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赤褐腹錐尾鸚鵡](/img/4/486/nBnauM3X0UDMyYTNwgjM4YDOxITM4ETMxcTMwADMwAzMxAzL4I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英文名:Maroon-belliedParakeet
拉丁學名:Pyrrhurafrontalis
地理分布:分布於巴西的東南部、阿根廷東北部、烏拉圭、巴拉圭東部、玻利維亞東部等地區。
繁殖方式:卵生。一窩平均約有5顆蛋,但有時可多至7-9顆,孵化期約23-26天,50天后羽毛長成。
體形特徵:24CM~26CM
食性:常在玉米田及橘子園中覓食
叫聲:一般,大部分時間不會吵雜
習性
![赤褐腹錐尾鸚鵡](/img/3/3f9/nBnauM3X4ETOwcDMygjM4YDOxITM4ETMxcTMwADMwAzMxAzL4I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繁殖
繁殖這個種類難度低,很適合剛入門者,整年皆可繁殖,一歲即有繁殖能力,是非常多產的錐尾鸚鵡,一窩平均約有5顆蛋,但有時可多至7-9顆,孵化期約23-26天,50天后羽毛長成。飼養
剛飼養的赤褐腹錐尾鸚鵡很快可適應新環境及信任主人,與綠頰錐尾鸚鵡一樣是常見的飼養鳥種,也是最常見的小型錐尾鸚鵡,適應後變的強壯,除非受打擾或興奮時,一般大部分時間不會吵雜,相較於其他有強勁啃咬力的鸚鵡,它們的破壞力較小,建議常給予沐浴,對其他種類有攻擊性。
矯正撥食物的習慣
![赤褐腹錐尾鸚鵡](/img/8/09b/nBnauM3XwUjMxczM4cTMwQTOxITMzgDM5EjMwADMwAzMxAzL3E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常有鳥友反應說愛鳥挑選食物,將飼料撥灑一地的情況,並不是浪費飼料以及清掃工作的問題,而是希望愛鳥養成好的習慣,筆者常使用的方法是: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的食物量,這食物量遠較之前的量為少,讓愛鳥學習了解此時的食物就是這么多,如撥掉
了,就得等下餐,漸漸地會比較珍惜食物而改變其行為,這需要家人一起配合;如果是脾氣很大的鸚鵡,建議不要一下子將量減少太多,循序漸進才好,或是選用開口有內縮的飼料盆。
常見錯誤
![赤褐腹錐尾鸚鵡](/img/8/fcf/nBnauM3XwAzMzkDOwMjMwQTOxITMzgDM5EjMwADMwAzMxAzLzI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只餵食葵瓜子: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飼料保存的問題:飼料保存不當而導致食物變質,甚至產生毒素,鳥友不察覺而繼續餵食,愛鳥當然會出問題。所以建議依照自己所飼養的數量來選擇飼料,大包裝當然會較便宜,然飼料的保存期限不長,只以此點做考量反而會因小失大。除了飼料應儲存於乾燥、甚至冷藏的環境之外,邀請幾個同好一起共享會是個好方法,不但成本較低,風險也較低,還可以嘗試多種類的產品。
相關詞條
環頸鸚鵡 無花果鸚鵡 麒麟鸚鵡 小緋胸鸚鵡藍頭鸚鵡 橫斑鸚哥 白腹凱克鸚鵡 麥瑟米倫氏鸚鵡
鸚鵡分類
介紹各類鸚鵡知識。主要包括:金剛鸚鵡、葵花鸚鵡、亞馬遜鸚鵡、非洲鸚鵡、錐尾鸚鵡、澳洲鸚鵡、紐西蘭鸚鵡、亞洲鸚鵡、吸蜜鸚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