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始建於2004年11月,是隸屬於東北師範大學的科研機構,地處美麗的“北國春城”——吉林省長春市。目前,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學園校長、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向葵教授任中心主任,蓋笑松教授任中心主任助理,共有兼職教師與研究生10餘人。
主要研究特色及研究成果
中心以研究兒童、服務兒童、為兒童成長培養優秀人才為宗旨。研究兒童是中心工作的首要任務,服務兒童是中心工作的行動走向,為兒童成長培養優秀人才是中心未來發展的目標。
為努力創建國內首家兒童學研究機構,並成為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兒童成長研究機構,實現 “對兒童發展的綜合性研究”這一目標,中心堅持走多學科整合研究的方向,堅持以項目為載體的研究模式,堅持以培養優秀研究人員為已任的目標追求。
自中心創建以來,主要開展了“兒童發展背景的生態學問題”研究、幼兒入學準備以及小學生學校適應三個方面的研究,力求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推進中國兒童事業、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提供科學依據,為制定兒童發展教育方針提供諮詢和建議。圍繞兒童問題的相關研究,中心成員已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科學進展》、《東北師範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20餘篇論文、學術專著2部,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0次,開展專題學術研討20餘次。其中發表於《東北師範大學學報》的3篇專欄文章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創我校學報轉載的歷史記錄。
代表性學者及其研究領域、成果、承擔課題情況
本中心主要研究人員由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教師構成。代表性學者主要有:
張向葵教授(女),博士生導師。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領域內,主要研究集中在兩個方向:(1)社會認知——自尊的系列研究;(2)兒童認知加工效率、學習策略獲得與改造及環境對其成長影響研究。在《Intelligence》、《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科學進展》、《心理學探新》、《東北師大學報》、《學前教育研究》、《中國親職教育》等國內外學術刊物共發表論文130餘篇,著作8部,教材8部;獲獎共35項,其中國家級成果4項,省部級成果20項;承擔科研項目2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3項。
蓋笑松教授(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有:(1)幼兒入學準備; (2)小學生學校適應; (3)兒童發展背景研究; (4)農村兒童發展問題研究; (5)特殊需要兒童研究。在《光明日報》、《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科學進展》、《心理學探新》、《東北師大學報》、《學前教育研究》等國內外學術刊物共發表論文50餘篇,著作2部,教材3部;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青年專項,教育部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等9項。
在研主要項目介紹
目前,中心正在承擔東北師範大學“十一五”哲學社會科學行動計畫重大攻關項目 “中國兒童成長信息監測平台的建設與套用”,分析中國兒童發展的成長環境和影響因素,為國家政策和教育法規的出台提供依據。
“中國兒童成長信息監測平台的建設與套用”項目研究是一個跨學科、多領域的重大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項目。“兒童”是根據《聯合國兒童憲章》和中國法律界定的0-14歲未成年人。“成長”是指兒童在時間維度上的身心變化。“信息監測”是指對最新狀況、歷史趨勢和地域差異的反映。“平台”是指具有動態性、開放性及共享性的數據服務系統。
“中國兒童成長信息監測平台的建設與套用”的主要內容是自主建設內部的數據收集網點並主動調配外部的學術資源,動態性地反映中國兒童身心成長現狀、歷史變化趨勢、地域和城鄉差異、問題與薄弱領域、環境和影響因素,利用開放式網路信息平台為我國兒童事業方面的政府決策提供年度諮詢報告,為國內兒童研究人員提供權威數據來源,為國內外兒童研究領域的交流活動提供資料平台,為基礎教育領域的諮詢需求提供參考依據。
未來主要發展規劃
根據中心生存與發展的戰略目標,作為基礎教育中心的研究哲學分為三個層面:使命、願景、核心理念。使命是實現對兒童發展的綜合性研究;願景是實現超越式發展,把中心辦成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學術研究機構;核心理念是立足學科整合,從多視域、多層面、全面地研究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未來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多學科交融並進的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解決跨學科兒童研究的實際問題,如兒童世界的哲學解讀、兒童樸素哲學觀念的研究,兒童文學本源、價值與生命關係,兒童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大眾傳媒對兒童成長的多重影響與生存模式變遷,兒童身心健康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環境科學與兒童健康,兒童早期學習策略與思維方式培養,經濟學視域下的兒童福利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