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鎮[江蘇省大豐區大橋鎮]

大橋鎮[江蘇省大豐區大橋鎮]

大橋鎮隸屬於江蘇省大豐區,是大豐區三個省重點中心集鎮之一,地處黃海之濱,位於大豐區東南與東台市交界,與大豐港、國家麋鹿自然保護區、上海市川東農場、省新曹農場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 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5千米,總面積102.4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 81.96平方千米,占 80%;水域20.5平方千米,占2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2人。 大橋鎮面積102平方公里,農民人均純收入20299元。全鎮現有13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69個村民小組,3.5萬人,總面積102平方公里,37000人。全鎮有耕地面積6.55公頃,務農勞力13200人。

地理位置

2017最新大橋衛星圖 2017最新大橋衛星圖

大橋鎮位於東經120°42′04″~120°33′29″,北緯32°54′48″~33°00′52″。地處大豐市東南部,東與上海市川東農場交界,南與東台市頭灶鎮相連,西與萬盈鎮毗鄰,北與草廟鎮接壤。人民政府駐大橋集鎮民建街34號,電話區號0515,郵政編碼224131。距大豐市政府駐地40千米。

大橋鎮境內黃海公路,從鹽城大豐區直達南通海安縣,此段道路是當年沿海岸線風光的道路。此道路距今約150年左右,是當地交通的主要幹道。現被列為江蘇省省道。 大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川東港橫臥境內,上接串場,東流入海,省道226陳李線南連蘇、錫、常、滬,北達徐、淮、連、鹽,近年來,這裡又成了通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必經之地。

主要河流

川東港

川東港貫穿大橋鎮東西全境,是大橋境內主要的河流。川東港西起通榆河,東至川東港閘入海,全長49.2公里,是里下河斗南墾區的一條重要排澇河道,流域面積648平方公里。是江蘇省里下河地區治理的第五排水入海通道,排灌運輸河,由東台至大豐川東閘,以大豐川東閘命名為川東河。

1976年人工疏竣,1987年人工疏竣。里下河腹部東西向骨幹河道車路河經川東港入海,增強里下河南部高水區外排能力,有效降低興化、溱潼窪地水位,實現南部高水高排、北部低水低排的功能分工。工程實施後,可為增加200立方米每秒的排水入海能力。

沿海墾區成陸與開發較遲。唐宋年間,海岸線仍維持在范公堤附近。黃河奪淮,灘涂迅速東伸,新漲之地,煮鹽發達,續開運鹽小河,東抵海邊,西達場垣。南部有栟茶運河貫通,西部有串場河連線。明清時期,結合里下河腹部排水,先後浚治安豐、何垛、丁溪、草堰、白駒、大團、便倉、上岡等通海河港,開挖海河入射陽河。王港、竹港、川東港曾與鬥龍港、新洋港、射陽河並為里下河排水“六港”。清末,淮南鹽衰,始有墾殖,鮑墩、陳洋、李堡以西多栽水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新興、伍佑兩場放墾,次年張謇首創通海墾牧公司。此後20多年,許多墾殖公司相繼成立,大規模廢灶興墾,堤東地區得到初步開發。各公司單獨圈築海堤,挖浚八丈河、大喇叭河、運棉河、海堆河、三倉河、方塘河及內部溝河,建北雙洋、大喇叭、運棉、黃沙港、三里、三門、七門等閘排水入海。民國20年(1931年)江淮大水以後,曾開挖疏浚了何垛河(川東港支流)、竹港、王港、黃沙港等,民國22年建下明閘和川東港閘,23年建王港閘和竹港閘。民國26年,墾區植棉面積曾達700萬畝(含淮北及南通,下同)。由於河道、海堤失修,排水不暢,以後逐年下降。民國30年,抗日根據地民主政權發動民眾修築了射陽河以北海堤,開挖汛鮑河。民國32年疏浚方塘河。民國34年,國民政府導淮委員會制訂《蘇北濱海墾殖區水利工程初步計畫》,民國36年,省建設廳又編制了《蘇北濱海墾區開發計畫書》均未能實施。民國37年,民主政權新開運棉河,改善排水條件。建國前墾區海堤斷續殘破,河道淤淺紊亂,排水不暢成澇,土壤鹽鹼嚴重。沿海擋潮閘有18座,但規模都很小,閘孔總淨寬不足200米,設計流量不足600立方米每秒(閘名詳見第二章第五節)。

1949年9月,華東軍政委員會與蘇北人民行政公署組織棉墾區勘察團,制定治水興墾計畫。首先大規模興築海堤,抗禦潮患。1949年冬到1950年,新建海堤120公里(至1957年全線貫通)。同時疏浚卯酉河、八丈河,新開西潮河於中路港入海,理通內部河溝。1951年疏浚運棉河入黃沙港,1952年開小洋河入射陽河。1954年江淮大水,鬥龍港以南地區服從排澇全局,“滴水不入里下河”,“王、竹、川”3港無力承泄地區澇水,里下河“斗、新、射”三港長時間高水位,墾區嚴重受澇。當年冬季,全線疏浚王港、三倉河、栟茶運河。1955年拓浚東台河於蹲門口入海,長55公里,匯水面積411平方公里(1984年調整為193平方公里),並建三倉河閘、東台河閘,改變這片地區原來向西排水入里下河為直接向東出海。1956年開挖方塘河並三倉河於港入海,建三倉河閘,在此期間,並相繼建成小洋口閘、川東港閘。鬥龍港以南墾區排水稍有改善。

1956年治淮委員會編制的《淮河流域規劃報告》,進一步明確墾區排水單獨入海,劃清水系、整理河道、並港建閘,以減少里下河區受水面積。鬥龍港以南地區於1957年新開大豐乾河長38.4公里、建大豐閘,解決三卯酉河以北、老鬥龍港以東393平方公里排水。1958年開新王港河長45.9公里、建新王港閘,匯水面積593平方公里;全線疏浚川東港、東台河、三倉河、北凌河。1959年拓浚潘堡河,丁堡河;先後建掘苴河閘、東安閘。鬥龍港以北地區於1958年沿老運棉河北開新運棉河、建運棉河閘,解決小洋河以南黃沙港以北437平方公里排水出路;疏浚溝墩至陳家洋段海河。1961年浚新民河穿小洋河入運棉河。並陸續建閘控制入里下河排水乾河支河口。墾區自排水系開始形成。三倉河閘自1955年建成後,閘下引河淤積嚴重,後隨浚隨淤,三年淤平,1962年失去排水作用。

