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相傳乾隆年間,東台有一家開麵館的老闆,一天晚上,他在街上發現了一家新來的賣麵條的小攤子,便去買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見麵湯濃厚雪白。一會兒功夫,碗面上就結了一層薄膜。他嘗了一口,又鮮又香,比自己店裡的不知要強多少倍。老闆心裡一動,便向攤主細細盤問。原來,那攤主竟是來自皇宮的御廚。由於有一次沒有把湯燒好,就被逐出了皇宮。無奈之下只能挑個小攤,四處流浪,聊以餬口。老闆聽說後,心想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於是連忙將攤主請到店中,由他掌廚。從此,這店裡的麵條,全是用的那御膳廚師親手調製的魚湯,嘗過的顧客讚不絕口。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四鄉八鎮,遠近聞名。“魚湯麵”就此成為東台享有盛名的特產。
東台魚湯麵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能夠潤脾健胃,補虛療腸。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這是因為東台魚湯麵在湯料上,選擇了野生鯽魚、鱔魚骨、豬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鈣和各種胺基酸的特點。食後不上火、不口乾,營養豐富,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膳食養生。民間常有“吃碗魚湯麵,賽過老壽星”之說。
東台魚湯麵如此美味,也難怪當地老百姓常說“吃一碗,想三年”。
魚湯麵,為 東台 名點,源於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近200年歷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
江蘇東台的魚湯麵,已有近200年歷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魚湯麵湯汁乳白,清爽不膩,麵條細而軟滑,特別鮮美可口。
魚湯麵與其他種類的麵條的差別就在於湯。外地的麵湯一般是清湯、雞湯、蝦米湯、骨頭湯等,而東台魚湯麵制湯的主要原料是鱔魚骨和鯽魚。將鱔魚骨洗乾淨後入鍋,用少量豬油煸透,再將炸酥了的鯽魚與鱔魚骨一同入鍋煮沸。待熱湯滾沸後,再改以小火,慢慢熬煮……
烹製方法
原料
精白麵粉20千克,活鯽魚3000克,白醬油3000克,蝦籽50克,鱔魚骨1000克 ,白鬍椒粉25克,生薑50克、紹酒50克,香蔥 100克,青蒜花400克,熟豬油2500克,水1800克
製法
1、鯽魚洗淨,入豬油鍋中炸酥。另將鱔魚骨洗淨放入鍋內煸透。
2、鍋中放水1800克,投入炸好的鯽魚和鱔魚骨燒沸,待湯色轉白後加入熟豬油,大火燒透,然後用淘籮過清魚渣,成為第一份白湯。
3、將熬過的全部魚骨倒入鐵鍋內,先用文火烘乾,然後放入熟豬油200克,用大火把魚骨煸透,加入開水14000克 ,燒沸後再加熟豬油150克,大火燒沸,過清魚渣,成為第二份白湯。
4、用熬制第二份白湯的方法和用料,將開水10000克熬成第三份白湯。然後將三份白湯混合下鍋,放入蝦籽、紹酒、姜、蔥 燒透,用細篩過濾。
5、將麵粉加水揉成麵團,切成細麵條。
6、在碗內放熟豬油7克、白醬油15克和少許青蒜花,舀入沸滾的魚湯。同時,將麵條入沸水鍋中下熟,撈入魚湯碗內即成。
要點
魚湯麵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麵湯。麵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麵色香味俱全。
風味特點
湯白汁濃,滴點成珠,清爽可口。
所屬菜系
淮揚菜,注重刀工,講究火候,口味清淡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