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由於公車私用等車輪上的腐敗太過嚴重而飽受公眾非議。為節約國家的財政經費支出,有效遏制車輪上的腐敗,公車改革提上了議事日程 。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方案規定車補標準為:司局級每月補貼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其中,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補貼標準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標準的150%,一般地區不高於130%,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內不同地區補貼標準差距不得超過20%。
對於國企,指導意見中沒有明確方案。不過,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的公車改革,要專門制定方案,適時推出,限時完成 。
數據調查
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原系深圳市口岸辦下屬事業單位,2007年左右改制成為企業,由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屬於國企。
該中心主要是負責管理維護運營各口岸的物業,設有羅湖、文錦渡、皇崗、沙頭角、深圳灣、福田等六個一線口岸管理處,以及南頭、布吉、梅林、同樂等四個二線檢查站管理處,還設有廣告、物業、諮詢和運通等四個二級經營公司。
該中心有公務車63輛,在編人員895名,此前較多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均享有中心配車。根據車改方案,該中心除保留三輛公務用車外,其餘60輛將被評估拍賣,所有在編人員可以享受車改補貼。其中,黨委書記、總經理一人,每月6800元,年補貼8.16萬元;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層級的5人,每人每月4800元,年補貼5.76萬元;部門正職與部門副職各29人,每月補貼分別為3600元、3200元,年補貼分別為4.32萬元、3.84萬元;正科、中級職稱、高級技師、副科、技師、助理級職稱、一級司機共234人,每月500元,年補貼6000元;其他人員597人,月補貼300元,年補貼3600元。經過測算,該中心一年將發放車補7547萬多元。
車改方案
基層員工不滿
深圳國企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車改方案引起部分基層員工不滿。由於此前科級幹部與普通員工均有150元車補,此番車改他們實際獲利不多。“科長、員工十分反感,副主任以上天生就是打的士的命,員工天生就是坐公交的命,誰定的工資、車補?副主任以上組織開會,自己給自己定工資、車補,能少嗎?這就是腐敗的根源所在。”有員工在奧一網上發帖說,車補遠超中央標準。主管部門回應
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車改方案在2014年6月獲得口岸管理服務中心業務主管部門———深圳市口岸辦批覆。7月,中心內部召開職代會,有30名職工代表參與,通過車改方案。8月,其上級控股公司深圳投控公司批覆同意車改方案。對於此次方案的實行,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參照的標準系《深圳市市屬國有企業公務用車改革指導意見》深國資辦(2003)150號文,以及《關於劃轉企業公務用車改革的通知》深投控(2007)563號文。檔案中對於該中心正職職位補貼在7000元,該中心標準實際是要低於檔案的標準。
媒體評論
在全國公車改革的大潮中,無疑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成了公車改革的弄潮兒。其敢為人先、敢為人富、敢為人牛的超越精神值得各級各地車改部門學習。但在學習其改革精神之際,“最牛車補”的實施也值得各地深思,因為“最牛車補”說明了中國車補在實施中的太多問題。一是中央車改精神不能被曲解。眾所周知,中央要求在全國深入開展公車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遏制車輪上的腐敗,就是通過改革全面減少國家的財政支出,降低經費開支。一言以蔽之,車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省錢”,要通過車改節約開支,而不能通過車改反而增加政府的開支。而深圳國企給總經理每月開支6800元,副總經理每月4800元,部門正職與副職每月補貼分別為3600元、3200元的最牛車補,該中心全年將發放車補7547萬多元,這種車改不僅沒有減少開支,反而增加了財政開支,這種車改能算一次成功的改革嗎?
二是車改絕不是“唐僧肉”的再分配。從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實施的補償標準看,明顯高於中央規定的司局級每月補貼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的標準。其改革的實質就是在給中心的領導幹部們發放福利,讓領導們人人都能分享一塊唐僧肉。中心領導每月可領6800元,用網友的話說,該中心領導每天可以領取230元的車補費用,幾乎天天都在車上辦公,這實則是與全國人民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三是車改要切合實際,兼顧公平。中心“最牛車補”可以讓主要領導每天領取230元,而處於最低層的勞動者每月僅有300元,車補上的巨大差距,讓社會公平碎了一地。畢竟勞動民眾才是財富的真正創造者。雖然領導幹部辦公用車多,應該領取較多的車補。但也不能讓領導們的車補多得離譜,高得沒了原則。否則,這種過分的不平等性不僅不會推動各單位的工作開展,有時反而會成為阻礙單位發展進步的重大阻力。
總之,公車改革絕不是個別地方、個別部門和個別領導分享“唐僧肉”的盛宴。在新一輪公車改革中,各地各部門必須在中央改革精神的指導下依法有序開展,必須切合實際,領導幹部和職工們因工用多少報多少,並適當兼顧公平,而不能讓新一輪公車改革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