1962年江蘇省水利廳編制的《里下河地區水利規劃報告》,提出墾區5447平方公里由十港排水入海,1903平方公里仍匯入里下河四港。墾區十港排水布局中,鬥龍港以南地區有北凌河、三倉河、東台河、川東港、王港、大豐乾河等6港;鬥龍港與新洋港之間為西潮河,新洋港與黃沙港之間為利民河,黃沙港與射陽河之間為運棉河,射陽河以北為夸套河。“十港”排水能力計畫從873立方米每秒擴大到1823立方米每秒。1963年開新港乾河、建新港閘。改三倉河、方塘河549平方公里來水南排由新港閘入海。同年浚北凌河,建北凌閘與新港閘同港出海。1965年擴浚川東港(何垛河),建新川東港閘,匯水面積648平方公里。1969年後,新港閘、北凌閘下大面積圍墾,到70年代初,兩閘閘下加速淤積,排水困難。1970年,東台縣為解決堤東地區1300平方公里排水問題,除東台河、三倉河、方塘河外,再在東台河、三倉河之間新開梁垛河,三倉河、方塘河之間新開安河。梁垛河直線向東於大丫口入海,長53.5公里,匯水面積605平方公里,海口建梁垛河閘,1974年繼續拓浚潘堡河以東18公里,底寬50~110米,成為東台縣最大排水乾河。1971年冬至1973年春全面整治疆界河(下段即竹港),長48.7公里,建新竹港閘,排水面積359平方公里,王港排水面積減為476平方公里。鬥龍港以北地區,1965年開挖西潮河上段,拓浚下段,建成西潮河閘,改善鹽城、大豐、射陽交界760平方公里的排水出路;1967年建成八丈河入海口雙洋閘;1968年開地龍河,建穿越海河地涵,將海河兩岸424平方公里澇水拉入運棉河;1969年新開利民河,長42.5公里,排水面積640平方公里,建利民河閘,解決新洋港與黃沙港之間地區排水。

1974年,江蘇省治淮指揮部編制《里下河地區水利規劃報告》,提出進一步劃清墾區與里下河腹部排水水系。四港主要作為里下河腹部排水專道,墾區排水力爭單獨入海。對墾區排入四港的水系作局部調整。射陽河以北179平方公里開六里河建大喇叭閘,射陽河以南新民河地區160平方公里擴建小洋河地涵入運棉河;新洋港南北310平方公里,北部潭洋河地區入新民河,南部入西潮河;鬥龍港上段劉莊、白駒、草堰地區240平方公里由四卯酉河入海。墾區入海水系分為夸套河、八丈河、六里河、運棉河、利民河、西潮河、大豐乾河、王港、川東港、梁垛河、安弶河、北凌河、栟茶運河、如泰運河等14個排水區;里下河四港及疆界河、東台河、三倉河、方塘河等作為引水河道,做到引排分開。鬥龍港以南地區於1976年再次拓浚川東港。1978年結合海豐農場圍墾拓浚四卯酉河、建四卯酉閘,排水面積234平方公里。1979年鬥龍港南岸老鬥龍港上新建老鬥龍港節制閘,將老鬥龍港改為引水灌溉河道。大豐、四卯酉兩閘共同承擔通榆河以東,新海堤以西,鬥龍港以南一卯酉河以北地區911平方公里排水。因北凌閘、新港閘相繼淤廢,為解決原北凌閘區的排水出路,1979年將北凌河從北凌閘上向南改道於如東縣楊木港建北凌新閘入海,並建20立方米每秒的抽水站沖淤換水。為解決原新港閘排水區的出路,1979年開新東河,截安河、三倉河水改為北入梁垛河。1980年又在新港閘建24立方米每秒的抽水站,連同岸牆和閘孔安裝的10台套機泵,設計流量共30立方米每秒,以沖淤保港,恢復該閘排水功能,但未能奏效。1982年建梁垛南閘,替代新港閘排水,使梁垛河、新東河排水面積擴大到782平方公里。因竹港閘下淤塞,1982年打壩封堵,竹港排水納入王港,這樣疆界河、竹港、王港合計排水面積790平方公里。

沿海墾區經多年治理,至1987年,除四港沿岸的1850平方公里低洼圩區排水入“四港”外,已建成自排入海水系。沿海共有大中型擋潮排水閘28座,其中大型水閘有射陽河閘、新洋港閘、鬥龍港閘、黃沙港閘、運棉河閘、王港閘6座。大部分地區的排澇標準已達五年一遇,排水條件較好的達到十年一遇,但沿射陽河窪地及夸套河、利民河、西潮河、東台河地區等排水區的局部低洼地排澇標準只有三年一遇。沿海墾區除河道未全部配套外,突出的是入海港口淤積,除三倉、建川、新港、北凌等閘,先後淤廢另闢排水出路外,淤積嚴重的還有王港、東台、川東、大豐、竹港等閘,其餘各閘下游過水斷面也比建成初期有較大幅度的減少,使排澇能力降低。

潘堡河

潘堡河亦稱西潘堡河,是堤東墾區的一條縱向調度河流,南起與海安縣交界的七里涵和丁堡河接通,北到大豐縣川東港,全長 50.5 公里。貫穿大橋南北全境,是大橋鎮境內南北方向的主要河流。於1959年開挖,因流經潘丿和李堡,而得名。

何垛河

何垛河,何垛河過去為東台何垛鹽場的運鹽河,所以也叫何垛場灶河。西起東台西側串場河流經通榆運河向東在東台境內經台東、海豐、頭灶等鎮區,再向東偏北到下游解家壩流入東台與大豐市分界的丁溪河合併後流入大豐,進入大豐境內後即為川東港,至大豐的川東港閘入海。歷史上為何垛鹽場的運鹽河,亦稱何垛場灶河,興挑時間不詳。西起串場河,東至川東閘入海,全程跨東台、大豐兩市,且一河兩名(上游在東台境內,稱何垛河;下游至解家壩入大豐境,稱川東港),全長50.9公里。

據載,從清康熙十七年(1678)起,何垛河先後進行過八次整治,其中民國22年建成川東港閘,1965年建成位於台城東郊的川東港調節閘。1972年,東台電力翻水站建成,但當時從串場河到通榆河無引水河道,故於同年在台城北側新開一條3.6公里的東西向河道,因歷史上何垛河西端就穿越城區連線串場河,便仍用原名,亦稱何垛河(原穿越城區的河段彎曲狹窄,已廢),又名市河。該河段東接通榆河,正對面東台電力翻水站,西連串場河,從泰東河、蚌蜒河、梓辛河引進江水,共做土方59.4萬立方米,河底寬20—44米。

何垛之名有里下河水鄉特色,“垛”(音 duǒ) 字本意是牆或某些建築物突出的部分,有支撐或掩蔽作用。用於地名的垛,大多指草堆、土堆,或者其他垛狀物堆起來的地方。何垛,顧名思義為“何”氏之垛。興化有荻垛、大垛、何垛、垛田等等。當然東台何垛河的“何垛”之名與興化何垛是否有聯繫,目前還沒有考證。

歷史沿革

據《大橋鎮志》記載,明嘉靖年間,這裡只是出海漁民賴以暫棲的小港灣。清乾隆時,就有人在大橋濾鹼燒鹽。到清朝末年,漁民、鹽商雲集此地,以產鹽為主,漁業為輔,逐漸成為一個興旺的海邊集鎮——大橋鎮。

大橋鎮在明末清初成陸,清順治十六年間何垛鹽場灶民遷此,居川岸河兩岸,初名川家岸。

後來海勢繼續東退,漁、鹽、農、牧、商相繼發展,民國年間在鎮海墩(川港岸墩)旁的川子河上修建原有一座木橋以便通行,人稱“大橋”。鎮以橋名。川家岸從此更名為大橋口,大橋鎮亦此得名。

