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串豬

東串豬

東串豬,產地(或分布):江蘇省泰興市及南通市。1980年統計有繁殖母豬2萬多頭。主要特性:體型較大,頭型分“獅頭型”和“馬臉型”,前者頭面短而微凹,後者頭面長直,前者體質更粗大,耳大下垂,背腰平直或稍拱起,體軀較長,四肢高而直立,尾根粗而擢升位置較高,成年豬大腿內側皮膚有較深的皺褶,被毛全黑。成熟較晚,成年公豬體重157.5千克,母豬體重139千克。頭胎產仔10~11頭,三胎以上產仔14~15頭。肥育期日增重為335克,屠宰率為67%,膘厚3.2厘米。

基本信息

介紹

東串豬如皋養豬業的當家品種。據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編修的《如皋農民就很重視豬種的選育。“東串豬”就是在長期培育中形成的地方良種。該種豬原產於如皋西部及泰興東部的高沙土地區,現已成為全國各種豬之一。

狀狀

東串豬周身黑毛,軀體較長,胸部寬廣,背腰平直,四肢高立,粗壯堅強,臀部傾斜,頭部耳大下垂。頭型分為兩種:“馬臉型”頭臉長直,嘴簡短而粗,插口深,形似馬臉,主要分布在如皋東部地區;“獅頭型”頭臉短而寬,臉微凹,且多皺紋,耳大,形似獅頭,主要分布在如皋西部地區。
東串豬母豬性成熟較早,繁殖率高,初產在9頭以上,經產約12-14頭,產後泌乳量高,哺育能力強,仔豬發育均勻。東串豬性情溫馴,耐粗飼,生長快,育肥期一般日增重0.38-0.41千克,7-8個月每頭重80-100千克。東串豬肉質較好,營養豐富,瘦肉率可達44-45%。自50年代開始,推廣用克夏種豬作父本,70年代採用蘇大白種豬作父本,一代雜交豬生長更快,肉質更為佳美,是灌制如皋香腸香肚,加工如皋肉鬆火腿等名特產品的優質豬源。

養殖管理

養殖東串豬應掌握一定的技術,這樣才能發揮它的優勢。東串豬活潑好動,又膽小怕驚嚇,所以要保持安靜、乾燥、潔淨的飼養環境。餵養方面飼料要多樣合理,保證營養全面。餵豬的青飼料、粗飼料、精飼料,只有合理搭配,才能保證豬對各種營養的需要。以青綠飼料、米糠、麩皮等飼料為主飼餵。青綠飼料來源一般採取種草養殖,主要選擇hn-mc優優菊苣、hn-mc優優苦蕒菜等高產青飼料植物,這些植物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蛋白質含量較高,利於東串豬的吸收利用。在餵料方面要做到配合飼料適口性好,容易消化。配合飼料中,如果含能量和蛋白質較多,含粗纖維少,則適口性好,容易消化;若含能量和蛋白質少,含粗纖維多,則適口性差,難以消化。在配合豬飼料時,宜多採用青飼料,少用粗飼料,且所配合的粗飼料品質要好。為了提高飼料報酬,儘快達到商品豬的標準,應實行科學飼喂,一是要定時,每日4餐,從早上7點開始,每隔4小時餵一次;二是定量,對體重20公斤以上的豬,按其體重的4.5%投料,20公斤以內的豬按其體重的3.5%投料。同時做到前敞後限,即2月齡後,限制其活動,促其長膘,以保證較高的出肉率。
東串豬養殖應著重自繁自養,自動食槽必須規範,隨著豬採食而隨時漏料。在飼養過程中要隨時觀察豬群狀況、飲水器漏水狀況、自動食槽狀況、地面乾濕狀況等,發現異常要及時調整和處理。所用墊料一定要新鮮、清潔、乾燥,經鍘碎墊到圈內,厚度應不少於40厘米,應儘量多摻些鋸末,因鋸末鬆散性大。
夏天要進行防暑。豬場周圍要栽植樹木或速生爬蔓瓜菜類,以調節氣溫。氣溫達30℃以上時,每天下午要利用噴淋器進行噴淋,每平方米一個噴頭,每半小時一次,每次兩分鐘。秋季逐漸轉涼,養殖戶要修整好豬舍,把欄舍漏風的部位堵嚴,遮擋物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膠薄膜等,以防冷風侵襲豬舍。豬舍內勤墊乾草,不要讓墊草潮濕。增加飼養密度,讓豬挨著睡,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欄溫。多餵熱能高的飼料,以增加豬體內的熱量。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在豬圈內避風一角建溫室,溫室的大小可根據豬的多少而定。方法是:砌高1米左右的牆,留一小門讓豬自由進出,上部用稻草蓋嚴,內鋪乾草。氣溫寒冷的時候,豬會自動進入保溫室避寒。降低豬舍濕度、改善豬舍空氣的最好辦法是通風換氣,而通風換氣最有效的措施則是在天棚頂上開個通風孔,這樣不用開門窗就能儘快將舍內的大量潮氣和不良氣體排出,並換入新鮮空氣。但通風要有節制,晴天、暖天多通風,陰天、冷天少通風,做到通風與保溫相協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