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陵園

朱丹溪陵園

朱丹溪陵園位於赤岸鎮東朱村。是1992年興建的陵園,走進園林,有陳敏章題寫的石碑“一代宗醫”四個大字,進園可見,是座具有江南風格特色的陵園,陵園重要景點有湖光山色、亭台掩映、花木扶疏、曲徑逶迤,建築古樸典型、精巧大方、整體環境優美舒適,中醫文化氣氛濃郁,醫家特色鮮明,元代四大名醫朱丹溪墓,是省文保單位,在墓前有當代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古代名醫朱丹溪之墓”。

基本信息

陵園設施

朱丹溪陵園朱丹溪陵園
朱丹溪陵園在墓前有當代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古代名醫朱丹溪之墓”,園內還獨有朱丹溪紀念館,館內正廳有高大丹溪銅像,進院後為丹溪診所、陳列室、碑廊,有趙林初、沙孟海、姜東舒、陳立夫、施祖榮等當代名人、大師題詞和書畫作品200多件,園內還有鶴望軒、愛仙亭、麒麟壇、頤壽廳、百草園等園林建築景點。這一大片山林中的丹溪陵園,是一個以自然山水為骨架的歷史生動、人物豐滿、風景迷人的田園風光式紀念園林。

這裡,不僅有湖光山色,小橋流水,更有曠世名醫、金元四大醫家之一朱丹溪的遺蹟,有寓寄後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館園、碑廊。入口景區位於陵園東南角。迎面而來的是一座青石牌坊,過牌坊,進林蔭小道,湖光、山色、春香橋、鶴望軒、愛仙亭及據傳當年丹溪製藥的仙井便映入眼帘。還有以不同顏色的藥用植物種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園,不僅讓人增長知識,更讓人感受到這方園林處處都有醫家的蹤影。

1991年10月建立以丹溪墓為中心占地100多畝的丹溪陵園。陵園主要分1、入口景區、位於東南角進口處有一青石牌坊;2、湖光山色區,有鶴望軒、愛仙亭及傳說當年朱丹溪製藥的一口仙井;3、百草園區,有以不同顏色的 藥用植物配置的陰陽五行圖及百果餐廳一座;4、丹溪墓區;5、廟林,在原丹溪廟遺址建立了朱丹溪紀念館。館的正廳有一高大的丹溪銅像,後進院落為丹溪診所、陳列室、碑廊,陳列著丹溪著作及啟功、趙補初、沙孟海、姜東舒、陳立夫、陳敏章、施祖榮等當代名人題詞書畫作品。丹溪墓後建有一塔,6梨園梨樹林中建有“一望亭”。

墓地歷史

朱丹溪陵園今赤岸鎮三村朱丹溪紀念館旁有他的祖墓。可遺憾的是,丹溪先生當年曾經居住的故居、藥店、診所、練丹處等等已無從考證。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書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葬於離赤岸鎮約4公里的東朱村墩頭庵。“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經被毀。1979年冬,墓地原址重建,1989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建丹溪廟,于丹溪墓右側稍後方。朱丹溪陵園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的。
據說,墓地是丹溪與他妻子戚氏親自挑選的。他們始料不到的是,他們身後會經歷如此的坎坷,他們更沒料到的是,這裡會成為義烏市的一大旅遊勝地,供中外遊客瞻仰憑弔。
風景旅遊與名人訪謁結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使得這裡的歷史顯得更為生動,人物更為豐滿,風景更為迷人。
朱丹溪陵園經過十幾年的修建,已經初具規模,展現在遊客眼前的有:湖光山色,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還有那鶴望軒、松鶴苑、朱丹溪紀念館、重修的丹溪墓、景彥書畫館、百草園等等。在陵園內,還可以看到啟功、趙朴初、陳立夫、陳敏章、施祖荃等名人的題詞、書畫作品,這些也為美麗的丹溪陵園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蘊涵。
明清時期一些學者,對丹溪推崇備至,常遠道前來祭奠。今日之丹溪故里赤岸,丹溪之濱獅子岩頂建有朱丹溪紀念亭,獅子岩麓建有朱丹溪紀念堂。東朱村辟有朱丹溪陵園。赤岸鎮區、義烏城區、金華市區分別有丹溪街、丹溪路之命名。丹溪在人民心目中,正如“雲山蒼蒼,高風不磨,世遠彌聲,仰止者多”。