1929年為川岸鄉,行政上隸屬東台縣第一區,後改川港區。

90年代大橋鎮老照片 90年代大橋鎮老照片

1942年 劃歸台北行署,建立台北縣設川港區。同年,萬盈鄉從小海區劃歸川港區。

1948年川港區西部劃建萬盈區。

1949年為大橋鎮,1956年改鄉。

1956年川港、川東2區合併為大橋區,因境內大橋命名。

1958年改方向公社,1959年劃建大橋人民公社。

1959年大橋公社北部劃建萬盈人民公社。

1966年南部析出成立潘撇人民公社。

1983年改置大橋、潘撇2鄉。

1986年復置大橋鎮,大橋之名一直未改。

2001年潘撇鎮併入大橋鎮。

鹽場

清初沿明舊制,兩淮設場三十,曰 富安、栟茶、安豐、角斜、梁垛、東台、何垛、小海、草堰、丁溪、白駒、伍佑、廟灣、莞瀆、徐瀆、板浦、臨洪、興莊、新興、呂四、余東、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馬塘、掘港、豐利、劉莊。

何垛鹽場

在今東台市內。因何姓人家聚居海濱之地而得名,為唐宋時期海陵監管轄北四場之一。光緒《兩淮鹽法志》載東到海,南緊鄰東台場,北接西溪鹽場,南北長9里。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接管東台的兩淮鹽務後,東台、何垛兩場合併,稱“東何場”。

川家岸廟

新建的川家岸廟位於老川東港畔,百餘年老廟址,明朝末年是漁民的出海口,後人再此濾鹼燒鹽,至清朝末年人口繁衍,鹽商雲集,人們在此建廟祈福,又在廟南架起大木橋,之所以川家岸亦稱大橋口,廟也就成為了大橋的地理標誌。

川家岸廟 川家岸廟

百年來興衰枯榮,滄海桑田,因川東港擴建工程老廟重回故里。經民間集資,群策群力,重新建造了一座別具寺院風格的嶄新廟堂。 川家岸廟是大橋人的發祥地,亦是大橋人民弘揚佛教文化,宗教信仰,鄉風民俗,祈福之地。廟前百年老榆樹是大橋歷史的見證,年老的川家岸人至此就會想起童年,年輕的大橋人至此就勾起鄉愁,老川家岸迎來了大批新大橋人。

寧海寺

大橋集鎮生活集錦 大橋集鎮生活集錦

此寺是東海之濱的三大佛寺之一。據云:始建於清康熙五年,時僅3間草房,地址在今中北村七組,靠老川東港河南岸,後續建和改建成青磚瓦房14間。其中大殿 3間、前照3間(左側一間是大門),東西廂房各3間,東側有套房兩問,中為院落。大 殿中供奉三官大帝,前照大門供笑佛,中間一間供魚水觀音。東廂為祖堂,供列世主持僧之牌位,西廂為僧房,東側兩間為廚房。廟 宇大部在抗日戰爭中廢毀。僅剩東廂做了學校。

道情

道情是一種演唱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大橋一帶影響深遠。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曾有一些藝人專門游唱道情餬口,至此道情演唱正式流傳至大橋。貢獻最為突出的屬房素珍,她雖出生於興化,但在大橋鎮潘丿居委會居住30多年,為大橋的道情事業發展夯實基礎。

大橋鎮成立道情文藝隊,組織各村道情愛好者進行藝術交流,請道情老藝人授課……一系列的活動受到很好的社會效果。

近年來,大橋鎮高度重視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他們深入民眾,廣泛宣傳,加強與新聞媒體合作,積極支持並組織新聞報導,保護“非遺”文藝表演團隊和場所,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論壇、講座等活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增強了全社會依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對處於瀕危狀態的重點項目進行挖掘、整理、普查、傳承和保護,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的生存狀況、分布區域、傳承人、相關場所、實物資料、相關民俗活動、保護情況等,全面掌握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積極向上級申報。同時運用文字、圖片、音像以及數字多媒體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系統地記錄、整理,收集相關代表性實物,予以妥善保存。建立檔案及相關資料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到精、準、細,心中有數。注重培養後繼人才,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教育、培訓、引導和指導,鼓勵和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讓他們受到世人的尊重,增強了傳承人對所做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傳承人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自覺將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藝無私地傳承下去,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藝無保留地傳授他人,使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後繼有人,技藝永傳。

2014年,大橋道情已經成功申報非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傳承與發展。

經濟發展

大橋鎮 大橋鎮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執行情

2016年初區政府下達大橋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任務6700萬元,後調整預算為5260萬元,全年實際完成6400萬元,占區政府調整任務數的122.13%。

由於受營改增的影響,與上年同口徑收入實際6533.44萬元比較,減少133.44萬元。其中:國稅部門完成稅收3428萬元,地稅部門完成工商各稅及附加2972萬元;其中增值稅(100%)入庫3470萬元;營改增入庫2057萬元;營業稅入庫1788萬元;企業所得(40%)稅入庫695萬元;個人所得稅(40%)入庫140萬元;資源稅入庫0.43萬元; 城市維護建設稅入庫332萬元;房產稅入庫168萬元;印花稅入庫58.07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入庫128萬元;土地增值稅入庫12萬元;車船使用稅入庫70萬元;教育費附加入庫174萬元;契稅入庫30萬元;耕地占用稅入庫41萬元;非稅收入593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執行情況

年初,區核定大橋鎮支出預算5306.84萬元。當年實際支出5126萬元,占支出預算指標的96.59%,比上年同口徑支出淨增33.57萬元。

主要支出項目的完成情況是: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支出3856萬元,公共安全支出29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1萬元,科學支出4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5萬元,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支出102萬元,節能環保支出2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99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624萬元,住房保障支出74萬元。

全鎮圍繞“鞏固綠色銀行,建設白色農業,培植種養規模,突破三產發展”的總體思路,調整產業結構,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三增勢頭。大棚蔬菜栽培面積大增,區域特色明顯。形成近667公頃(1萬畝)大棚蔬菜種植區,種植品種以西瓜、青椒等經濟作物為主;畜牧養殖量大增,規模特色明顯。全鎮現有千頭以上豬場10個,生豬飼養總量8萬頭,萬隻以上養雞場8個,年飼養家禽80萬隻;勞動力轉移大增,行業特色明顯。全年轉移勞力6975人,占總勞力的47%,形成汽運、配載、紡織行業特色。

加大對東方桃花洲的投入,提升其功能。投資完成了5000平方米“福”“壽”桃園木棧道、水系工程。對已經建成的“桃花洲”、“桃花潭”溫泉度假村、“福園”、“壽園”等景點不斷增加深度與厚度,有序推進遊玩新項目,打造出空氣清新、河道清澈、美麗怡人的鄉村桃園風光特色旅遊鎮。

工業發展

大橋鑄造機械特色產業園

近年來,大橋鎮始終堅持“以工強鎮”第一方略,集中力量打造大橋鑄造機械特色產業園,工業經濟不斷壯大。據大橋鎮鎮長徐中建介紹,2017年該鎮工業開票銷售4億元。徐中建認為,要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工業園區,打造園區特色優勢,做優基礎設施配套,積極提升現有企業裝備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吸引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園區,搶工會戰在建項目,力爭早日投產達效,加快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步伐。江蘇美谷塑膠工業有限公司的PC新材料項目是大橋鎮近期引進的項目之一,該項目占地25.2畝,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總投資5200元,4月開工建設,2017年年底竣工投產。“我們聘請了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修編提升園區規劃,以陳李線為中軸線,把園區框架拓展到3200畝,全面提升園區規劃。”徐中建介紹,美谷塑膠項目投資方將再上一個5000萬元的配套鋁型材項目;越豐鑄造和荊橋鑄造正在增股增資、提質擴能,兩家企業2018年開票銷售至少翻一番,可實現“小升規”。

