土壓實,類似三明治、千層派的做法。

6 堆置至8、9分滿時,最後上層再鋪一層較厚的土壤約7、8公分。

7 每次倒完廚餘都要加蓋密封,不讓空氣進出,才能把廚餘悶熟。

8 桶子底部打洞所流出之水加以收集,即是最佳的液態肥料,可用於澆花及種菜。

有機肥料介紹

生肥與熟肥的不同:

有機質都是由多元體的大分予所構成,諸如骨粉、魚粉、肉粉、大豆、米糠……這一些有機質稱之為"生肥",它們都不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而必須經過微生物酵的過程,才能分解成植物可吸收的有機營養分(熟肥),也就是說生肥經過完全的發酵分解才能分解成熟肥,這種發酵的過程稱之為堆肥化(Compoting)。

生肥、半熟肥與全熟肥:

只有全熟肥才能毫無顧忌地施放耕地使用,因為全熟肥不再產生髮酵熱、有害氣體、病原菌及病蟲害。不過全熟肥在發酵期中所產生的有機營養分,包括胺基酸、核疳酸、維他命、植物生長激素、抗生物質……等都已大部消失,肥效損失浩大。相反地,生肥有機質受土壤中微生物(有益菌或病原菌)的分解之後,產生各種新鮮有效的有機營養分在未受破壞之前及時來提供植物的生長之需。

因此有效肥分是使用生肥的好處,不過發酵時所產生的發酵熱、各種有毒的氣態產物(如氨氣及硫化氫)為害植物。同時又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消耗大量氮源及氧氣,造成作物缺氮現象(氮飢餓現象)及缺氧現象。

生肥中病原菌又會大量繁殖,它又有病蟲卵子及雜草種子,因此生肥的害處遠超於其肥效的好處,終究發酵完熟的堆肥還是比生肥安全。現代科技發達,已能由土壤中提煉出各種有益農作的土壤微生物來,經純化、培養並量產成綜合微生物製劑,因此,新一代的有機堆肥則能生產出兼顧新鮮有機肥效,並能免於發酵之害的微生物半熟肥。

微生物半熟堆肥(菌肥):

有機材料混勻後,不令其自然發酵而利用有益土壤微生物、水分及打氣翻堆的方式來控制其發酵過程,令有機物在初期大量分解並發出高熱(50C~75C)以殺除病害、昆蟲卵子及雜草種子,然後即以適溫(40C~50C)來緩慢分解為半熟肥,並同時利用其能量來培養大量有益微生物群。如此不但可防止將來施用時發酵而過熱燒根以及氨氣、硫化氫的為害,並可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耗費氧氣及氮素,所造成的缺氧及缺氮的現象。

堆肥化好處

‧ 垃圾減量,減輕處理場(廠)壓力 減量是垃圾處理首要目標,減量最佳法則即是分類、粉碎或壓縮。自主廚餘堆肥,主張小區家庭之廚餘先行分類,再由小區統一粉碎後收集,集中送至堆肥 點堆肥處理。緣此,小區垃圾總量自然減少,同時也可以減輕焚化爐廠及衛生掩埋場的負擔。

‧ 減低病媒滋生,避免流行病源發生,維持環境衛生家庭中如將有機(含廚餘)垃圾與無機垃圾分開處理,且能將有機垃圾貯存時做有效除臭,並注意封緊,不僅能減少臭味,且說無法滋生蚊蠅,降低病媒蚊滋生,和避免疫病發生,又能維持環境衛生。

‧ 最終產品—有機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解決土壤酸化、固化,回歸自然完善的堆肥化處理,廚餘可以變成有機肥料,不僅可以改善日益酸化或鹼化的土壤,(緣於過度使用化肥所致),也可以發展小區花園,美化小區環境,且推動有機耕作,促成全面綠化,有利推廣生機飲食國民健康。

‧ 減少市民垃圾處理費用,如台北市自推行垃圾隨袋徵收,廚餘分類堆肥化一年之後,垃圾勢將再減量30﹪左右,市民在垃圾袋的支出費用也相對減少,獲得實質利益。

‧ 完善的廚餘堆肥化技術,會達到垃圾處理完善的境界。

垃圾處理的最高理想是減量化、安定化、安全化、資源化,而廚餘有機垃圾的資源化(堆肥化),正完全符合它的要求,在完善的規則前提下,做正確適當的處理,自然會依循「四化」之目標執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