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一統

概念

西漢董仲舒提出的。
董仲舒提出這項建議並且被採納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從歷史上看,統一中國後,本應及時放棄戰時的法家思想,而採用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社會安定的儒家思想〔1〕,但秦始皇沒有這樣做,相反卻焚書坑儒,而終不能解決鞏固統一封建國家、建立穩定社會秩序的歷史任務。這一歷史教訓董仲舒是清楚的,因此他常用類似於“漢興循而未改”(《漢書·食貨志上》這種委婉言辭來提醒當世的統治者

發展過程

董仲舒的學說有一個特點,就是必從“天意”和《春秋》那裡找依據。他作為漢代儒家公羊學派的宗師,一生以治《春秋》為主業。他說“春秋,大義之所本也”(《春秋繁露?正貫》。以下所引《春秋繁露》只注篇名),以為“不學春秋,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俞序》)。他的社會理想正是通過闡述《春秋》大義而得出的,它立足於現實卻又高於現實。雖然董仲舒社會理想的基礎是現實社會,但他從不盲目讚揚現行的社會制度,而總是以理想社會的標準來批評和要求改進現行制度。
董仲舒的社會理想是一個大一統的和諧安定社會。大一統是他所述《春秋》的根本含義。他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漢書·董仲舒傳》。以下引此書只注篇名)他認為《春秋》最重“元”,“謂一元者,大始也。”(《玉英》)“元”就是大一統的開始,並且還認為“唯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系之元”(《重政》),因此他希望漢武帝是聖人,能成就建立封建大一統帝國的功業。大一統的根本特徵是思想的統一。董仲舒在他的賢良文學對策中,向漢武帝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議,主張“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傳》)。漢武帝採納了這一建議,於是儒學便從此成為官學,上升到至尊的地位。
董仲舒提出這項建議並且被採納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從歷史上看,秦統一中國後,本應及時放棄戰時的法家思想,而採用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社會安定的儒家思想〔1〕,但秦始皇沒有這樣做,相反卻焚書坑儒,而終不能解決鞏固統一封建國家、建立穩定社會秩序的歷史任務。這一歷史教訓董仲舒是清楚的,因此他常用類似於“漢興循而未改”(《漢書·食貨志上》這種委婉言辭來提醒當世的統治者。
從現實情況來看,正如他自己所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由於理論基礎不統一,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上亡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如此社會怎能安定,政權怎能鞏固呢?因此治國之君必須掌握統一學說,使“邪僻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言,而法變可明,民之所從矣“(《董仲舒傳》)。
在表面上看來,法家是反對言論教化的,因其會使“其君?於說,其官亂於言”(《商君書?農戰》)。但法家沒有預想到,如果言論一律,就可避免君臣?亂、莫衷一是以及百姓不知所從的情況。可以說,法家以前以至與其同時的儒家看到了這一點,並作出一定努力,而董仲舒則最後將大功告成――實現了儒學獨尊的局面。
董仲舒深知,安定社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必須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這一理論基礎要統一。因此他選定儒學(而且唯有儒學)作為安邦定國的理論基礎。董仲舒從穩定社會秩序、鞏固封建國家政權出發,把握了時代的脈搏,適應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也順應了統治者的需要,從而奠定了封建大一統國家不可或缺的根基――思想統一。董仲舒的社會理想不獨為君,不獨為民,而是為天下的。在這種理想和諧的大一統社會中,統治階級施教化、守等級、行仁政,君民各得其所,和睦不爭,共處於一種和平安定的禮制狀態中。
所以說他提出的"春秋大一統"實質上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是迎合皇帝心理的,也是他推行儒家學說的一個表現.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雖然戰亂頻繁,但是當時社會是向前發展的.不過按現在來看還不能說是大一統,因為當時諸侯兼併,整個國家從地區文化疆土和經濟來看,還不算實現完全的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