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襄氏

朱襄氏

  炎帝(朱襄氏)即是傳說中的神農氏的第八世接位人,為伏羲之後裔,三皇之一。

朱襄氏

炎帝

據史料記載,炎帝登上王位,以陳為都(古陳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縣)。炎帝發明了五弦琴和農耕,教人種植穀物;制定了曆法,以太陽在中天時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嘗百草作醫書等等。炎帝在位70年,逝後被遷回作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現柘城縣東十里的朱襄陵,即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朱襄氏為伏羲時諸侯。

又號飛龍氏,稱子襄。元鄭杓《衍極》卷一《至朴篇》劉有定注云:“太吳之時,龍馬負圖出於滎河。帝則之,畫八卦,以龍紀官,乃命飛龍朱襄氏造六書,於是始有龍書。”

柘城

歷史悠久,文緒錦長。上古之世即為朱襄氏故居。朱囊氏即炎帝也.據《辭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別名,給以充分認可”。《辭源》又解:“《呂氏春秋·古樂》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從此句之意也說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禪位而有天下,故記載“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據《古史考》載:“陳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給以明確提出,朱襄都於邑地陳(指陳州)。又據《寰宇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給以指明了地點,在當時的陳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縣,在縣城東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當時屬陳州轄區,而現在屬商丘,故曰:“炎帝神農氏都於商丘。”據《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歲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萬國之享民重農功。以其神於農業,故曰神農。神農之教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親蠶以為天下先。”據《司馬負·三皇本紀》載:“味草木之滋作方書以療疾(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辦其君臣佐使之義,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風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於此未嘗敢一日自遺也。後遷於曲阜,卒於茶鄉,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後臨魁六帝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亂,而不能制,有公孫軒轅孰能擒之哉”。炎帝神農氏,儘管後來遷於曲阜,卒於茶鄉,因為他對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德高望重,卒後人們把他運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崮寺有朱襄陵,後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來,口碑至此,豐碑至此。《詞源》載:朱襄氏,“炎帝的別號”。但在《漢書古今人表》中,除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列為“上上”等外,炎黃之前的19位先帝為“上中仁人”,先帝的名氏分為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亡懷氏、東扈氏、帝鴻氏。依照上述排序,朱襄氏在先帝中不屬最早,但要早於炎帝神農氏。如果說炎帝時代已形成部落大聯盟和新的部族融合的話,“先帝時代”似乎仍處於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原始的時代。《莊子.胠篋》載:“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不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以上記載雖沒有提到“朱襄氏”,但卻提到其前後的名氏,,也就是說,朱襄氏也是生活在這種自給自足、民風純樸的分散的社會之中。一些先帝以他們的發明創造而使後人永遠銘記,如有巢氏構木為巢,使人民免受蟲蛇的侵害。朱襄氏也有其獨特的貢獻。《呂氏春秋.古樂》載:“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

路史.前紀

》中,朱襄氏的事跡最為詳盡:有巢氏之後經過了幾個先帝,有“朱襄氏”被眾氏族擁立。當時氣候多風,陰陽不調,百物散解,五穀不豐。於是,他命令手下名叫士達者,發明五弦之瑟,調節陰陽,使生命得以繁衍。命名為“來陰”,以“朱”為都,並以“朱襄氏”為名號。“樂”,用以調節陰陽。聖人,發明樂器用以調節陰陽,其中琴與瑟為樂器之本,琴屬陽,瑟屬陰,二者相合實屬不易。所以在古時的歌樂之時,只有王才享有琴瑟,諸侯有瑟而無琴。朱襄氏發明了五弦之瑟,以調和陰陽,虞氏以五弦之琴亦為調和陰陽,二者的側重點不同而已。楊泉說:“琴為高漲之音,瑟為低落之聲,以表達感情,調節陰陽,以合寒暑四時。”“禮樂”是古時十分看重的國之大事,為華夏文明之特徵,有則為諸夏,無則為夷狄。朱襄氏作瑟,與太昊作琴、女媧作笙簧、伶侖以竹子作樂器,在人類史上有重要意義。依照古人的理解,朱襄氏發明了“五弦之瑟”,才使群生定、寒暑適、百物生、萬民安。為什麼說朱襄氏為炎帝的別號?《呂氏春秋.古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漢代高誘註:“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但經學家梁玉繩認為,朱襄氏在炎帝之前。朱襄是炎帝的別號嗎?《太平御覽》卷78引《遁甲開山圖》云:“女媧氏沒,大庭氏王有天下,五鳳異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五代,皆襲庖犧之號。”也就是說,古代先帝間有內在的聯繫,《左傳.昭公十八代》註:“先儒舊說,皆雲炎帝號神農氏,一曰大庭氏。”既然先帝間以“皰犧氏”而有內在聯繫,炎帝又稱為大庭氏,那么炎帝別號為朱襄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此其根據之一。《世本.作篇》記載:“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卻邪欲,反其天真。”又載:“神農作瑟。”《說文解字》:“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廣雅.釋樂》:“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以上有二點值得注意:炎帝神農氏作琴,而大量文獻記瑟為朱襄所為,因此炎帝與朱襄關係可想而知;神農之琴為“五弦”,與朱襄之瑟“五弦”十分相近。此其根據之二。根據以往學術界對傳說時代的研究成果,朱襄氏與神農氏為有血親關係的部族,他們的首領分別稱為朱襄氏、神農氏,在這一血親系統中出現有更大偉業的完成者炎帝,因此在後世的文獻中便出現了炎帝神農氏,或為大庭氏、朱襄氏。總之,朱襄氏應該是炎帝系統中有影響的先帝之一,同時也是最早以朱名號才,為朱姓中最為古老的一支。《姓解》中有“朱襄,《姓氏考略》中有“飛龍”,這兩個古老姓氏也與朱襄氏有著密切的關係。

