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生薑(去皮,淨洗,橫紋切作片子,用鹽二兩摻入生薑中令勻,醃一宿取出,入銀石器內,慢火炒,續入上好神曲細末一兩,與姜同炒令乾)一斤,丁香半兩,齊州大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焙乾,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和作餅子,焙乾)、甘草(炙)、陳皮(湯浸,微去白瓤,焙)各一兩,大草豆蔻(去皮)三個。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或食前沸湯點服。
功用
大辟風寒霧露之氣。
主治
痰嗽胸膈不快,多吐寒痰;兼治飲酒過多。
附方
名稱:暖胃湯
組成:白芍一錢二分,乾薑(炮)二錢,丹參三錢,木香三分,香附(醋炒)六分,吳茱萸(制)一錢半,生薑、厚朴(姜炒)各一錢
用法:水煎服
主治:傷寒,陰寒虛滿,脈弱便瀉
出處:《會約》卷四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御藥院方》:“暖胃湯,治痰嗽,胸隔不快,多吐寒痰。兼冶飲酒過多。生薑一斤,去皮,淨洗,橫紋切作片子,用白鹽二兩,摻入生薑中令勻,淹一宿取出,入銀石器內,慢火炒,續八上好神曲細末一兩,與姜同炒令乾,丁香半兩,齊州大半夏一兩,湯洗七次。去滑,焙乾,搗羅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作餅子,焙乾大草豆蔻三個,去皮甘草一曲,炙令熟陳皮一兩,湯浸,微去白穰,焙右件同搗羅為細末,每眼一錢,沸湯點服,空心或食前。此藥若空心進一服,大辟風寒霧露之氣。”
盤點常用壯藥方劑
方劑的組成是有一定原則的,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臨床上必須隨著病情的變化、體質的強弱、年齡的大小、環境氣候的不同,適當地予以加減套用。草藥方劑包括湯、丸、散、膏、丹、酒、露、錠、條、線、洗、熏、坐、導劑等10餘種,其中最常用的劑型為湯、丸、散、膏、丹、酒等幾種。 |
中藥方劑之N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