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俗名別名:索羅門群島鳳頭鸚鵡,杜氏鳳頭鸚鵡
英文名:Ducorps Cockatoo(SolomonIslandsCockatoo)
拉丁學名:Cacatuaducorpsii
地理分布:分布在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上
體形特徵:33CM。
食性:以種子、堅果、水果、當地植被、漿果、花朵、樹葉嫩芽,小蟲以及幼蟲為食
繁殖方式:卵生。在野外他們的繁殖期為每年的7月到12月,一次產下2到3枚卵,人工繁殖的杜可波士則最多可產下4枚卵。孵化期約28天,18周完全斷奶。
概況

息於多種類型的地區內,從海岸線到山區內,包括森林、森林邊緣地帶、小鎮上、花園內等,在海拔700公尺左右最常發現牠們的蹤跡,通常成對或成一小群一起活動,成群活動時吵雜且引人注目,主要食用種子、漿果、水果、嫩芽、花朵及昆蟲,7-9月是他們的繁殖期,築巢於樹洞內,一次約產2-3顆卵,籠養的杜柯波氏鳳頭鸚鵡數量不多,但野外數量還算穩定,全世界總數量在10萬隻以上,在當地村落是普遍的寵物,但受棲息地日益因破壞而減少,及遭捕捉販賣至鳥市、走私等因素,數量也是在下降當中。
歷史

習性

他們棲息在島上的森林或是森林邊緣地帶的區域,喜歡選擇低地高大的樹木或是植被活動,有時候喜歡到鄉間的農地去覓食農作物,偶爾公園或是綠地中也可以看見他們。他們在野外大多是成對活動,偶爾會聚集8隻左右的小群體,在清晨他們會吵雜的一起飛往覓食處,在黃昏才回到棲息的地方過夜。他們喜歡棲息於比較高的樹枝上,通常只有喝水和覓食的時候才會到地面上活動,相當謹慎小心而不容易接近,同時群體中會有幾隻擔任哨兵的工作,如果有任何動靜,哨兵會發出警告,而整群的杜可波士就會立刻發出驚叫飛走。
飼養

繁殖
繁殖成果少,繁殖期間有侵略或攻擊性,公鳥有時會攻擊母鳥,不要經常打擾他們或改變環境,因為牠們對這些行為十分敏感,一窩產2-3顆卵,孵化期約28天,羽毛長成8-10星期,常發生親鳥不餵食雛鳥的情形,最好趁早將幼鳥移出手養。
相關詞條
環頸鸚鵡 無花果鸚鵡 麒麟鸚鵡 小緋胸鸚鵡藍頭鸚鵡 橫斑鸚哥 白腹凱克鸚鵡 麥瑟米倫氏鸚鵡
鸚鵡分類
介紹各類鸚鵡知識。主要包括:金剛鸚鵡、葵花鸚鵡、亞馬遜鸚鵡、非洲鸚鵡、錐尾鸚鵡、澳洲鸚鵡、紐西蘭鸚鵡、亞洲鸚鵡、吸蜜鸚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