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地嗜皮菌

昏暗地嗜皮菌,適溫24—28℃生長,在酵母精酪素水解物瓊脂或酵母精甘油瓊脂上生長良好。菌落褶皺、顆粒狀、黑色、有潮濕氣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昏暗地嗜皮菌
拉丁學名Geodermatophilusobscurus

形態特徵

在酵母精酪素水解物瓊脂或酵母精甘油瓊脂上生長良好。菌落褶皺、顆粒狀、黑色、有潮濕氣味。葉狀體透光看來綠黑色,由少數或許多細胞組成,呈墊狀或管狀集合體。個體細胞立方形。葉狀體解體放出立方形或球菌狀細胞以及橢圓形至頭狀遊動子。後時常生芽,形成2-3個細胞的能動小體。遊動孢子失去鞭毛後可能產生芽管和絲狀體,或者增大、分,不經芽管階段而形成葉狀體。

性狀特徵

在酵母精澱粉蔗糖麥芽精瓊脂上生長良好。適溫24-28℃,37℃生長減弱,50℃不長。在水懸液內,少數細胞60℃30分鐘存活。不水解明膠或酪素。水解澱粉。利用D-葡萄糖、L-阿拉伯糖、D-木糖、D-果糖、蔗糖、肌醇、D-甘露醇以及D-半乳糖、甘油;在L-鼠李糖,棉子糖以及D-阿拉伯糖、D-核糖、β-乳糖、α-二糖、松三糖衛矛醇上生長弱或不生長。

形態描述

在酵母精酪素水解物瓊脂或酵母精甘油瓊脂上生長好。菌落褶皺、顆粒狀、黑色、有潮濕氣味。葉狀體透光看來綠黑色,由少數或許多細胞組成,呈墊狀或管狀集合體。個體細胞立方形。葉狀體解體放出立方形或球菌狀細胞以及橢圓形至矛頭狀遊動孢子。後者時常生,形成2-3個細胞的能動小體。遊動孢子失去鞭毛後可能產生芽管和絲狀體,或者增大、分,不經芽管階段而形成狀體。

討論

代表菌株:G20=ATCC25078,分離自美國內華達州阿馬果薩沙漠土樣。

盤點菌類微生物系列(十四)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