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襲封襄陽王的簡王朱見淑,羨慕隆中山水佳奇,看中隆中的好風水,選擇隆中作為自己的墓地。他上奏皇帝,把隆中封為“藩陵”,把隆中山改為座山,與隆中山隔谷相對的山定名為面山,偏東的山定名為旗山,用以襯托作為藩陵的座山。他毀掉諸葛草廬,在隆中山左臂另建草廬。遷走隆中書院,封山驅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築,特別是兩晉以迄唐宋時期的碑刻石銘,破壞殆盡,蕩然無存。這是諸葛亮離開隆中後1200多年來隆中遭到的最大浩劫。朱見淑死後,他的庶二子、光化王朱暫理襄陽府事。朱和襄陽府左長史林光請於朝,又在隆中山“左方隙地”重建武侯祠。並上秦皇帝說:“隆中亮廟歷唐、宋、元皆知崇奉,實非異端淫祠之比”,“先年,簡王慕隆中山佳奇,擇為塋地,後人不能體王之意,將諸葛亮祠遷一于山之左臂。地既非宜,廟且陋小,神獲不安,人未蒙福。隆中東去數十步,山 有一窪,欲將亮廟移建。”(見《襄陽縣誌.祠祀(明襄王崇慰先賢疏)》)明正德二年(1507年),明武宗朱厚照批准建廟,並御賜廟額“忠武”。
到了嘉靖乙酉年(公元1525年)正德進士徐鹹任襄陽知府,到隆中拜謁諸葛亮故居,看到武侯祠“湫隘傾祀”(低洼狹小,房屋傾斜),“矚目為之愀然(愴)”遂與監察史王秀共同發起重修諸葛武祠。(見明·鄭傑《重修諸葛武侯祠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