人物簡介

朱丹溪陵園朱丹溪陵園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彥修,義烏(今浙江義烏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時改名赤岸村,繼而又改為丹溪村。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導滋陰學說,創立丹溪學派,對祖國醫學貢獻卓著,後人將他和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一起,譽為“金元四大醫家”。著有<格致餘論>一書。不久又著<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揮>等,今僅存前三部書。丹溪學說,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在15世紀時,由日本人月湖和田代三喜等傳入日本,日本又成立“丹溪學社”,進行研究和推廣。至正十八年(1358年)夏,一代醫學宗師朱丹溪與世長辭,終年78歲,葬於義烏東朱之郭頭庵。詳情見詞條“朱丹溪”。

景點介紹

朱丹溪陵園朱丹溪陵園

占地112畝的朱丹溪陵園就是依朱丹溪墓而層層修建的一處自然人文景觀。走進丹溪陵園的大門口,如同走進了朱丹溪的醫學哲學石徑。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陳敏章“一代醫宗”的題詞在做著詮釋。石碑背面刻著明代大學者寧濂為紀念朱丹溪而撰的碑文,則更是在用一種文化烘托著另一種文化。 向右行,茂林修竹間掩映著的是滋陰閣。它得名於朱丹溪的“滋陰學說”。滋陰閣的兩側是虞天民與陳無咎的石雕像。虞天民(1438人,因母病而學醫,研讀中醫經典著作,繼承並發揮朱丹溪的醫理,又廣采各家之長並有所創。舊志傳中說:“義烏以醫名者,代不乏人,丹溪之後,唯摶為最。”陳無咎(1884-1948),黃山人,因村旁有黃山溪,又號黃溪。曾任中央國醫館學術委員,他的醫理也源泉於朱丹溪,立方多為自製,在現代中醫學界獨樹一幟。後人將朱丹溪、虞天民(華溪)、陳無咎(黃溪)合稱義烏醫家“三溪”。“滋陰閣”這一景點,拓展了丹溪陵園的視野,展示了本地豐富出眾的醫學文化,可謂是陵園建設者的匠心獨運。

立於洋陰閣,向西集會望,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湖光山色”。這一景點由壽包池、松鶴苑的得名來自朱丹溪的醫學理論“養陰修包壽,清心步鶴年”;鶴望軒取名“孤山仙鶴飛東瀛”,意味著朱丹溪的醫學理論對日本醫學界產生的巨大影響。朱丹溪醫術高超,民間還流傳著他與呂洞賓斗醫術的優美動人的傳說,後人酋稱朱丹溪為“朱半仙”,仙人亭即由此而來。

環繞在“湖光山色”西南面的,是頤壽廳是丹溪墓、丹溪紀念館個景點。頤壽廳是丹溪陵園中的餐館,古樸雅致。中國詩詞協會副理事長吳仲謀的一副對聯:“佐膳多方宜使包廚通標號井,養生有道須從飲食探青囊”,闡析了朱丹溪生前推崇的儒學“食不厭精”的思想;百草園看似不起眼,卻種著種草藥,顯示出了醫家陵園獨特的景觀;丹溪墓由墓地和橘井流香兩部分組成,橘井在墓地前方,據傳說朱丹溪用此井水煎橘葉治好了當時流行的瘟疫;丹溪紀念館是朱丹溪陵園的主體部分,內塑丹溪全身銅像,供人們瞻仰憑弔。

在這個景點的外圍,由南向北分別是望塔、華豐亭、鐘鼓樓、麒麟壇和景彥書畫館。鐘鼓樓又叫延年亭,內放一口道光年春月制的古鐘。這口古鐘,原是附近禪明寺的寺鐘,寺毀後被人抬到了象山頂才得以保存。敲一敲古鐘,如同聽到了歷史發出著迴響,悠長而凝重;麒麟壇仿北京天壇而建,一隻麒麟傲視東方,麒麟壇周圍刻著成百上千捐資修建丹溪陵園者的姓名。從這些姓名中,讀懂了捐資者的火熱心腸,讀懂了陵園建設者的開拓精神,也讀懂了義烏人創造精神文明的氣魄。 值得一說的是景彥書畫館。這裡匯集了趙朴初、沙孟海、啟功、姜東舒、劉江、沈鵬、秦天孫、陳立夫、朱恆清、陳敏章等名人墨寶餘幅,文化氣息濃郁。陵園擁有了這些書畫,再加上坊、碑、館、閣、亭等匾柱聯的題詞,等於為自己作了高品位的詩化墊基,文化品位一下子凸現了幾分。

漫步陵園,時時處處感受到了陵園建設者的精品意識。

公交

在義烏市區南方聯公交站乘坐319路(南方聯-朱丹溪陵園)公車,到終點站下車,票價1.5元。

金華旅遊風景區

介紹金華地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旅遊度假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