對於未來的發展,大橋鎮領導班子思路十分清晰。“我們將加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出台優惠政策,圍繞鑄造機械和新材料產業,招引產業鏈項目。”徐中建表示,大橋鎮將狠抓技改投入,出台技改激勵政策,推動民博鑄造、海盟工貿、海外新材料等企業實施8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

大力推進企業重組,加大德爾鳴化工老廠區、金棉棉業、新榮針織等企業閒置資產盤活重組力度,整合閒置的工業用地和廠房重組招商,節約項目落戶成本。推進全民創業,積極引導園區外優質創業項目進駐園區,大力扶持和倡導返鄉創業、二次創業、婦女創業和青年創業。“目標到2018年,全鎮實現全口徑工業開票5億元,其中工業園區開票銷售4.2億元,占全口徑工業開票額84%;新增基礎設施投入1200萬元,新建標房35000平方米,新招引五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6個以上,新培植規上工業企業6家以上。”

農業經濟

位於鹽城市大豐區大橋鎮方向村西首的鹽城大豐江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4400平米農產品加工車間、冷庫等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按照11月底前全面竣工投產的設計要求,江東公司人機結合,日夜搶工會戰。大橋鎮則打足力量,為公司按時投產達效提供相應服務。只這是大橋鎮全面推進秋冬季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一個縮影。該鎮採取五大戰略措施,對本鎮傳統農業上的種植、養殖項目品種進行改革調整,努力走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發展經營特色之路。

在謀劃農業結構調整工作中,前來該鎮租地種植蘿蔔、紫甘藍、海桑的浙江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農民經紀人張傳夫的生產經營模式,使鎮村一班人很受啟發。同樣的土地,同樣的耕作,但大江東人種植的蔬菜瓜果等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被總公司拉回去加工後更是效益倍增。於是,大橋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帶領一班人與張傳夫進行深度接觸,並在區農委、區農廣校的配合支持下,藉助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將村組幹部、種養大戶能人帶到杭州大江東現代產業集聚區觀摩學習現代農業園。大家走進張傳夫在家鄉創建的農產品基地以及先進的加工物流車間,看到了發展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的空間潛力,對張傳夫更加敬佩。回來之後,大橋鎮黨委、政府決定與老張聯手合作,支持其成立公司,發揮其生產經營優勢,帶動和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完成公司註冊和項目設計後,張傳夫一次投入1000萬元完成了中合、方向、中業、潘南等村及川東港沿線堆土區4000畝的土地流轉,落實了生產基地,並對水系、道路、設施進行了修繕和土地整理。面對傳統種植業的調整,周邊村民全力支持,積極參與。全鎮因農業結構調整涉及到的3000畝土地順利流轉,以“瀋大線、226省道”為軸心,兩側翼展各1000米的區域內,將建立五個千畝以上特經瓜果蔬菜生產基地。

作為率先投資大橋,促進大橋農業結構調整的鹽城大豐江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趁著黨的十九大重農強農以及土地承包期將延長的大好機遇,在區、鎮、村規劃協調下,大手筆投入、推進園區及周邊的高效、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公司已在新建流轉的4000畝生產基地上種上了香蔥、蘿蔔、有機花菜、甘藍、西芹、包菜、桑苗等十多個品種特經作物,種植投資總額達2200萬元。

據介紹,該公司將採用基地+保鮮+倉儲+出口一條龍運營模式,藉助“空中菜場”、“杭南”兩個國家級著名商標的市場信譽度,把大橋乃至大豐優質農產品打向各大中城市市場以及著名的廣州市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基地與產業的發展不僅可實現年產大蔥1萬噸、桑苗4億株、其他各類蔬菜9000噸,銷售產值6000萬元以上的產銷經營規模,而且將帶動起8000人次務工就業機會,每年為大橋農民提供800萬元的勞務收入。近期,公司打算追加資金8000萬元,流轉土地5000畝,再建一個蔬菜加工企業。這對大橋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注入強新活力。

連日來,位於大橋鎮的江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4400平方米農產品加工車間、冷庫等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全力確保早日竣工投產。同時大橋鎮打足力量,為公司按時投產達效提供相應服務。這是該鎮招引農業龍頭企業,全面推進秋冬季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一個縮影。

該鎮對傳統農業中的種植、養殖項目品種進行改革調整,努力走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發展經營特色之路。在謀劃農業結構調整工作中,前來該鎮租地種植蘿蔔、紫甘藍、海桑的浙江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農民經紀人張傳夫的生產經營模式,使鎮村很受啟發。該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帶領一班人與張傳夫進行深度接觸,並在區農委、農廣校的配合支持下,藉助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將村組幹部、種養大戶能人帶到杭州大江東現代產業集聚區觀摩學習現代農業園。

同時該鎮與張傳夫聯手合作,支持其成立公司,發揮其生產經營優勢,帶動和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完成公司註冊和項目設計後,張傳夫一次性投入1000萬元完成了中合、方向、中業、潘南等村及川東港沿線堆土區4000畝的土地流轉,落實了生產基地,並對水系、道路、設施進行了修繕和土地整理。周邊村民也全力支持,積極參與。全鎮因農業結構調整涉及到的土地順利流轉,以瀋大線、226省道為軸心,兩側翼展各1000米的區域內,將建立5個千畝以上特經瓜果蔬菜生產基地。江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緊抓機遇,在區、鎮、村規劃協調下,大手筆投入、推進園區及周邊的高效、設施農業快速發展。公司已在流轉的4000畝生產基地上種上了香蔥、蘿蔔等10多種特經作物,種植投資總額達2200萬元,將採用“基地+保鮮+倉儲+出口”一條龍運營模式,藉助“空中菜場”“杭南”兩個國家級著名商標的市場信譽度,把該鎮乃至大豐優質農產品銷往各大中城市市場和批發市場。不僅可實現年產大蔥1萬噸、桑苗4億株、其他各類蔬菜9000噸、銷售產值6000萬元以上的產銷經營規模,而且將帶動8000人次務工就業機會,每年為大橋農民提供800萬元的勞務收入。

豐禾大地農業示範園

大橋鎮按照“全園農業、全園旅遊、全園生態”的建設理念,圍繞“現代農業、服務業、旅遊業”三大功能定位,全力加快園區建設。利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規劃編制、產業布局、項目落地,一個現代化的農業觀光園---“豐禾大地農業示範園”正逐步從藍圖變為了現實。

