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七七”事變後,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李玉軒參加了由本村青年自發組織的抗日青年互助會。1938年初,互助會改編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團,開展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10月,李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任中共臨淄縣二區區委組織委員。
1939年4月,任中共臨淄縣二區區委書記。1940年5月,調任中共廣饒縣委組織部部長;同年10月,任中共廣饒縣委書記。1941年6月,任中共益(都)壽(光)縣委書記;同年9月,任廣饒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1942年2月,改任益壽臨廣四邊縣行政委員會副主任;同年6月,調任中共臨淄縣委書記。1945年6月,任膠濟工委委員;同年8月,任膠濟大隊政治委員。
1947年7月,調任華東後備兵團三師十團博興獨立營副政治委員。1948年10月,調任渤海軍區新兵二團政治委員,在這期間參加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1949年6月,調任華東軍區三野政治部民運科科長、華東行政委員會民政部副處長。 1952年,調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高級專員。1954年,調鞍山鋼鐵公司參加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歷任鞍山鋼鐵公司處長、宣傳部副部長等職。1960年,調任錦西化學工業公司黨委副書記。1965年,調任南京化工研究院黨委書記。1983年離休。廳局級(地市級)待遇。1995年9月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79歲。
李玉軒在廣饒和“四邊”縣任職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為了戰勝困難,鞏固抗日根據地,他同一班人一起組織領導對敵鬥爭,擴大了黨和政府的影響,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事跡
1、一九二六年開始有黨的活動,上能村李玉軒於一九二二年在廣東省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任廣州市河南國小教導主任、校長等職,接受進行思想,參加大革命活動,結識當時在廣州活動 的聶榮臻、肖楚女等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被邀請到黃浦軍校、農民講習所講課,並參加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春,他被派遣回吳川領導農民運動,與中共吳川特支書記陳桂、中共梅六 特支書記陳時取得聯繫,除在上能村開展黨的組織活動外,還於同年四、五月份隨陳柱、陳時、李子安等到南二沙城頭和淡水溝等村建立黨支部活動。
2、組織農會和吊耕會。一九二六年三月底,李玉軒與麥子馨、李贊樞、李承軒、麥春成、李道軒、李實軒、潘慶忠等各農民代表一百多名,集中在吳陽南門村中街天后宮(亞婆廟)召開吳川縣吳陽第一區農民代表會議。上能村在李玉軒的領導和動員下,派出李風儀、李庚發、陳國安、黃業秀、董泉如、許興隆等十多名代表出席。會上,李玉軒作全縣的統一行動,抗"三捐"和武裝封鎖芷遼、黃坡、石門等港口,嚴禁大米出口和洋貨進口,全力支援省港大罷工的指示。會議選舉麥子馨為吳陽區農民協會會長,然後由麥子馨委員長布置各村迅速成立民協會,發展農民協會會員,進行二五減租。為了保衛農民利益,各村要組織農民自衛軍常備隊和預備隊伍。會後麥子馨、李玉軒率領十多名代表到振文區天后宮參加振文區農民協會會議,選舉李士芬為振文農民協會委員長,然後列隊參加梅六、黃坡抗"三捐"的遊行示威,
抗"三捐"取得勝利後,李玉軒與李子安(黃坡農民協會委員長)等組織武裝封鎖芷遼、黃坡港口,繳獲載大米出口和載洋貨進口的大米船各一艘,解押回黃坡圩交給省港大罷工委員會黃坡截輯辦特派員葉坤處理。葉決定把大米平分給農民協會會員,洋貨當眾燒掉,以教育民眾。
上能村農協在區農協領導下,在李玉軒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抗捐和二五減租鬥爭。李玉軒首先帶頭對本村上安祖償田進行二五減租,其次對霞街、上郭的祖償田進行二五減租。由於農民有農協的支持,齊心協力,農民自己有自衛隊,地主狗腿子不敢下鄉催租,因此,均取得勝利。
3、組織農民自衛軍預備隊,武裝保衛農民的勝利果實。上能村在農協會的領導下,組織起有李庚悟、許福隆、黃業秀、董泉、陳國安等二十多名的農民自衛軍預備隊,進行武裝抗"三捐"和強力減租鬥爭。當時曾屋村曾敏行的曾孫曾光彝是"三捐"的承包頭,經常帶領人員到上能及四鄰村收"三捐"金,周圍農民恨之入骨,但在封建勢力的淫威下,無可奈何。自從有了農民自衛軍預備隊後,民眾就堅決起來反抗了。有一次,曾光彝派來五名“三捐”人員如村收“三捐”金,在農民預備軍首領李風儀、許福隆、黃業秀、陳國安等的領導下,二十多名預備軍蜂擁而上,繳了他們兩條槍(一枝十響,一枝九響),並把他們打了一頓,推落在黃業秀屋邊的魚塘里,使他們成為落湯雞一樣逃跑回去,從此不敢再來收"三捐"了。
一九二六年四月,李玉軒同陳柱、李士芬、李子安等到淡水溝、沙城頭等村組織漁民協會。同年八月又和陳柱、李子安到淡水溝、沙城頭等村組織漁民常備軍,並親自訓練"自衛軍"出操和創造槍枝彈藥、手榴彈等武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李玉軒、陳柱、陳時等撤到三合窩、沙城頭、淡水溝一帶掩蔽活動。李風儀、李庚發、黃業秀、許興隆、董泉如等則在上能村轉入地下,開展武裝鬥爭。
同年底,李玉軒、李承軒奉命回廣州。正好是廣州起義前夕,李玉軒會同在廣州讀政法專科學校的胞弟李潔如〈李庚瓊) 和在北伐軍中的堂兄李庚梧等一齊參加廣州十二月的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潛回上能村,配合振文李士芬的農民軍進行活動。一九二八年四月份,李士芬率領農民軍在水口渡作戰,把傷兵潘宏才交給李玉軒、康耀湖護送到南二淡水溝留醫。一九二九年春,吳川縣的農民軍遭到失敗,李玉軒於同年秋潛伏在南二鄧屋村當教師作掩蔽。到一九三零年出西營(霞山)永泰藥材店做醫生,仍與南二的李 泉、林國藩和隱蔽在 州的彭中英、陳柱等領導人有聯繫。三一年冬彭、陳暴露被通緝,彭去香港,陳入雲南,從此,他們互相失去了聯繫。
一九三一年李玉軒、李承軒、李實軒三人聯袂上廣州。不久,一齊北上參加東北義勇軍。義勇軍失利後,他們帶有義勇軍的傳單和資料回吳川散發。後來各自以做國小教師為職業。他們三人是金蘭兄弟,不幸於一九三四年先後染上疫症而死。李玉軒的革命思想傳給了他的侄子李全春( 克)、李全傑(李通),代代相傳。
營救戰友
1943年11月20日,中國共產黨臨淄縣委會書記楊三友在毛家屯負傷被捕,關押在臨淄城裡偽軍監獄。代理縣委書記李玉軒和溝南工作委員會書記孫魯參等在朱大娘家研究、策劃營救工作。朱大娘以“乾娘”身份,多次去獄中探望楊三友。使楊三友在內外配合下,勝利地進行了轟動全縣的53人越獄壯舉。
思想
一心為黨,一心為全民族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