關於朱襄氏的地點

,《後漢書.郡國志》去:“陳有株邑,蓋朱襄之地。”從該志中可知,東漢時的“陳國”有陳、陽夏、寧平、苦、柘、新平、扶溝、武平、長平等縣,包括今河南的周口、商丘的部分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西漢的“淮陽國”也有陳、苦、陽夏、寧平、柘等縣。二者範圍大致接近,其中心為今河南淮陽,淮陽為伏羲故地,朱襄氏在這一帶活動有一定的道理。《元和郡縣圖志》卷7,“柘城縣,本陳之株邑,《詩.陳風.株林》刺靈公是也,至秦為柘(城)縣,《續漢志》屬陳郡,至晉太康中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貞觀初廢入谷熟、寧陵二縣。後縣人徭賦路遠,陳訴積年,至高宗朝復置,屬宋州,其羅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在宋代的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記》卷12中,也記載:“柘城縣,即古朱襄氏邑,春秋時陳之株野之地。”與其同時的《路史.前紀》有“朱或作株,劉昭云:陳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在該書中的《國名紀》中,也有“朱襄,《九城志》云:南京柘城古朱襄氏之邑”。宋代的南京,即今之河南商丘,柘城即在其西不遠,下至現在仍歸商丘歸轄。明代顧祖輿在他的地理名著《讀史方輿紀要》卷50,“柘城縣”條下對柘城的歷史沿革進行了詳盡的考述:“在州東南90里,東北至寧陵縣87里,古朱襄氏邑,春秋為陳株野地,戰國時為楚柘邑.漢軒柘縣,屬淮陽國,以邑有柘溝而名。“根據以上的考述,今河南柘城縣沿革演變的序列為:朱——株(野)——柘邑——柘縣——柘城縣。其根源為“朱襄故地”。朱襄氏的事跡與遺蹟,只有在與柘城相關的志書中反映得最為具體和詳盡。如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49《古蹟.陵墓》中有,“朱襄陵,在柘城縣城東10里有朱堌,上有寺以守焉。”又見該志卷50《寺觀》:“朱堌寺在柘城縣城東10里,明建。上有朱襄陵。”在該志卷51《古蹟.古城》中有:“朱襄城,在柘城縣。按朱襄氏,伏羲之後。禪通紀,謂其都於朱,故號朱襄氏。”清光緒本《歸德府志》卷33:“朱堌寺在柘城東10里,上有朱襄陵,故名。”而在各種版本的《柘城縣誌》中則有更多類似記載。在柘城,至今流傳著朱襄氏的傳說:朱襄氏在柘城時,正值惡魔作怪,常颳大風,飛沙走石,天干地裂,五穀不豐。朱襄氏心急如焚,決心降伏惡魔,為民除害。他召集士達、飛龍共商降魔之策。他們認為:惡魔乃邪惡之氣,斜必畏直。最直莫過於琴瑟之弦,於是就決定造一把瑟來降魔。士達、飛龍忙著準備柘絲、良桐。朱襄氏命能工巧匠,精心製作了一把瑟。一日,黃沙蔽日,惡魔又來作怪。朱襄氏便攜瑟登場,迎風而鼓,瑟聲高亢激越,怪風漸息,天空彤雲密布,立時大雨如注。從此百姓過上了平安無慮的生活。朱襄氏為朱地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以高壽109歲面終,朱邑百姓,哀痛萬分,人人添土,封墓如丘。明成化年間(1465年—1987年)又在墓前修建朱襄王祠廟,建有大殿、山門、配殿共十餘間。到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時已“廟貌荒廢”,光緒十二年(1886年)又重修。解放後改為學校,即今柘城縣大仵鄉朱堌寺學校。現僅存有明惠帝朱允炆祭炎帝朱襄時親植的皂角樹,,枝繁葉茂,亭亭如蓋。近年來,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而重建的炎帝朱襄陵園,占地120畝,陵高10.9米,周長158米,恢復了昔日的雄姿。古往今來,朱襄氏在柘城縣得到了最為廣泛的社會認識。根據新版《柘城縣誌》收集到的資料看,將“上古之世即為朱襄氏故居”列為柘城的第一件大事,也即柘城歷史的開端。柘城舊城傳說為朱襄舊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進士竇克勤在柘城東門創建了柘城歷史上第一所書院,因位於朱襄舊城之南,故取名“朱陽書院”。到清道光八年(1828年)知縣富成建立了第一所官辦學校,以後命名為“襄山書院”。柘城舊八景中,有“柘溝春水”,據說位於舊城內的柘溝環流朱襄王府,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柳樹成行。每至春天桃柳夾岸,一泓清遠,令人神往。古蹟中除朱襄王陵外,相傳舊城西還有飛龍、士達墓,雙冢並連。另在民國時,在一區(治今城關)專設有“朱襄鎮”,至今在大仵鄉還有朱堌寺村。炎帝朱襄氏陵位於柘城縣大仵鄉朱堌寺村西北角,是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首領朱襄氏的陵墓。關於朱襄氏,光緒二十二年版《柘城縣誌》記載很詳細:"有巢氏沒,數閱世而朱襄氏立,群陰閟遏,諸陽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遲春而黃落,盛夏而疝痎。乃令士達作五弦瑟,以來陰風,以定群生。令曰"來陰",都於朱,故號曰"朱襄氏"。傳三世沒。"朱襄氏何許人也?據《帝王世紀》載,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傳說中的人祖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後,為女媧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六世,皆襲伏羲氏之號。是朱襄氏,乃伏羲氏之後也。"而《辭源》引《呂氏春秋》注釋云:"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也。"於是又有"朱襄氏"是"炎帝神農氏"之別號的說法。然而按《帝王世紀》排序,炎帝神農氏當在以上所列十六帝之後。故而,到底朱襄氏是不是炎帝神農氏別號尚有爭議。但不管如何,朱襄氏定居於朱(柘城故稱)、歸葬於朱,卻是無可爭議的。其主要原因在於朱襄氏在柘城故城內留有朱襄王廟,在大仵留有朱襄氏陵。