豐禾大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突出農業、生態、科技、特色四個主題,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完善基礎配套,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通過全鎮齊心努力,建成布局合理、產業完善、效益顯著、資源循環、環境優美、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觀光旅遊園區。豐禾大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地處大橋鎮新鎮區東側,規劃面積10000畝,核心區3000畝,啟動區2000畝。系中國設計農業大橋實驗基地、江蘇三農宣傳協會大橋調研基地和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學實踐基地。“豐禾大地”堅持規劃引領、多元發展、科技創新,將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休閒觀光結合打造,建設了千畝設施油桃種植區、花卉苗木種植區、台灣泥鰍育苗基地、“桃花源”農家大院、“桃花島”休閒漁舍、“桃花潭”溫泉酒店、工廠化育苗中心、農業科技展示中心、倉儲物流中心、設施油桃種植區、特種淺水大棚養植區、錦繡果品露天觀光採摘區、黃桃示範種植區等。

豐禾大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始終堅持綠色環保,以打造優質油桃品牌為著力點,以“綠色、有機”為基本內涵,以先進技術裝備為依託,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積極推廣以節水、節肥、節能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發展綠色有機產業,科學施用有機肥,推廣實施水肥一體化、滴灌等先進技術,有效減少和遏制污染。形成綠色、有機、生態的現代農業的高級形態。

大橋鎮黨委政府把園區發展作為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成立了農業園區管委會,抽調精兵強將專門定點服務,明確責任分工,落實政策措施,增強了園區服務力量,形成了發展新動力。鹽城市、大豐市現代農業現場會多次在園區召開。江蘇省林業局、鹽城市農委、江西省新幹縣、南京農業大學等各級代表團經常來園區考察。仙桃飄鮮香5月天,無限美景大橋鮮。5月30日,大橋鎮隆重舉行“豐禾大地首屆油桃採摘文化季”活動,千畝不同品種的油桃掛滿枝頭。暢遊桃園、採摘油桃、品鑑油桃、水墨油桃等多種大型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四面八方近萬名遊客光顧。雕刻大師現場表演油桃手工品製作,現場帶徒學做;烹飪大師製作農家大院“全桃宴”請佳賓品嘗;單身男男男女女手捧紅彤彤的油桃向對方表達愛慕之情活動……。“桃樹倒映在明淨的水面,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第一天遊客就採摘走仙桃2萬多斤。4輛上海牌照的旅遊大巴一字排開,遊客們普遍認為這兒的環境真不錯,有特色、有看頭、有玩頭,“世外桃源名不虛傳”。上海寶山區的朱奶奶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能這么早吃上自己從樹上摘下的油桃。以後還要帶著全家人來摘桃子。遊客們提著一袋袋油桃,品嘗著鄉土原味的食物,感受著現代農業的文明。

旅遊業

東方桃花洲

—— 全國四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景區

——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景點

大橋鎮緊緊圍繞打造桃園風光旅遊鎮,加大集鎮旅遊產業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三產配套設施,大力發展服務業和休閒旅遊觀光業,全力提升城鎮化建設的品位和檔次,取得顯著效果。

大橋鎮東方桃花洲的溫泉度假村、“福壽”桃園等重點項目現場,隨處可見工人們在繁忙施工的場景。

大橋鎮根據全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物產豐富、旅遊開發潛力巨大特點,高目標定位,高起點站位,以鄉村旅遊發展趨勢為導向,把豐禾大地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東方桃花洲旅遊景點建設放在近期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全鎮上下齊心協力,全力打造東方桃花洲現代鄉村旅遊景點。把已建成的遊客服務中心、桃花源農家大院、桃花島休閒漁舍、垂釣中心等項目的硬體配套作為建設工作的生命線,把景區的文化打造作為建設工作的著力點,抓住重要采分點,科學合理設立工作目標,在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公廁、無線保真平台建設上下苦功,費心思,確保東方桃花洲旅遊景點建設工作卓有成效,達到省級四星級鄉村旅遊景點標準,使以傳統“桃”文化為主題、人文旅遊資源為依託的生態、休閒、觀光、度假農業旅遊產業做大做強,讓人們覺得有特色、有看頭、有玩頭,使景點保持長久生命力,讓更多的人來“看桃花、游農家”。

交通發展

大豐區大橋鎮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惠及“三農”的重要抓手,舉全鎮之力,行惠民之舉,掀起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高潮。

近年來,大橋鎮堅持民生為本,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該鎮專門構建起覆蓋全鎮的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網,做到每個項目都有一名班子成員負責,為快速度、高質量地完成農路建設任務提供堅實保障。進村入戶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加大征地拆遷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農路建設環境,調動民眾參與農路建設積極性,加快農路建設步伐。全鎮已建成農村公路213.6公里,提檔升級農村公路26公里,鎮村公交實現全覆蓋,中港等村實現了農莊道路硬質化全覆蓋。

根據“十三五”交通建設規劃,該鎮將新建農路260公里、橋樑110座,新增提檔升級農路30公里,新建一級公路8.8公里、二級公路7.8公里。眼下,該鎮緊扣序時、細化目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超前做好征地拆遷、三桿遷移、矛盾協調等工作,切實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

2015年,大橋鎮投資1500萬元完成老影劇院商業綜合體項目,建成超市、餐飲和賓館等三產服務業,已對外營業面積達4600平方米;投資600多萬元的老工商所、老計生中心開發工程已經全面完工;投資2600萬元完成龍橋東郡房地產開發二期工程,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投資100萬元整治橋南新街,1000多米的街道全部採用彩磚、大理石鋪設人行道和路牙,並劃設非機動車位212處,機動車位20處,統一新建店外招牌124個,投資40萬新建了4500平方米、60多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投資120多萬元,新建一座3A級(旅遊)廁所,並對原有4座公共廁所進行全面改造;投資600萬元提升新鎮區實施綠化工程;投資80萬元整治沿河西路1800米路肩,攤鋪瀝青5000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4000平方米,安裝柵欄1800米;投資50萬元將潘大河及沿岸整治出新;投資50多萬元對二中溝6660平方米綠化進行改造;投資100多萬元對幸福路東側4700平方米進行綠化建設。同時加快建設桃花潭溫泉酒店、新農貿市場、歐保利亞商務中心。完成幸福路、人民路景觀大道工程、便民服務中心、小南湖公園和龍橋東郡社區“四個一”工程。民建街商業綜合體等一批標誌建築建成並投入使用。

環境建設

國家衛生鎮

以農村環境整治、清潔鄉村行動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三大專項活動為抓手,全面提升鎮容村貌。建成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垃圾中轉站和鎮污水集中處理工程。成功創建“國家生態鎮”和“江蘇省衛生鎮”。

2017年12月14日,大橋鎮順利通過國家衛生鎮檢查評估。

大橋鎮把創建國家衛生鎮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同經濟建設、黨的建設同布置、同要求、同考核。強化組織領導,提高創衛執行力;造濃宣傳氛圍,提高創衛參與率;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創衛知曉率;加大建設投入,提高創衛美化率;整治環境衛生,提高創衛成效率;強化環境保護,提升生態宜居感;實施防病除害,提高健康衛生率。全鎮製作健康教育宣傳欄36個、創衛戶外廣告牌40餘處。進村入企發放《居民健康素66條》5000餘份、健康宣傳小冊子20餘種3萬多份。投資100餘萬元,將小南湖公園打造成健康主題公園。投資100多萬元整治廢溝塘19個,對后街小巷道路全部進行硬化。投資500萬元對幸福路、人民路和工業園區道路進行黑色化。投資1200萬元新建農貿市場。新增公廁1座,村衛生改廁500座。投資350多萬元將川大線兩側和川東港河坡兩岸全部綠化。投資80萬元將人民路南線建成120畝的“一片林”。投資600萬元完成沿河西路、沿河東路、大海線、三中溝路的綠化亮化工程。

