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的旬陽文廟,原址在旬陽縣城北門外旬河西岸,百年後的成化八年(1472)毀於洪水,由時任知縣杜琳遷建於公家梁今址,其後直至清同治四年(1865)近400年間,歷經13次拓修、續修、重建、重修,形成現有之規模。中華民國初文廟迭遭駐軍破壞,後又改作糧倉及洵陽縣參議會辦公用房。建國後用為旬陽縣幹部招待所。1984年招待所遷出,交由旬陽縣博物館使用管理。由於屢遭變故,此時文廟僅大成殿尚存舊貌,其餘建築或毀或改,面目全非。從1984年到2004年的20年,是旬陽文廟進入全面恢復煥發生機的重要時期。由於縣委、縣政府的積極爭取,創造條件,陝西省文物局撥款扶持,技術幫助,分作三期施工,對旬陽文廟進行修復,使其再現昔日風姿。
維修、重建後的旬陽文廟座北向南,自前至後依據地勢作台階式上升,整座建築群分為上中下三個院落,主要建築依次有上院的大成殿、月台(帶御道),大成門及兩廡(廂房); 中院的欞星門(牌樓),東西廂房;下院的照壁,義路(門樓)等。其中的大成殿、大成門、欞星門、照壁都置於中軸線上,其兩側對稱分布廂房,保持了我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主次分明,布局嚴謹的制度特徵,從藝術風格來看,雖以官式做法為基調,卻又吸收融合了獨具特色的地方因素,突顯出整體莊嚴壯觀,局部靈活多變的審美效果。今已成為旬陽太極城的標誌性建築。
歷史價值
旬陽文廟從明成化八年(1472)遷建今址以後,至清同治四年(1865)近400年間,拓修、續修、重建、重修先後共有13次,平均每隔30年即有一次修建工程。在當時尚屬“蕞爾下邑”的洵陽縣,如此頻繁地整筋文廟,究竟有何意義和作用呢?根據對現存史料的初步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如下認識:
(一)文廟性質與功能的演變。
文廟肇自孔廟,山東曲阜孔廟初建於漢代,至明弘治十七年規模才大備。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因稱孔廟為文宣王廟,明以後稱為“文廟”,乃相對於“武廟”(關岳廟)而言。估計明朝的一些地方是將文廟與學校合而為一的,這從碑記中可以看出。旬陽文廟今存記事碑8通,有5通屬於明時,其額、題皆刻“重建(修)洵陽廟(儒)學記”;3通屬於清時,均題“重修文廟碑記”,且雲“天下府廳州縣莫不有夫子廟。長吏率博士弟子朔、望(拜)謁,春、秋修祀”,又申明條禁,“文廟以內應一律肅靜,不許招人居住及設館授徒”,說明清代文廟功用單一,純粹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建築。
(二)文廟(廟學)的教化作用。明朝“定鼎之初,首詔天下建置學宮(即廟學或儒學)”,“學校之設遍滿寰宇,所以尊崇聖道,修敘彝倫,儲養賢才,以為世用者,視昔益隆矣。”文廟之重要於此可見一端。旬陽文廟於成化八年遷建今址,當年僅“大成殿若干楹”,明年(1473)“建明倫堂,翼以東西齋廡,塑聖賢像,立梓潼祠”,成化乙末(1475年)冬,王延齡任知縣,“於改創縣治之暇,仍鳩工倩役,取土木金石,樹靈星戟學門牌樓,倉庫庖廚,師生廨宇,樁飾神牌、神卓、祭器,……又繚以牆垣,植以佳木,增廣弟子而百度悉舉”,由此奠定了旬陽文廟的基礎和規模。之後,洵陽“諸士仰瞻於下,游息其間,可不知所思乎?入斯廟則思聖賢之道,忠孝為大;登斯堂則思學校之地,禮儀為先,佩服六級、尚友千古。達則以功業相期許,務竹帛之垂芳;窮則以名節相砥勵,為鄉里之取法”。可見文廟在當時既營造了尊崇聖道的環境氛圍,又為培養地方人才提供了優越的教學條件。
(三)統治者的倡導垂範。我國素有崇儒重教的優良傳統,這與歷代統治者重視與提倡不無關係。文廟作為國家重要的文化教育設施,在明清時期受到朝廷和地方官的一致重視。舊時地方官員(縣長、知縣)以“復井田”(實為恢復發展經濟,增加財政收入),興學校,息訟獄,養鰥寡孤獨,修津梁道路為政務,而因“學校之興廢,系人才之盛衰;人才之盛衰,系世道之治忽”,所以“建學育士,乃政事之所先,經世之重務也”,又因“文廟者,斯文之命脈也”,是萬萬不能馬虎大意的,故此,但凡新官抵任必先叩謁“聖廟”,見舊者修之,無者增之,務求完舊益新,規模壯麗。規劃既定,便鳩工庀材,躬勤督勸。凡經營之費,有的知縣還能做到“捐俸首倡,公私助之,雖巨而無擾於民”,不失為親政愛民之舉。建廟興學,其目的在於多出人才,人才的盛衰是以科名的高低和人數的多少來衡量的。明朝嘉靖四十三年以前洵陽“射策甲乙者共二十餘人”,至萬曆四十四年“而實寥寥”,不過到了明末,洵陽畢竟尚有22人中舉,4人中進士;到清乾隆四十一年猶稱“洵為金州望邑,考志有明登乙聯甲,指不勝屈”,慨嘆“國朝來少衰矣”!綜觀有清一代,洵陽中舉者僅10人,中進士者僅2人,已不及明時的一半。這種“文氣”日衰的狀況,引起當道者的恐懼和不安。自清同治四年以後,文廟修建工程已告停止,光緒年間又轉而建文星塔,光緒元年一年之內就在縣治之東、南建文星塔2座,後來南塔傾圮,光緒二十九年(1903)又改址重建。今2塔俱存。文星即文昌星,以之名塔,其意顯然是企盼洵陽文教得以振興,臻於昌盛,用心可謂良苦,值得今人深思。
保護及利用
經過修復的旬陽文廟,凝結著縣委、縣政府、市、省文物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巨大代價,不僅受到了有效保護,而且實現了合理利用。自從博物館使用管理以來,儘管其祭祀功能目前尚未恢復,但被用於保管、展出作為旬陽悠久文明歷史見證和載體的珍貴文物,這也是旬陽人文精神世代相傳的結晶,使人們在觀賞文廟和文物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旬陽的了解,因此對內對外都產生積極的影響。然而從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和打造太極城品牌的前景來看,如果把文廟長期用作博物館,是有局限和弊端的,集中表現在隨著藏品的增長,現有的文廟場地和庫房、展廳面積都顯狹小;無法容納陸續征回的文物;而且受古建固有的布局,制度等因素的制約,文物藏品的保管和展出也存在隱患,如傳統的磚木結構易發生火災,失竊等事件,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不能達到規定的指標要求等等。何況當今全球範圍內文化遺產的保護已從物質領域向非物質領域擴展,旬陽在這方面的使命將更為艱巨,物質文化遺產必須繼續加強保護,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已起動,為適應這一發展趨勢,縣政府已適時作出“館廟分離”的決定,即將靠近文廟屬於文廟保護範圍之內的原看守所(含監獄)調撥給博物館改造、使用、增建庫房、展廳;文廟則以恢復原來功能為主,同時兼顧開辦相關文化活動或文化產業,使其成為繼承儒學傳統,集中展示旬陽文脈和創造業績的主要陣地。