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類別

【中文別名】 金色錐尾鸚鵡、 巴伐利亞皇后錐尾鸚鵡、 金色鸚哥、金色鸚鵡
【拉丁學名】 Aratinga guarouba
【英文名稱】Golden Conure/ Queen of Bavaria’s Conure
【科屬分類】 鳥綱(Aves)、 鸚形目、 鸚鵡科、 錐尾鸚鵡族
外形特徵
金色錐尾鸚鵡 Aratinga幼鳥的身體上會夾雜許多橄欖綠色,尤其頭部非常明顯,而非像成鳥般全部為金黃色,大約20個月後才能漸漸像成鳥般變成全部金黃色。身長:34公分(13.5吋)。金色錐尾鸚鵡在幼鳥時期的羽色並不是像成鳥一樣有著炫麗的金黃色,而是全身都是橄欄綠帶棕色,與美麗的成鳥差別甚大。分布範圍

生活環境

它們棲息於靠近水域的熱帶雨林內,全年都是群居性,通常6-30隻左右成群活動,可是現在在野外幸運的話頂多只能看到2、3隻, 經常會與其它鸚鵡一起覓食,偶爾也會出現在玉米田、芒果園 等農作區。
生活習性
金黃錐尾鸚鵡主要的食物包括了水果、堅果、種子、漿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偶爾也會到農耕區覓食,而遭到當地農民的射殺。它們是非常聰明及親近人的錐尾鸚鵡,可惜野外及人工飼養的數目都非常稀少,價格也非常高,飼養難度不如其它錐尾鸚鵡般容易,尤其是出現出拔羽症習慣的比例相當常見。生長繁殖

它們是性情相當敦厚的鸚鵡,曾經有紀錄野外的金黃錐尾鸚鵡扶養不是自己後代而是其他鳥種的紀錄。人工繁殖的金黃錐尾鸚鵡繁殖期約在11月開始,可以提供30*40*40公分的厚木巢箱。如果照顧得宜,他們是相當多產且容易繁殖的鸚鵡,公母親鳥都會共同輪流孵蛋,一次約會產下3到5枚卵,孵化期間約23天,幼鳥羽毛長成約7周,等到幼鳥羽毛長成以後,親鳥便會很快的將他們逐出巢並且開始準備生育下一胎。野外的金黃錐尾鸚鵡則不同於人工繁殖下的情況,野外的金黃錐尾鸚鵡公鳥會在母鳥敷蛋的時候守候在鳥巢外警戒,而等到幼鳥羽毛長成以後,公母親鳥仍然會和幼鳥一起生活,教導幼鳥學習生存的技巧,直到他們加入族群為止。人工飼養下的繁殖記錄為4歲以上。
成對分開飼養,提供良好的環境,繁殖期時對飼主可能有攻擊性,在非繁殖其時羽毛會比較美麗亮眼,繁殖期長出現拔羽症狀,母鳥通常一窩產3至5顆卵,孵化期約25天,幼鳥會在巢中待10個星期左右,羽毛長成7星期,幼鳥時期即與主人有良好的互動會減少拔羽症發生的機率,模仿能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