基礎設施

大橋鎮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共實施總投資1100萬元的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總投資2500萬元的川大線提檔升級工程,總投資5400萬元的雙豐等3個村土地整治項目和集鎮內征遷總投資1.2億元的川東港整治工程等8大項目,共新建水泥路125.72公里、橋樑138座、防滲渠道122.46公里、泵站22座、新建渡槽19座,提檔升級農路30多公里。

民生工程

大橋鎮嚴格執行優撫政策,建立工作檯賬,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890萬元,做到“不漏發、不錯發”。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實施敬老院“提檔升級”工程。我鎮被區政府表彰為“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鎮崇德人口文化園被鹽城市衛計委命名為“人口文化示範基地”,鎮計生中心被區政府表彰為“民眾滿意基層服務單位”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鎮統計站被省統計局表彰為“鄉鎮統計規範化建設合格單位”。

通過改擴建村黨群服務中心和衛生室,全鎮有1個村被評為四星黨群服務中心、2個村被評為三星黨群服務中心,10個村衛生室達到省級衛生室標準。開通4條線路的國標校車,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實施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提檔升級工程,13個村文化室全部通過區標準化驗收。加大技防投入,累計投入210多萬元,新增視頻監控169處,實現“村村通”。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

加大安全生產大檢查、大巡查的頻次,對各類事故隱患堅決整改到位。鎮安監站順利通過安監機構能力建設省級驗收,全鎮有24家企業通過安全標準化創建驗收。鎮司法所被省司法廳授予“江蘇省優秀司法所”、被鹽城市綜治委表彰為“社會矛盾大調解工作先進集體”。

康居工程

大橋鎮在實施康居工程集中居住點建設中,堅持創特色、出精品,把康居點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樣板點。大橋鎮大橋村康居點規劃用地總面積107畝,首期實施集中居住點建設用地面積50畝,在建78戶。該鎮副鎮長吳恆勝說:“我們把實施農村康居工程集中居住點建設與高質量脫貧、農村環境整治、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注重風貌塑造,突出生態宜居,最佳化公共服務,穩妥有序建設農民幸福家園。全力以赴搶工期、保質量、趕進度,確保我村康居點一期工程年底前全部竣工。”

康居工程 康居工程

該鎮把康居工程建設工作擺上突出位置,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精心組織推進,成立康居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各村、各職能部門明確工作目標,簽訂工作責任狀,制定考核獎懲細則。將四周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緊靠集鎮規劃區及新建的農貿市場旁邊約107畝地定為集中居住點地址,全鎮已有245戶申報遷居到康居工程集中居住點。土地徵用已完成,拆遷戶已全部達成協定。

大橋民俗

民俗是一種文化現象,是通俗文化的一部分,植根於人民大眾,源遠流長。衣食住行,婚喪喜慶的民間習俗,是在長期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具有地方特色,這些習俗,經歷長時間的流傳,形成一系列的形式。

喪葬習俗

一 報喪

境內成年人亡後,須向親戚通報。將老人“歸天”的噩耗通知諸親六眷,稱為“報喪”。“報喪”,又稱“送死信”。父母亡後,孝男孝女,必須向舅家,伯伯,叔叔,親自披麻帶孝,上門報喪,向長者跪拜。從外地急忙趕回來料理父母喪事,稱“奔喪”。遠親近鄰到喪家祭奠死者,以紙錢,挽幛表示追念,稱“弔喪”。前往弔喪的人或跪或鞠躬,孝子一旁陪弔守靈人放聲嚎哭,稱為“哭喪”。孝子報喪的時候,一般戴著麻布帽子,腰系腰帶,由稻草搓成的。報喪的順序時是有講究的,即先去死者的上家,然後去親友,鄰居家上門報喪,在家門前磕頭,親戚鄰居家會給報喪者倒一杯茶或遞一根煙,並說一些安慰的話。報喪的時間一般為死後的第二天。

二 淨身

一般臨死的人有預兆,必須從床上移到地上,稱為“地鋪”,忌死在床上,有這么一種說法,就是死在床上到陰間會背著床,太重,性別不同,地鋪的位置亦有差異,男性在堂屋的東側,女性在西側,這是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民俗層面的反映,因為東側為尊,稱為“上首”。

人臨死前洗澡,男的理髮修臉刮鬍子,女的洗頭梳正髮型,稱淨身。即是“清清而來,清清而去”。俗語有“想死先把頭剃剃”。然後或是請人,穿上“壽衣”。壽衣要求“五領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褲子,上衣分別為襯衫、小棉襖、大棉襖、加衣、大衣,褲子也要有棉褲,不論喪事在冬天還是夏天都要穿棉衣。

三 擱三朝

舊俗人死後,在家裡停放三天,俗稱“擱三朝”,設立靈堂,孝男孝女,日夜守靈,諸親好友,前來弔喪。停屍的房前,用毛竹、帘子搭起喪棚,請“吹鼓手”吹打,道士做道場,扎庫、剪冥衣、寫牌位、布置靈堂。“壽終正寢,入土為安”。停屍三天,待遠處的兒孫到齊,將屍體放進棺材,選折吉日入土。是時,奏哀樂,舉家慟哭,繞棺一周,就此永別,孝子偕親屬上廟“起解”、送飯。蓋棺時,需用孝子的頭髮一撮和麻絲扣在“子釘”,由木匠釘入棺蓋叫“挽釘”。如是母親亡故,則由娘舅執斧;如是父親亡故,則由父輩的胞兄弟執斧。起靈時先把靈櫃擔起,擱在高凳上,美其名曰:“高升”。出葬時,長房孫子打燈籠,孝子躬行執紼,親屬相隨,一路哭聲不絕。僧道擊樂,口中念念有詞,俗稱“出殯”。停屍期間,忌將眼淚滴在親人死屍上。出葬時忌說棺材重。本地人忌斷氣前睡在床上,小孩子夭折,忌說“死”,而說“跑了”、“走了”。在喪葬期間,不分親朋好友,不穩是否認識,都可以去吃飯。舊時,飯菜簡單,“和米麥飯,鹽齏燒豆腐”,如今大都米飯,四菜,六菜,葷素齊全。本地人叫“齋飯”,限於親朋好友。

四 燒壽紙

死者彌留期間,焚化紙錢,一般兒子的用紅紙女兒的用黃紙包成正方體各一包,用紅繩紅線綑紮,上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或“備而不用”等字,俗稱“壽紙”。一些富有之家,請和尚念“壽生經”,放“引路焰口”。時在擱三朝期間進行,燒壽紙的紙灰,等冷卻之後,把它裝在一個“手拎包”內,把包放在死者的手中,意為他到陰間用的錢。

五 燒床柴

在死者擱三朝期間,即死者亡後第二天下午或傍晚,要“燒床柴”,本地人俗稱“送西方”。請人扎一頂紙轎,內供死者牌位,連同死者臨終前穿的衣服、鞋襪、被褥放在宅前點火焚燒,俗稱“燒床柴”。燒完後,子女和親屬回到靈堂發孝衣。這時,兒子身穿白布孝服,腳穿蒲鞋,頭戴麻布涼帽。帽邊掛4個白絨球,手持孝棒,俗稱“觸活棒”,向各長老行跪拜禮。晚上有人守靈、陪夜。