相傳

,朱襄氏初在"朱"地施政時常刮怪風,大風起時天昏地暗,飛砂走石,天干地裂,草木枯黃,五穀不收。自然災害危及人類,使人無法生息,甚至面臨滅頂之災。朱襄氏憂心如焚,決定為民除害,降服惡魔,拯救萬民。於是令大臣士達以柘絲、良桐為原料,製作一把五弦瑟。當黃風攪天,拔禾折樹之時,朱襄氏憑高端坐,撥動瑟弦,瑟聲激越聲振高空,怪風漸息,頃刻間天空彤雲密布,下起大雨,百草萌發。從此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倉廩俱滿。群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朱襄氏在朱邑某政一世,活到109歲。做了大量好事,深孚眾望。"歿後葬於城東15里,其墓如丘,稱朱堌(見古《柘城縣誌》)。"據說朱襄氏死後,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雖多次遭洪水淹浸、沖刷,卻依然如故。到了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這裡有了人家,成了一個小村落。村西北隅有一顆皂角樹,據傳為明惠帝朱允炆逃難於此,拜祭其朱姓先祖朱襄氏時所栽,此樹枝葉茂密,濃蔭如蓋。一年夏季,眾街坊在樹下乘涼時,發現一頭豬在朱襄氏墓前拱食,拱出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眾人拾起細看,都為之驚訝。原來是一尊觀音菩薩雕像。此事傳到官府,縣官就在朱襄氏墓前修了一座寺院。大殿、山門各三間,東西廂房數間,規模頗大,香火稱盛。始稱觀音寺。因廟在朱襄氏陵前,後稱朱堌寺。墓地原有土丘一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於保護不善,人們積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被毀,其房料用作建國小。現存三間大殿原為國小校舍,其房頂所用均為寺院的建築材料,古式跺樑上雕樑畫棟,工筆精緻;大磚小瓦,古色古香。國小搬遷後,這裡只剩下一座高約1米的土丘、三間大殿和院內一棵皂角樹。2001年,縣人民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撥款30萬元,將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圍牆,周長158米,直徑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台階,意為"天圓地方"。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個,碑樓4座。2003年,該遺址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又撥款修復了山門,為寺院建上圍牆,樹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2008年,在縣文化局和大仵鄉黨委政府的倡導下,由李松林居士投資150萬元,由湖北省黃石市仿古建築公司承建了炎帝朱襄氏大殿、東西廂房和山門,總建築面積×平方米。聘請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李”傳承人李秀山設計塑造了炎帝朱襄氏及其童子飛龍、士達和太昊伏羲氏、女媧娘娘、黃帝軒轅氏等泥塑,又對陵園內庭院進行了綠化,使炎帝朱襄氏陵園變得更加莊嚴肅穆。[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