六 送飯

迷信說法,人亡過三日之內,亡靈臨時羈留在土地廟裡,家人每晚前往送飯一次,同時焚燒紙錢,賄賂土地神“關照”。此習俗,舊時十分認真,如今土地神廟已廢棄,日益淡化。但也有在死者家不遠處,搭一草棚作為亡人臨時住所,讓家人送飯的,送飯一般為七餐,送的東西一般為飯、豆腐、粉、魚、肉之類,還有壽紙,送的人為死者的兒女,孫子,孫女之類的。是時,便會哭喊讓死者回來吃飯。

七 入殮

人死後,露屍時間不能太長,一般在第二天(最遲不超過三天),就要把屍體裝入棺材,叫“入殮”,俗叫“上材”。入殮前,豎幡桿兩根(狀如旗桿),預示死者這天“入殮”,同時做好入殮準備。先由和尚誦經,化“九千七”、“二萬四”,由親屬一人邊哭,其餘親屬邊燒紙帛,依次向死者遺體跪拜,隨後將屍體安在棺材裡,各親屬繞棺一周向遺體告別,叫“小殮”;接著蓋棺,用大鐵釘蓋封棺,叫“大殮”。最後,將棺材移入在堂屋的東側,棺前擺放死者牌位、畫像或照片,香爐、燭扦、齋供等,本地人叫“殯材”。到滿三周年時,化牌脫孝出殯。富有之家還舉行大祭、頌經、做道場。然後,舊時棺木土葬,貧窮之家,薄材速葬,死後三天,下午入殮後,隨即出殯。如今,人死後第三天,一般都在上午,先行入殮儀式,親屬友鄰,向遺體告別,然後將死者遺體用白布包紮,隨即上靈車,到火葬場火化。靈車後拖著一根長長的江柴,上面掛著死者的衣服,江柴一般由死者的兒女拿在手上,火化後,有的人家,將骨灰匣安放在堂屋後壁桌上,前面供上遺像,也有的將骨灰匣送上公墓,進行安葬,也有的根據遺囑意願,灑如江河大海。凡是供遺像的,一般在六七脫孝,不再供遺像。海門啟東人送葬完後,先化庫。“庫”即是紙紮的房屋、日常用品、家具、電器等,設備俱全,屋內供上牌位,還有傭人。舊時比較簡單,如今還有樓房,不過比起真正房屋縮小而已。孝子首先跪拜,然後親屬等跪拜完畢,焚燒,叫做“化庫”。隨後“燒經”。本地人如今也有“扎庫”。

入殮:一般說來,要請八個人,即非常了解喪葬習俗的人,本地人稱為“扶重”抬棺材到墓地安葬,稱為“八抬八唱”,在往墓地的路上是孝子、家中的人和挑火盆的侄子或女婿走在前面,後面就是棺材,後面跟著送葬的親友。一路上,有一個和尚邊走邊念經,稱為“引路經”,在途中每走一段距離,抬棺材的要說一句“留棺”,走在前面的孝子要轉過身,跪拜,然後扶重的人說一句“升棺”諧音“升官”,然後有往前走,墓地由扶重的提前挖好,是時,要請陰陽先生主持入土。首先,由陰陽先生到墓穴里用一把鐵鍬挖一掊土由孝子用衣服兜住,這把鐵鍬美其名曰“金鍬”,這一過程稱為“挖土兜金”,然後,再由陰陽先生給喜包,饅頭,糕孝子名為“接寶”,“兜金接包”都是一些祝福主家的行為。接下來時孝子在墓穴里走一圈,稱為“暖坑”,然後扶重的人把棺材置於墓穴內,入土為安。最後孝子把孝棒插在墳墓的前面,如果天氣適宜,這根楊樹條會長成一棵大樹,語為“死者的一把傘”。在墓前留一雙死者生前穿的鞋,跪拜,返回,這一過程結束。回來時,按習俗,凡是送葬的人都要跨火盆,吃糖飯,吃圓子茶。

挽鄰:入葬後的三晚,由孝子到墳墓前燒紙,並在相鄰的墳墓上也燒一些紙,意為讓死者到陰間有好鄰相伴。

復山:三天之後,在日出之前,孝子去墓地去把墳墓修飾一下,挖點土,把墳墓做成墳墓的樣子稱為復山,並在墳墓周圍走三圈,灑點土,稱為“死者的房屋不會漏雨”。

八 燒七

亡故之日起,每隔七天祭祀一次,俗稱燒“七”,或稱做“七數”,一般分七個“七”終止,“斷七”或“終七”後,到100天,再祭祀一次,即為“燒百日”。每個月的死者死的那天都要舉行祭奠俗稱“燒撞日”。俚語曰:“一百天亡的人,無人嘆”。人死亡,如燈滅,時過境遷,悲泣之情,逐日淡薄。

境內,普遍有留七頭的習俗。當亡人死亡至入殮期間,給孝子及其親屬理髮,以後至六七期間,不能理髮剪頭,俗稱留七頭。必須過42天,到燒“六七”時請來理髮師,給留“七頭”的人理髮。第一剪剪下的頭髮集中起來包紮好,放入燒紙缸中焚化,以示孝心。

捧飯:死者入土後,在家中供上死者的靈位,每天一天三頓飯,第一碗飯都要供給死者,每碗飯只盛一勺捧飯時燒一張紙或多張紙再燒紙的缸中,並念到“××回家吃飯了”,收碗時也會說“××收碗了”捧飯時期為三年,一個兒子就減一個月,即如果死者有三個兒子捧飯時間就時三年少三個月。

九 戴孝與脫孝

舊時,父母或長輩亡後,子女或晚輩穿上孝服,叫戴孝。孝服是用白布,俗稱“孝布”,縫成衣帽。縫製時,一律毛頭向外,按其血緣親疏,輩份高低分別穿戴,叫“破孝”。守孝三年,即脫孝,也有提前脫孝。脫孝之日,親戚燈都參與,出嫁的兒女,送孝幛等禮品。大部分人家要扎庫,剪冥衣,將死者的牌位焚燒,謂之化牌子。然後設饌祭奠。

十 放焰口

為超度亡靈,在家裡喪篷或天井內,用3張大桌子和若干木椅,搭成經壇,請和尚登壇念經,叫放焰口。放焰口,一般為7名和尚,多的有13名,僧數逢單,至少3名。其中1名大和尚正坐,領著小和尚念經。同時,還有笙簫管笛,木魚金罄,協奏樂曲。放焰口時間很長,一般要從晚上到拂曉才能結束。還有做道場、拜懺、念壽身經等,都是對亡靈的一種祭奠形式。

十一 合葬

夫妻倆先後亡故,後亡者的遺體入殮後葬到先亡者的墓地

一起,叫做夫妻合葬,俗叫合福,又叫做並材。合福,要像活人辦喜事一樣操辦。在死者破墳就棺的頭一天晚上,孝子要到墳遷燒紙磕頭禱告、報喜、送喜錢等。合葬時,要陪葬胭脂、絨花、官粉、梳篦、鏡子、桂圓等物品,要用一塊木板、橫搭在兩口棺材蓋上,叫搭仙橋板。有的男女未婚早逝,已到成人年齡,親人往往尋找大致相仿年齡早亡男女,徵得男女雙方親屬同意互配成親,俗稱做陰親。一般在清明節舉行合葬儀式。

十二 偷碗討壽

亡人年齡很大的“喜喪”,一些嬌苗(獨子,或擔心不能養活的孩子),都要在家長的帶領下討壽,孩子趁人不備,突然從棺頭跑過,就算討到了長壽。用從喜喪人家偷來的碗筷給孩子吃飯,也能討來長壽。因此,喜喪人家,多買些碗筷,事先準備供人拿走。這種習俗叫“偷碗討壽”。

十三 祭祖

民間對祖宗極為崇拜,認為人死後還有亡靈。富裕人家均設先堂,堂內供桌上放著精雕木閣,以安放歷代亡祖的神主牌。一般人家,有個家神櫃,後牆上俱供祖宗堂,中堂旁貼:“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孫耕讀兩行”,橫批:“祭如在”。早晚在神主牌前焚香叩拜,初一、月半更要燒香磕頭,清明、中元、冬至、春節均要家祭,重大事情都要祭告祖先,請求保佑。貧困之家,只有在清明、中元、冬至、春節買上兩刀毛長紙一燒,以示紀念亡祖。東部海門啟東客籍居民,除此外,還有“燒經”的習俗,即是在父母、祖父母忌日,要“燒經”。“燒經”時,在堂屋客廳,先將大方桌,調換位置,有桌縫朝門調為整板向門,擺上筵席,菜餚豐盛,這又叫做“祝香”。東、北、西三面擺上板凳、酒杯合筷子,其多少,視約請祖宗的人數而定,一個人一個座位。為防遺漏,另加一碗,一把筷子,雖無位置,亦可參與。桌子正面,放上香爐燭台,燒香點燭。“祝香”開始後,請各位老祖“盡情暢飲”,斟酒三遍,然後請吃圓子,往往放在香爐燭台兩邊各一碗,又亡祖“自取”,然後視供飯。此時,先由小輩在桌前向亡祖磕頭,依次進行,最後家主磕頭,就焚燒紙錢、冥票、錫箔(有的做成元寶等)。家主拿起酒杯,將酒潑在紙灰四周,先將板凳輕輕移開,以示筵席已畢,請亡祖“退席”。不問貧富,家家如此。

生育習俗

一 出生

嬰兒出生時,男嬰用父親的衣服裹著,女嬰用母親的衣服裹著,三天之內都不穿衣服,等到洗三才穿上自己的衣服。嬰兒出生時剪下的臍帶用布包起來,並用線紮起來,放在家中的高處。嬰兒出生後,要煮粥給產婦吃,吃剩下一點留給貓吃,孩子就會越來越漂亮,這種粥稱為“貓米粥”。

二 報喜

妻子生養,嬰兒出生,平安無恙,首先要向岳丈或舅舅報個信息,俗稱報喜。境內居民的傳統習俗,報喜的方式是送紅蛋。報喜時,一定數量的紅蛋再加上酒類,作為禮品。舊時生女孩不送紅蛋,而送糖粥,以區別男孩還是女孩。如今男女平等,男孩女孩都一樣。

端午菖蒲澡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大橋的端午節有個習俗:就是吃粽子,配端午香囊,門口插艾葉菖蒲,以及泡菖蒲浴。在傳統說法中,端午過後,所謂的‘五毒’—蒼蠅、蚊蟲、蜈蚣等毒蟲都來了,兒童容易長痱子、癤子。在端午前後,要用草藥給家裡的小孩熬湯洗浴,可以驅五毒。

端午時節,是五毒季節,蒼蠅、蚊蟲、蜈蚣等開始滋生,加上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會受到濕濁和蚊蟲的困擾,特別是小朋友,皮膚嬌嫩,年幼尚且不懂表達,用藥浴包來沐浴,驅五毒,最好不過了。

說到菖蒲,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是哪種植物,但是,菖蒲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在沼澤地、水田邊會經常看到它的身影,別看它非常的普通,但是,對人體卻有著大功效,

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濕地植物,常生長在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一叢叢葉片從基部繁茂生長,肉穗花序上著生著一朵朵黃綠色的小花,看上去似乎也沒什麼特別。不過仔細觀察,線形葉片直立挺拔,如一把長劍,因此菖蒲又叫“蒲劍”或“劍菖蒲”。並且,同艾草一樣,菖蒲也是一種芳香植物,它全身都很香,揉碎一片葉子,就能聞到濃郁的香味,以根莖的香氣最為強烈。

至於菖蒲之名的由來,據查有以下兩種說法:一說蒲草中長得最昌盛的叫菖蒲。一說:“菖昌,百草之先生也。”意思是說,百草仍枯之時,菖蒲已經泛綠了,並且長勢茂盛。由此可見,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均是表示菖蒲的生命力十分旺盛。

菖蒲,是一種普通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見的有水菖蒲、石菖蒲,以及石菖蒲的變種金錢菖蒲、香苗菖蒲,在我國除了被人們用來祛毒避瘟之外,還一直被人們視為一種長壽吉祥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菖蒲的根莖和葉中均含有比較豐富的揮髮油,主要成分為細辛醚和丁香油酚,內用能鎮痛,促進消化液分泌,緩解平滑肌痙攣,外用則對常見的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宋代王十朋在《石菖蒲》一詩中,就這樣贊道:“天上玉衡散,結根泉石間。要鬚生九節,長為駐紅顏。”

大橋美食

草爐餅

草爐餅就是黃燒餅。但是,它的製作方法與一般的燒餅不同。草爐餅的爐子,是用大口的砂缸,墊空橫擱,將砂缸的底敲掉,作為爐門,將缸口凝合在牆壁上,周圍用泥沙固定。缸內的四周,全是貼餅的地方了。

張愛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寫過,當年她在上海居住時,常聽到有些小販,穿巷過街,叫賣“炒爐餅──!”其聲悠悠,引人食慾。其實,她所寫的“炒爐餅”應該寫作“草爐餅”。這是當年蘇北老鄉用特殊方法製作出來的一種大眾化點心。

製作“草爐餅”是一項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製作,先要用草將爐膛燒紅,烈火熊熊,炎熱逼人。眼看爐膛溫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壓住火苗。這時,“貼餅師傅”便加快節奏,迅速地抓起餅坯,兩隻手左右開弓,一手拿著兩隻餅坯,從爐膛的左右兩側,一直貼到頂端。轉眼之間,爐膛貼滿餅坯。然後再用火叉,拔開草灰,頓時火焰騰起,溫度陡升。不消片刻,餅坯漸漸鼓起,餅面開始焦黃。芝麻香味,撲鼻而來。於是再用火叉拔灰,壓住火頭。師傅一手持鏟,一手執網,將滿爐燒餅鏟進網內。這時,乘熱食來,既香且脆,又甜又酥,確是一種物美價廉的大眾食品。

魚湯麵

魚湯麵,為東台大豐地區傳統名點,源於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近200年歷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

魚湯麵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麵湯。麵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麵色香味俱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